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7, 2025

 加拿大常見名詞與你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 3

Jacques Cartier 加拿大早期航海家 探險家 1535年 第一個歐洲人抵達 Stadacona (quebec city)  Hochelaga (Montreal)。

Igloo inuit (以前稱 愛斯基摩人) 人居住的冰屋。

Canuck  外國人對加拿大人的俗用稱呼,就像 yankee, aussie, kiwi 用來稱呼美國人 澳洲人 紐西蘭人。也是溫哥華Hockey NFL球隊隊名。

Buck 一塊錢的俗稱 5 bucks 五元

GTA Greater Toronro area 泛指整個多倫多地區 東起 Oshawa, 西至 Hamilton, 北到 barrie or new market 地區。 東西寬 120公里 南北大約60公里的長方形地區。有七百多萬人口。

Snowbirds 泛指加拿大退休人士夏天住在加拿大,冬天住在美國南部,墨西哥或中南美洲。就像候鳥一樣來回飛。

Beavertail 水獺尾巴 是一家知名餐廳 Beavertails賣的一道烤餅。

Raincouver 溫哥華天天下雨因此得名 一年將近 200天下雨或陰天。

Tobbogan 一種人坐在  板子滑雪滑下來的冬季運動。

Timbits Tim Hortons 賣的甜甜圈中間挖空的球炸過後就是 Timbit

Inuit 加拿大北方的愛斯基摩人新名稱

Seneca/Huron/Alginquin/Cree/Iroquois/Mohawk/Wyandot  還有許多。各個加拿大印第安族的名稱, 非常多各種部落。 由於許多都混血了 一部分印第安人也是金髮碧眼 ,許多加拿大人其實多多少少都有印第安人血統。

 加拿大是一個巨大的國家 ,東西近6000公里,南北接近9000公里,所以在這個國家, 汽車是基本必要的東西, 沒有車就沒有自由。

所以車子是生活必須品、要維護的車子就需要有很多的汽車技工與卡車技工。 加拿大氣候嚴寒, 道路品質不佳,也對汽車造成嚴苛的考驗。 加上維修汽車相當損耗體力,所以這個行業也是永遠需要新血輪。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8y5JE7QR3/?mibextid=wwXIfr

我們設立一個新的汽車維修技工 automotive technician 的FB群組來提供相關的資訊與討論問答平台,歡迎加入。

Thursday, February 6, 2025

 廚師在加拿大工作與移民

廚師是傳統上 過去五十年來是最早期最常見的移民方式。也是最容易的移民職業。通常都是老師傅有很多年經驗,可以獨當一面,被聘請去國外例如日本,美國餐廳掌廚 通常是高薪與備受禮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5Gpw4aZ5p/?mibextid=wwXIfr

現階段如果要來加拿大工作。各省的規定不一樣。有些省可能是廚師可以有省提名或者是用幫廚的名義取得工作簽證或永久居留權。但是最大的障礙應該是英文至少要 CLB 5分。如果不是這個障礙,移民對廚師來講是非常容易的.偏偏廚藝越好的廚師,英文就越差。很難兩全其美,不過如果願意,有意願移民加拿大。到加拿大工作廚師仍然是一個很好的職業選擇。畢竟民以食為天!到處都需要廚師。

 木工 carpenter 在加拿大工作與移民

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巨大的領土每平方公里只有三四個人,所以必然要接受許多移民。那自然也需要有更多的房子。所以建築業在加拿大一直是非常蓬勃發展。因為有實際上的需求不斷,而支撐建築業的主力就是木匠,所以木匠永遠都是需要的。在北美大部分的房子都是平房,頂多兩層樓。用的材料都是木頭,除了底座是鋼筋水泥之外以外一般整座房子都是木頭 framing.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g/14ncssetyk/?mibextid=wwXIfr

我們設一個FB群組來提供相關的木匠工作移民進修的相關資訊與討論平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40583156079840

[加拿大美容美髮美甲美體彩妝 Cosmetlogy 工作移民](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40583156079840/)

如果你是美容美髮美甲美體彩妝 Cosmetlogy 歡迎加入!

