就如同其他的各種職業一樣 ,在加拿大 如果你是在別的國家執業的律師. 想要在加拿大成為律師你可以換照,向NCA 要求學經歷評估 ,看看看是不是需要補學分 ?然後12個月到24個月的實習 ,通過律師考試就可以成為加拿大的律師。 當然要擔任律師英文程度需要非常的高,因為律師是一個咬文嚼字的行業,遣詞用字非常重要。
https://nca.legal/
有很多新移民在加拿大仍然有東亞社會的學歷至上的想法 但是說實在話 加拿大人的想法是學歷要適當,而不是越高越好。很多時候你唸了一個碩士或博士反而造成自己 over qualification 結果很多公司不考慮你。 反而找不到工作。
每一種職業都有他們最適當的學歷。例如藥劑師 ,會計師 ,工程師,醫生,律師,電匠,木工,水管工,護士,職業治療師與許許多多需要職業執照的專業。只需要有申請執照要求的學歷背景就夠了 ,多了都是浪費。例如只需要大學相關科系畢業就可以。
在這些行業專業的碩士 博士 往往是學術導向 或者管理導向。是給有多年經驗的人 ,當公司認為你是潛在人才,要提拔你為管理階層 ,這時候會希望你再進修 。這時候公司會給你所有相關資源 包括付你的學費。 因為你是公司未來潛在的管理階層。他們希望你好好進修,提升自己的能力,將來能夠做好你的管理工作。 這就是西方社會對於學歷的看法。所以學歷是與工作職務與時並進的 。 你沒有做到那個職務 高學歷是幫助有限的。當然研發單位例外 ,研發工作需要學術導向的高學歷。這才是西方社會他們為什麼會需要更高的學歷 「因為工作需要」。而不是像東方社會一路盲目的念上去。 最後出來找不到工作。
不過我也碰到一些例子 我以前有個同事 software developer 是 白俄羅斯來的純數學博士。根據其他同事的說法是他的數學能力使得他在寫程式時更精簡更有效率。debug 能力更強。他後來也被提拔為 經理。這是一個高學歷有能力應用在工作上的少數案例。順便額外提到他有195cm 高,他有七個小孩。
當然不可否認西方社會也有一些人一路讀上去是因為自己真的對學術研究很有興趣。但是這些人往往就不會在乎將來就業是否順利,他們是活在象牙塔的人。 我有一些加拿大同事就是如此 ,他們最終還是回到學術相關的領域去工作。
最近有幾個人問我 美國 TN visa 問題。
以下是美國 TN visa 權威官方相關網站。
如果你有加拿大公民身分,第一次申請 TN visa 到美國工作 ,請務必要找美國移民律師談過。因為如果你捨不得花錢自己去申請,一旦被拒絕通常非常困難翻案。你有了一次TN visa 申請成功 下次才能夠自己辦。因為這申請過程有許多的眉角,不懂的人答錯一個問題就沒有機會了。所以律師的作用就是指點你如何正確回答問題。以及提供專業正確的文件。避免麻煩。
美國通常比較大的公司會有自己的法律部門或專門約聘的律師會幫你處理 TN visa 申請不要錢。但是如果你的公司沒有提供律師協助,那你千萬不要為了省錢搞砸自己的前途。該花錢就要花錢,我之前在這個 facebook群組寫了四篇如何用 TN visa 到美國工作的文章包括美國移民律師清單,可以自行查閱參考!
https://www.uscis.gov/.../temporar.../tn-usmca-professionals
https://www.nafsa.org/regulatory-information/8cfr2146
https://travel.state.gov/.../visas-canadian-mexican-usmca....