在加拿大國際留學生在畢業後與本地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就業與薪資差異。

國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zLYDnhCw

粵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7zTYMkfZwE

Tuesday, February 4, 2025

 加拿大常見名詞與你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 2

Aurora 極光. 加拿大北方位於北極圈內常常可以看到北極光。最出名的觀賞極光據點是 yellow knife 黃刀 .

北極熊 北方像 Arctic sea, Hudson bay 有許多北極熊 最出名看北極熊的地方是 Churchill, Manitoba。

beaver 水獺是加拿大代表動物。

Maple. 楓葉 楓樹是加拿大的代表符號。

溫哥華所在的西海岸 British Comumbia 省 有許多水中動物與知名水產 鮭魚 ,殺人鯨 ,溫哥華蟹,象拔蚌 ,斑點蝦 ,等等

Alert 在加拿大最北邊的島嶼 Ellesmere Island, 島 最北邊 有一個Alert 軍事基地,是最靠近北極的地方。

芬地灣 Bay of Fundy 世界潮差落差最大的地方。

Lobster 龍蝦 加拿大的大西洋沿岸盛產龍蝦 銷往全世界。

Trans Canada Highway 橫加公路 由西岸到東岸 橫貫加拿大公路 全長 7800公里

Dempster Highway 直通北冰洋沿岸Tuktoyaktuk.

Fort McMurray 是加拿大油砂產地 坐落於 Alberta 東北角,全世界石油蘊藏第二位。 佔加拿大 20% GDP.

L'Anse aux Meadows National Historic Site

依據 The Saga of Erik the Red 北歐維京人的文獻 挖掘找到 1000多年前維京人航海來到北美的第一個村落。比哥倫布航海早五百年抵達美洲大陸位於Newfoundland 省西北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4Ta9DEDnY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63TBNRN4cA

加拿大常見名詞與你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 1

Looni 一種黑色的水鳥 在一元硬幣上 所以一元硬幣就叫 Looni

Tooni  兩塊錢硬幣

Blue Jay 一種藍色很漂亮的鳥 也是多倫多的棒球隊名。

Tim Hortons 加拿大最受歡迎的咖啡店 早期主要賣咖啡與甜甜圈 donuts . 可能與美國的 Dunkin’ Donuts 店有關。但是在加拿大有80%佔有率以上已經成為加拿大的代表標誌。

Double double  在Tim Hortons 你點一杯咖啡 兩份糖 兩份奶的意思。這個名詞是真正加拿大名詞 ,美國人是聽不懂的。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氣 在戶外喝一杯Tim Hortons 熱咖啡是人生的享受。

Samuel de Champlain 加拿大最重要的探險家 第一位殖民開發者。1603 建立了 Quebec city 成為 new France 總督。加拿大到處都有紀念他的地名 ,但是在他的故鄉 法國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Hocky 冰上曲棍球 是一種高速、兇悍、強壯的比賽 、常常後來兩隊雙方打起來。NFL 主要球星都是法裔加拿大人 北歐 ,東歐 ,俄國的球員。是加拿大代表性的運動 ,最重要的運動。是魁北克人發明的運動,通常在結冰的湖 或河上玩的。如果你住的地方街上總是有一堆玩Hocky的小孩,那這個地方就是真正加拿大人的地區。

Poutine 一種蒙特婁最出名的美食 薯條淋上  cheese 奶酪 and Gravy 肉醬。

Moose 一種巨大的麋鹿在北方 非常巨大 大概有一輛小型巴士那麼大。

Narwhal 獨角鯨 ,一種在北極海的特種鯨魚,前門牙進化成一支 一公尺長的角 就像 旗魚的尖刺一樣

 https://www.crto.on.ca/applicants/applicants-educated-outside-of-canada/

Monday, February 3, 2025

移民潮

上個禮拜去蒙特婁,認識了一群台灣人都是由阿根廷移民過來的。這讓我想到以前的移民歷史。

台灣的第一波移民潮是在1971年左右,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第二波移民潮是 1979 中美斷交。 這兩波移民潮大部分都是去巴西與阿根廷。這些人都是當時台灣最有錢的一批人才能移民出去。 但是巴西與阿根廷其實只是他們的跳板,他們最終都是搬到美國或加拿大。由於海峽兩岸關係時好時壞, 不斷有台灣人移民出去 大部分都是去美國與加拿大為最大宗。絕大多數最後落腳美國洛杉磯。

自1996 之後台灣移民加拿大大幅減少 甚至幾乎沒有人來了。直到三年前疫情後又開始湧現移民潮。

至於香港戰後最早的移民潮是 1967 的67暴動 當時是因為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牽動香港境內的左派人士與紅衛兵引起的爆炸與騷動。當時就移民了不少人。後來中英之間的談判起起落落,不斷地有許多的香港人移民出去到世界各地,到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後 ,確定香港將移交中國,開始移民潮高峰,直到到1997年為最多。尖峰期間聽說整個多倫多有香港人將近50萬人。但是九七之後都回流香港了。直到三年前又開始很多香港人移民。

直到今天多倫多仍然是講廣東話移民佔多數。因為有很多是一百多年前來淘金與修鐵路的台山老華僑。

至於更早期的移民。鄭和和下西洋的時候南洋就已經有不少的中國移民。 菲律賓主要都是福建移民為主,以泉州人為大宗。泰國以潮州人為主,印尼與馬來西亞各個地方的移民都有也包括了很多潮州 廣東 客家 福建 移民。

很多客家人也移民到印度做皮革生意。浙江溫州人去歐洲。更早期的台山人四邑 賣豬仔到舊金山,新金山去挖金礦,然後蓋鐵路,後來又去古巴種甘蔗。等等這些都是華僑的歷史。

 青年百億第一階段的簡章公告了唷,大家可以轉給年齡符合的家人或朋友

https://twpathfinder.org/

今天輔導一位求職者她想要找 IT 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看過她的 CV 之後發現 她有十年以上的 medical lab technician  and chemical technician 相關經驗。 我就告訴他不要浪費時間去找什麼 IT 工作,因為你只有幾個月IT 經驗, HR 根本不會給你機會。你的 medical lab technician 經驗更值錢,因為在加拿大所有 medical 相關的工作都是缺人的,你需要想辦法去拿到 CSMLS 執照。我甚至聽說過過一個例子。沒有執照之前有些地方因為缺人太嚴重,只要你已經執照申請送件他們就讓你馬上上班。

https://www.csmls.org/.../Internationally-Educated...

這個故事的啟示是 因為加拿大雇主用人只看工作經驗,所以來加拿大找工作最忌諱的就是轉行。你一但轉行由於你根本沒有工作經驗或者是很少的經驗,你等於是把自己處於最不利的惡劣情況。而不自知!會很難找到工作。

沒錯,你可能完全不想要再幹之前的那一種工作,因為職業倦怠,你想要換一種新的工作。但是小不忍則亂大謀。你再怎麼樣不甘願,也應該用原來最有機會的專長來加拿大求職。要不然你很難找到工作。因為今天地方不一樣。不是你任性的時候!你在台灣可以這樣做,但是在加拿大你就不應該這樣做!

你應該用你最強最有經驗的工作種類來求職。 就算要轉行,也等到以後找到工作幾年後,再跳,再轉行,要看時機,所以來這裡唸書唸一個新的專長,簡直是自找麻煩, 因為你沒有經驗,(除非你要唸的專長非常缺人,不管經驗,像護理,幼教,護工,電焊永遠缺人)。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國際留學生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原因。

還有如果你是台灣剛畢業的根本沒有經驗 ,那就根本不該來加拿大!請你在台灣工作了3年5年再出來。最忌諱的就是一路唸書念上來,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人。最不應該來加拿大! 這是兩個國家的國情風俗不同造成的。你應該要去研究了解這個異同。慎之戒之!除非除非你能確定你來加拿大唸的專長學門,畢業之後就算沒有工作經驗也能順利找到工作或者你會有充分的 coop! 或者你畢業後就不會留下來找工作。

Sunday, February 2, 2025

我今天想要討論並說明二個為什麼要移民加拿大的理由。我很驚訝為什麼很少人提到這兩個關鍵原因?但是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移民考量才對。至少三十四十年前的加拿大移民宣傳 講到這兩個原因再加上第三點是資源豐富這個原因。