再講兩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關於英文口音的真實例子。
我將近30年前第一次在加拿大買房子的時候。我的律師 跟地產經紀都是加拿大白人 。但是我的保險經紀是香港人,我平常跟她用廣東話溝通。他的客戶也全部都是香港人吧。
在Closing day 當天 一瞬間我的律師跟地產經紀同時打電話給我,告訴我說我的保險經紀人有跟他們聯繫,但是他們完全聽不懂她說什麼。我只好介入去溝通翻譯三邊。
另一件是 我在 manulife 工作時,我那個 team 除了我是台灣人之外 還有一個越南人 與丹麥人 (丹麥口音有時候也很很難聽懂)。其他都是加拿大德裔白人。
有一天有兩個同事剛剛參加一個會議結束在抱怨說另外一個 team 新來的一個英國人,根本聽不懂他在講什麼。這個時候我才知道說,原來加拿大人也有聽不懂的時候,他們很多也聽不懂 甚至是英國口音。
幾個禮拜後,我也認識了這個英國人。後來甚至跟他成為很要好的朋友,他到現在還是我的同事。他說他是 Birmingham 來的。我大概幾個禮拜後就可以完全聽懂他在說什麼。他還告訴我更好笑的事情。他說他回伯明罕去探望親戚朋友,結果他們告訴他口音變了說他有加拿大口音,真是好玩。
所以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某些單字的發音跟加拿大人當地發音方式不一樣,他們可能就聽不懂。所以你必須按照加拿大本地人的發音唸法,才能溝通無誤。就像 Pumpkin 這個字 我以前就跟同學討論到 他在 South Carolina 州跟我我在 Rhode Island 州學到的唸法就差很多。
各位大概有注意到我寫的文章裡面,幾乎每一篇都提到英文,法文的重要性
這並不是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是所有幾乎來了加拿大20年30年40年50年的老僑的告訴我的共同看法。事業有成的大老闆與 普通人都一致的看法。
因為如果你的英文法文程度沒有辦法與加拿大人溝通的話,因為在這裡一切都必須用英文來溝通,你甚至連你自己都沒有辦法保護,如果有人要坑你,侵害你的話。你無法為自己辯解,更不要說頂回去,罵回去!更不要說找什麼本地的專業工作。你就算是家財萬貫來到這裡你也覺得不安穩,因為你如果沒有辦法跟本地人溝通那你就不屬於這裡。就算你拿到加拿大公民,但是你永遠都是過客。
你就會淪為跟最早期的老華僑一樣。只能靠你的小孩去出人頭地你,自己就犧牲了來成就下一代。
其實這個年代強調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你就算40歲50歲還是有機會可以把英文學好的!關鍵就是在於學習的方法不對,需要改正。我已經寫了很多篇文章,如何正確的學好英文!
如果你才20歲30歲,你就更沒有理由說你英文學得不好!沒辦法學! 你要來到加拿大發展,能不能生存,能不能混出個名堂。核心問題就是英文。
今天早上加東地區中文學校教師聯合會的理事長跟我談到說,好多優秀的台裔第二代大學學生畢業後根本找不到工作。所以我在想應該要寫這篇文章。
為什麼你會找不到加拿大專業工作?
以下是我能想到的一般常見的錯誤。
留學生
1. 入學第一天就該考慮畢業後怎麼找到相關專業工作。一切都要有條理有前瞻性的準備好自己。
2. 沒有善用學校的 career office。
3. 沒有平常就跟老師,同學,學長建立良好關係。他們就是你需要的本地人脈,你到底能不能找到工作的關鍵!
4. 不要只待在中文圈 四年下來英文沒有進步。
5. 需要善用所有能用到的求職資源。辦法是人想出來的。
6. 放假根本不應該回台灣 該去打工 多認識人 增加人脈 深入了解加拿大社會。
7. 當初申請學校時 就要仔細查清楚楚什麼主修專業容易找到工作?什麼專長是根本就找不到工作?不要為了自己的興趣去念ㄧ個根本沒有辦法找到工作的專業。如果你唸的是四年求職無門的專長。太遲了!誰也救不了你!