那就是

1 人口密度很低 

2 加拿大本土長久以來沒有戰爭。

加拿大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三到四個人,而台灣每平方公里達到638人 如果要扣掉70%的山不能住人 。那其實台灣人口密度是將近2000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幾乎差了將近1000倍。 

在台灣你是不是常常聽到為了搶停車位造成打架?或者是公寓的噪音或狗大便也會造成爭吵打架?這主要是因為人口密度過高造成的。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火氣,想想看按照加拿大比例如果台灣只有2萬人口,那還有什麼好搶的?大家都會過得很愜意。如果人口密度不是那麼高,那台灣應該不會有那麼多社會新聞,因為很多事情就不需要爭 ,搶 ,快。所以這就好像是一個小小籠子裡裝的太多隻的動物彼此就互相撕咬。為了爭奪資源與空間。

移民加拿大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讓你的子孫有更多的生存與發展的空間!而不是在那種擁擠不人道的環境不斷內卷,每個人都掙扎著求生存。我真不明白為什麼很少人看到這個加拿大的最重要的優點?反而是在抱怨加拿大很落後,加拿大沒有台灣便利,沒有中餐?天氣冷,路途遙遠,加拿大人效率低,這些是枝枝節節的小問題。重點是加拿大給你一個未來子孫生存發展的空間與機會,而且不需要那麼嚴重的內卷,競爭跟廝殺。就像川普祖父如果當初不來美國發展,子孫會有億萬家產?會有孫子當總統?他就是來新世界給子孫一個更好的機會。

我1998年找到在加拿大的第一個本行IT專業工作在 Waterloo, 我是被按照沒有經驗的Junior開始雇用,雖然我當時在台灣已經有10年工作經驗。但是我的第一年薪水已經有4萬五千加幣。不到三年我就跳到7萬一年。我買第一間房子只要13萬加幣。不到年所得的三倍。 當時多倫多可能20萬就會有房子。 就算經過快30年後房價暴漲,但是加拿大還有很多的地方房價只要20萬三十萬就能買到一間。這些地方你一年賺個$5萬到八萬應該不難。台灣的購屋所得比例大概是是 20年不吃不喝。加拿大除了幾個大都市外應該都在 4-8年上下。 當然如果你自己非要擠在大都市要花一兩百萬去買一間房子,那是你自己的選擇。值不值得你自己告訴自己吧!

這難道不是一個在全世界中相當好的國家讓你可以安居樂業的環境?

同樣的在加拿大一般人平均一個家庭是生四個小孩,這是我的同事告訴我的。至少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社會,而不是大家都不結婚不生。 (當然他們都是同居不結婚)所以加拿大給你的是一個重新開始的 “機會”.  更何況加拿大是一個高所得國家 ,是G7 成員之一。沒錯近幾年因為選了一個錯誤的總理 造成敗壞衰退,但是加拿大根基仍在沒有受損。

說到沒有戰爭,加拿大是有戰爭但是那是 很久以前的事 。加拿大被三個巨大海洋包圍 太平洋,大西洋,北極海。只有南邊與美國陸地相連。所以地理上敵人不容易打過來。

下列是加拿大的戰爭列表

1759年 七年戰爭 魁北克戰役 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英國法國雙方軍隊主帥都陣亡,法國輸掉整個魁北克 英國人贏得加拿大。

1775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佔領蒙特婁但是突襲魁北克堡壘失敗,美國將領陣亡,傷亡慘重,多人被俘。

1812 美國趁英國在歐洲忙於拿破崙戰爭,突襲加拿大佔領焚毀 fort york (多倫多舊稱) ,在Niagara falls 的Lundy lane, 發生激戰 雙方主帥都陣亡。但是英國人贏了。後來英國調派艦隊攻入佔領美國華盛頓DC 焚毀白宮 (所以白宮之所以得名就是因為後來必須用白油漆把焚燒了黑煙蓋過) . (很難想像美國那個時候軍力這麼不堪一擊)英國軍隊也攻入 底特律 Fort Pontchartrain du Détroit 焚毀底特律城。就因為這兩次戰爭美國戰敗,所以美國人從此不敢動加拿大的腦筋。

之後唯一的兩次全民徵兵入伍是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戰爭從來沒有發生在加拿大領土。(只有德國潛艇在聖勞倫斯灣伏擊英國運輸船隊)

過去兩百年多來加拿大本土沒有戰爭。 這是難能可貴。加拿大是一個和平的國家讓你子孫可以安居樂業繁衍下去。你移民就是要選擇一個和平的國家與給子孫機會與更好的未來。我真的不明白,居然有人認為這裡是移民監,真是侮辱了加拿大。因為他們不了解加拿大的真正優點。

可能最近幾十年東亞沒有大規模戰爭 ,有些年輕人輕忽了。但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各種戰亂,逃難,遷徙一直是許多人特別是老一輩人心中的陰影。特別是在台灣的外省人 ,會一直遷徙 。他們可能經歷 日本侵華,國共內戰,古寧頭 ,823 砲戰,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國共對峙。 心中一直不安全 。一直一路上不斷的搬遷,直到移民到美國加拿大才安定下來。

看看中國與台灣過去兩百年是如何窮困 ,戰爭不斷。難道不覺得加拿大的和平可貴? 加拿大能給你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

Saturday, February 1, 2025

 由於川普總統對加拿大產品全面課徵25%關稅將於下週生效。我相信加拿大政府也會相對美國對等報復。由於加拿大有80%的出口是到美國市場。一時之間是不可能找到替代的市場。這下影響極大,最糟糕的情況下,也許會有許多人失業,企業倒閉。我看過某些預測提到今年加拿大GDP甚至可能減少2%到5%。這是非常巨大的衝擊。

所以這對於各位求職者來講是雪上加霜!甚至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飯碗能不能保住。這是整個國家面臨的巨大危機!台灣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川普也開始威脅要對台灣的半導體產品課徵100%的關稅。中國也被課徵了10%關稅。這也會影響到台灣的經濟與產業。

如果你沒有辦法找到工作或者是失業的話,那我會建議把焦點對準如何取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權。例如去偏遠省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現在恐怕不是找工作的時候。希望事情很快會有轉機,這一場危機可以趕快過去!天佑加拿大!

來加拿大面試的提醒

最近有機會面試到來自台灣的年輕人。雖然人非常優秀,但有其他原因我不能錄取他。作為面試官的角色,我有些體會,希望跟在加拿大的台灣年輕人分享另外的角度,希望對每個人在加拿大面試時,能有所幫助。

1)面試本身是一個扣分的機制,不是加分的機制。

學校習慣評比依照分數以下往上的累積總分。例如考了十題,十題都會是一百分。只對了九題,只有九十分。一百分就是比九十分好。對不對?

但職場面試情境的設定是扣分機制。扣分少的勝出。

因為所有通過進來的求職者簡歷可能都都很不錯。因此在每個競爭者條件都很接近的情況下,都是一百分,「主考官的目的是找理由刪掉比較不適合的人。」例如求職者進來,儀容不整就掉分,談吐用詞低俗不恰當再掉分,對工作內容毫無基本常識扣分,住的地方太遠,詞不達意,沒自信,態度狂妄,誇張吹牛等等都在心裡被扣分。最後讓主考官找不到扣分的理由的人,會比較容易進入一兩個口袋人選。只是提醒大家,很多都能避免,不要掉冤枉分。

2)介紹自己的優點的時候把故事想好。

在面試的時候說自己「認真,努力,服務好」,這個誰都會說。眉角在引用恰當長度的故事來佐證。以前我銀行的經理就曾經告訴我,她錄取我的原因是我在面試理專的工作時說的故事。在問到我對品質的要求,我說一個餐廳今天出了一百份便當,其中只有一份便當裡有一隻蟑螂,餐廳也許覺得1%的瑕疵是可以接受的。但對於那個拿到便當裡有蟑螂的客戶來說,這個就是100% 他對整個公司的全部消費體驗,怎麼能夠認為1%瑕疵可以接受呢?考官經理大笑說,在面試的時候講蟑螂和便當,她聽過最有趣的說法。