8. 如果你的專業需要考到執照才能找到工作 那麼入學開始就必須要準備開始執照考試。而不是到了畢業才開始準備。
9. 不同專業職缺分佈一定不平均,妳應該仔細研究該去哪裡發展。
10. 應善用 headhunters.
打工度假
1. 過來加拿大前兩年,就該開始收集加拿大的所有相關資料! 該去哪一個省?哪一個都市?會有更多的機會找到工作?
2. 查清楚你的專業是不是需要執照?通常一年前就應該開始轉換執照的申請。很多執照申請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拿到。還有很多關卡與考試。
3. 全力加強自己的英文。英文沒有ielts 7 是很難找到好的專業工作。如果你只想要做撿蘋果,收銀員,餐廳服務生。就當我沒說。
4. 求職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技能,有許多的技巧。你必須去研究了解。主動積極研究好如何求職。
5. 不要擠在講中文的地區。這樣子你英文也學不好,也沒辦法了解加拿大社會。只會自我設限。
6. 應該考慮 contract jobs.
新移民
1. 需要善用加拿大三級政府所提供的求職服務與相關資源。
2. 英文法文非常重要! 你怎麼樣學永遠都不夠用!
3. 仔細研究好到底哪一個省?哪一個都市適合你的相關職業發展?待錯地方只是浪費時間。
4. 搞清楚你的專業如果需要取得執照 要盡早去開始申請準備。
5. 你需要車子才能擴大你的求職地域範圍。
6. 看看別人是怎麼樣寫resume,如何準備 interview.
7. 應該善用 recruitors, 先騎驢找馬。
很多人只知道加拿大公民可以用 TN visa 到美國去工作 但是其實不是只有加拿大人有這個專屬的特權。澳洲公民, 智利公民與新加坡公民也可以使用他們與美國簽訂的條約衍生的簽證到美國工作而不需要 H1B.
TN visa Canada, Mexico
E3 visa Australia
H1B1 visa Singapore, Chile
TN visa 有分 TN-1 是給加拿大公民 TN-2 是給墨西哥公民。
要記住只有 符合 TN visa professional list 的特定職業才能申請 TN-1 visa 不在清單內的職業是不可以申請 TN visa.
不在清單內的職業不代表你就無法到美國去工作 有一些其他的非移民類與移民類簽證 也可以 例如 L1, O1, J1, E1, E2, EB2, EB3, EB5 等等 這個必須要去請教美國移民律師看看哪一個最適合你。
加拿大的就業市場因為人口不多 只有4000萬人口 很多職業一時缺人非常嚴重,但是往往過了幾年馬上就變成過剩 ,真的是令人很難想像! 十足的淺碟子經濟!就比如說溫哥華地區的幼教老師,在過去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很容易移民,而且幼教老師缺人很嚴重,但是僅僅過了兩年三年就變成過剩 , 現在剛畢業的幼教老師根本找不到工作 ,要移民的門檻也提高到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的分數。根本辦不到!
最近幾年最熱門的就是護理相關人才 但是我發現現在某些省份護理人才,也逐漸的開始過剩 ,例如 RPN RN 在 ontario 已經開始不容易找到工作了。 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或者是只有contract job 沒有 full time job. 當然很多其他的省份還是缺護理師 ,但是你現在如果要去念護理就必須要小心供應過剩的問題 。你畢業之後可能根本找不到工作。那些學費跟幾年的時間都浪費了。
除了 剛才提到的幼教老師與護理師部分地區已經過剩 很難找到工作外。 pharmacy technician 與 IT 工作 以前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但是現在也已經變成艱困職業 一職難求!