幾年後在爭取私人銀行經理的位子時,考官問我,請舉例說明我對客人的服務熱誠。我那一次太自信了,因此沒有準備,一下子腦筋空白,明明有很多的經驗可以說,可是我卻想不起來,就亂說一通,可惜落選了。後來聽說被錄取的同事他的故事是,有次他去拜訪一個很重要的客戶,客戶讚嘆說:「你的這條領帶好漂亮啊,我喜歡這個款式。」這位同事二話不說就把領帶摘下來,送給這位客戶。他告訴考官,「客人喜歡的,我使命必達!」哎呀!看看人家,故事多好,精簡扼要就展現了自己的服務熱誠。好的案例,值得分享。

2)Social Media很重要

臉書,IG,linkIn是面試官在面試前必查的。從你的po文裡能夠推測你的三觀,品味,喜好,家庭背景,世界觀和政治立場。也許你會說:「這樣不公平啊,social media是我個人的空間,與職場無關。我有我個人表達的自由。」這麼說是沒錯。但放在社交平台的公開內容就是你希望別人明白你多一點,因此作為錄取的參考並沒有抵觸。在大部分的時候social media是有幫助的。過去累積的工作經驗,平時生活體驗,轉發的文章內容,都能夠讓主考官看到正面的一面。切記,要平時就累積,不要臨時抱佛腳,要面試前才幾天之內放好多篇正能量的東西。人家還以為是假帳號呢。

也許你會說:「網路世界裡我什麼都沒有,連照片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也不好。人事部的經理說,social media上什麼都沒有的人會讓她覺得似乎刻意隱瞞。此外不放照片是很吃虧,甚至是失去面試的機會。以貌取人並不如大家想像那麼嚴重,因為大部分現在的工作要知識型,和勞動型,這兩種工作都是看能力;而不是長相。老闆要找的是看起來友善,腳踏實地的人。不要因為覺得自己照片不上相就不放照片。露出友善的笑容,頭髮整理一下,對著手機拍一個照片上傳,也許就是你拿到面試的原因。

3)面試的看的是相處的感覺

說來諷刺,學校的GPA和班上排名在學生時代我們拼了命,但出了社會重要性大幅減低。曾經有大學畢業生在面試的時候不斷地告訴我他的作業和考試成績有多好。但其實公司找的是可以好相處的同事。我們最想知道的是他平時和其他朋友,和家裡長輩,和陌生人的互動會怎麼樣。這個要怎麼測出來呢?我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喜歡請他們做神秘考官。我會讓來面試的人在等候區坐坐5-10分鐘。然後櫃檯和假裝走過的同事就會過去跟他攀談,其實這時面試已經開始了。對陌生人和同事的態度,是取決是不是能夠融入我們公司的最重要條件。瑞光金融作為保險和金融理財公司,我們要找的是:「真誠並且有溫暖特質的人」。

希望我的這篇分享能夠幫到在加拿大的年輕子弟,少走冤枉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好的工作機會。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和反饋。

#interviewtips #careeradvice #radiantlife_insirande #WeAreHiring

https://calendly.com/tim-chuang/radiantlifeinsurance




非常感謝Aurora願意分享在 RNIP 小鎮的求職心得,我相信這個對於許多在加拿大的的求職者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是一線光明的曙光,照亮並破解了很多的傳統迷思。不管在小鎮或大都市都能夠適用, 找到正確的方法來求職。 主要原因是加拿大人有很保守的民族性,他們不會隨便相信別人,所以他們本地的人脈非常的重要!也是你找到工作的最重要依據,特別是在人口非常少的小鎮,你不能用傳統的方法去找工作,你必須要打入他們的社區,認識更多的”朋友”靠朋友來幫忙, 靠學校的老師, 靠學校的同學學長,來幫忙你這才是能夠成功的關鍵!就是那句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所以不要整天宅在家裡,如果你不跟人交往的話你很快地就必須被迫回國!因為你會被淘汰。成功的人就是主動去找,認識更多的朋友靠朋友的幫忙就能找到工作!