所以舉例 如果你現在開始有念頭去學護理 到你畢業取得執照已經過去兩三年。 這兩三年時間就會由現在護理師缺人的狀況變成 護理師過剩 變成三年後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當然不能說絕對沒有辦法找到工作。你如果願意去老人院,搬到其他省份或者偏遠地區一定還是缺人的。
這反應出真正的重點 - 加拿大身分最重要 ,而不是妳的職業 。因為如果你有加拿大永久居留權 ,幾年後拿到 加拿大公民就能夠用 TN visa 或其他方式去美國找工作 。妳同時可以找兩個國家的工作 美國人口是加拿大的10倍,也就是這個工作機會也可能多10倍以上。這就是一條生路。
很多台灣人因為英文不好要來北美上語言課程 想要讓英文進步。 我個人非常反對來北美上語言學校。 因為語言需要的是環境。 需求才會帶動進步。 一群英文不好的人互相怎麼練習,就算上多少課,進步都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發音各地有差異。妳需要知道正確的當地人的發音。 而語言學校的同學都是跟你一樣外來英文不好的外國人。所以你必須融入當地社會,而不是在。isolated 語言學校練習。
重點是你一定要生活中時時刻刻用到英文而不是只有上課的時候。多開口多聽,越多練習越好!最好你連做夢都是用英文那你就成功了!
語言是生活息息相關的,因為你需要這個語言才能活下去的話,你的英文才會真正的進步。 把你放在一個中文完全不通的環境,逼著你非講英文不可,要不然就會餓死這樣的環境。你英文才會真正的進步,甚至有的時候比手劃腳來表達來溝通,這樣的英文,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與其花很多錢上語言學校,還不如你去打工,工作賺錢,還可以把英文學好!
很多時候為什麼你的英文不好?就是因為你沒有開口,沒有多聽。所以我個人會覺得如果你想要英文進步的話,用打工度假簽證 去沒有人說中文的城市,去找任何工作都可以 每天要強迫自己找人開口說 ,說習慣 ,聽習慣 就進步了。你不用花錢去上什麼語言學校 ,工作中學到的英文才是最實在的。 這就是生存必須的英文。 下班之後跟同事如果還有互動,在你的生活周遭隨時隨地找人聊天,這樣的英文進步的最實在。 如果你能夠找到homestay讓你們全部只講英文,那你會進步的更快。那一天你中文都說不順暢 就是你英文進步的時候。
35年前我的美國朋友 Charles Taffinder 邀請我去他家住一陣子。他家在邁阿密 Miami. 邁阿密大概是最沒有華人的地方。我要跟他家人與當地人溝通只能用西班牙文或英文。我常常說不出來,用錯字 ,拼錯音 ,詞不達義 他們常常聽不懂 我常常必須比手畫腳,有時候甚至必須加上西班牙文,但是一來一回 我就學到了。我的英文就是這樣開始進步的。可是回國之後,托福分數還是很低 。 當時托福不考聽與說。托福測驗跟真正英文能力脫節。
在加拿大沒有換跑道這回事! 我不敢說 完全沒有機會 ,但是對於你這個外國人來到加拿大要換跑道大部分的情況下是很困難的。因為大部分加拿大雇主只考慮你有幾年經驗,不管學歷。他們如果會雇用你就是基於你豐富的經驗或你有他需要的技能。因為換跑道之後你就變成"沒有經驗 ",經驗完全歸零就無法跟有經驗的人競爭。除非是短缺職業缺人很嚴重 ,他們找不到人才會考慮外國人。要不然在加拿大沒有經驗的人根本沒有機會找到工作!
你要換跑道就該在台灣換跑道 然後在台灣累計3-5年工作再來加拿大 你才有可能找到工作。
不要以為你來留學就能夠換跑道 ,重點是你畢業後有沒有辦法找到工作。很多加拿大名牌大學畢業的台灣留學生80%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做不相關勞力工作或返台。要看是哪一種專業 ,很多本國人找工作沒問題,但是如果是國際學生是很難找到工作的。 要來留學之前請先問過住在加拿大的人,徹底查清楚如果你有實習經驗你這個行業畢業之後有多少機會能找到工作? 如果你沒有實習 沒有工作經驗 那八成你是找不到工作。
臺灣人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大學學什麼畢業後卻做完全不相關的工作 !這是一種教育的浪費,也代表很多台灣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大學畢業生來做 ,高中畢業就可以勝任了,要不然 為什麼許多工作都錄用不是那個科系畢業的人? 這證明在職學習的經驗可以勝過那個科系畢業的專業。
如果你想要來加拿大換跑道,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請你清醒一點去認清事實。在台灣換跑道是很容易,但是在加拿大換跑道是非常困難的。就算你有加拿大名牌大學學歷加持也非常困難換跑道找到工作!
前天的多倫多國慶酒會 與許多台灣僑領們寒暄 。有幾位僑領讀過我的文章,稱讚我幫助新移民做了很多事情。 我只能說 我只是嘗試點出台灣與加拿大在許多事情的差異。如果新移民不了解這些差異,往往就會付出重大的代價,更不可能在加拿大落地生根成功!
台加雙方在文化上風俗民情差異是非常巨大的, 例如在台灣三角窗的房子最值錢 但是是在這裡三角窗的房子,沒有人願意買。 在台灣最重要的是學歷但是在這裡雇主只看經驗與技能。加拿大很多人都不結婚,只是同居。
所以我所做的事情只是嘗試點出這些文化上語言上實務上種種的差異以及許多老僑吃新僑的事情。雖然他們是極少數,不代表全部的台灣人,但是你自己自立自強是很重要的。你自己無能總是要依靠別人,例如英文不會或者不好,就會讓心存歹念的人看到你的弱點 認為有機可乘。英文不會或不好又不願意學好英文就應該待在台灣不應該來加拿大。
要在加拿大能夠成功避免走冤枉路,最重要的就是把你的英文能力提升到能夠與加拿大人溝通無誤的水準。另外廣泛交往加拿大人,不要只交往在華人圈,台灣人圈,這就是成功之道!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 這些年來國外環境變了很多。早期留學跟現在留學 大環境完全不同。
收到加拿大名牌大學錄取信? 根本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加拿大的名牌大學跟亞洲地區的排行最前面的頂尖大學辦學理念完全不一樣! 在加拿大是是入學寬鬆 畢業困難。 很多名校可能第一年就刷掉 30%的學生 到畢業時可能只有 20-30%能夠畢業。 妳必須要確保你是那 top 30%能夠畢業. 當然這個機會還是比你的小孩能進台灣的台大 或醫學院 或中國的清華北大 要容易多了。
再一方面如果沒有該國的公民, 永久居留權身分 學費會多 3-7倍。這些名牌大學一年花十萬加幣很正常 ,四五年下來就是 50萬加幣!本國人還有各種獎學金 貸款 補助 津貼。外國學生就很難有什麼好康的。家底不夠的人是很辛苦的。
由於刷的很兇 很多留學生被 退學 卻不敢告訴父母 這也造成了很多的悲劇 希望為人父母要了解在這裡讀大學壓力很大 比起在亞洲讀大學差異極大 如果你的兒子女兒不是最頂尖的人才, 要有心理準備.
辛辛苦苦撐到畢業 很多國際留學生畢業後卻至少80%找不到在加拿大的專業工作 只能做非專業或勞力工作 或者回國 只能賺微薄的薪水 , 50萬加幣打水漂。 所以除非家裡做生意回家準備繼承,要不然這個投資並不划算。
如果找不到工作,那通常大概也沒有辦法辦出移民。很正常的連鎖反應。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來到國外留學進了最好的大學, 畢業後找到工作,留下來之後可以辦出移民。就必須在出國之前就想好未來5-10年的所有途徑與該注意的事項。才有辦法成功 要不然就是 flush the money into the toilet!
就如同其他的各種職業一樣 ,在加拿大 如果你是在別的國家執業的律師. 想要在加拿大成為律師你可以換照,向NCA 要求學經歷評估 ,看看看是不是需要補學分 ?然後12個月到24個月的實習 ,通過律師考試就可以成為加拿大的律師。 當然要擔任律師英文程度需要非常的高,因為律師是一個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