"小地方不見得機會少,而是有沒有門入,像我一個朋友只是去問教授說如何找工作之類的事,時間有點久我忘記具體說了什麼,但就是跟工作相關,他的教授親自開車來他家接他去 ~投履歷,沒多久後就收到工作了,他的program 是Personal support worker 就是PSW 醫護類的"

"我另一個朋友也是醫護類,投履歷投到天荒地老也沒下文,請我們的朋友幫忙,因為我們的朋友是內部管理職,就有了面試機會。"

"我還有個朋友,去我們這裡的社區 job centre 諮詢尋求協助,我才知道我們這小地方,即便雇主缺人,也不登廣告對外招聘的,就是靠 job centre 幫忙找人,"

她就是這樣拿到報稅工作的。

👋這是我自己找工作的分享,希望給正在找工作的你,一點不一樣的靈感。

主要投履歷網站:indeed, LinkedIn, local website

投遞職缺數:記錄在案200以下

面試機會:10個 (皆來自local website 或是自己寫信的)

Job offer: accounting n massage 產業

找工作時長:在校第三學期開始投正職,前後將近一年,大量投履歷是畢業後,也花了8-9個月找到正職

做法:

Accounting 領域:就是打開google map 一個一個公司寫信問,從去年一畢業就開始經營,學了什麼新東西,拿到什麼新的certificate 就寫信去update,同時也寫信給自己曾投遞過職缺。(共email 了二次:去年4月,12月)

去年10月收到其中一家面試通知,但人在台灣無法面試,也不接受線上面試。

去年12月再寫信+同學推波助瀾,1/7面試,1/12拿到offer (和10月收到面試同一家公司)

Massage 領域:在去年耶誕假期,我也如法炮製在massage 領域,只寫一個,1/13面試,錄取。

就這樣,老天爺沒給我想要的,給我更好的。 不然我去年底12月底沒拿到某家公司時真的心情超失落的。我拿到總成績95分+可以全職配合卻沒拿到offer。

所以囉!祝福大家事事順心!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收穫的,共勉之。💪💪💪 from Aurora

 加拿大畢業生找工作不要捨本逐末!能幫助你的人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最近有幾位來加拿大唸college快要畢業的同學問我一樣的問題 “我能不能幫他們找到工作”?

老實說,我們協會絕對是有這個能力來幫助,但是我們並不是最佳人選。最佳人選是誰呢?就是你 課堂上周邊的人。請把下列文章看完。

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你的同學都找什麼工作?他們是如何找到工作?你的學長都在什麼地方工作?你有問過他們現在有沒有缺嗎?你有問過他們怎麼找工作嗎?

你應該要跟學校的教授,同學,學長打好關係。關係越密切越好。因為他們最熟悉了解當地的環境以及你那個行業。你應該是問他,而不是來問我們。特別是你的本地同學與學長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了學費或借學生貸款來唸書的,加拿大一般的父母是不會付他們的學費的,他們必須自己打工賺錢賺學費。因為錢是自己賺的,當然就會用在刀口上,不像台灣小孩因為錢不是自己賺的,是父母給的,就只會揮霍,讀書也不認真。加拿大人會精打細算仔細的研究到底該念什麼專業。這樣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這也是為什麼加拿大學校大漲學費 很多人就放棄不念了。

他們為什麼願意花錢來唸這個學門?一定是因為他們研究過並了解當地的就業環境。他們就是為了將來能找到工作才來唸書,所以他們會很清楚該去哪裡就業,該如何求職等等。

老師對當地的產業一定很了解。打好關係可以幫你推薦。老師也能給你建議如何求職與在你那一行如何找到工作的訣竅。但是你必須主動地請教他們,他們會很樂意地告訴你,甚至他們會跟你說哪一個他的朋友的公司現在缺人。

你的學長畢業了到底都去什麼地方工作?做什麼工作?你自己得搞清楚,不要迷迷糊糊的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去哪裡工作?找到什麼工作?對你關係重大。他們就是你的前車之鑑。他們公司也許現在也會有缺. 這都是你需要去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說你該努力與你學校同學,學長,老師聊天。好好的融入他們的當中,這對你的就業有最大的幫助。而不是我們協會。因為這個有專業問題。有時候隔行如隔山。你自己周邊的人朝夕相處不去問卻來問我們這不是很奇怪嗎?其實這個我也了解,因為你可能根本不跟同學來往。你沒有去好好的跟同學老師打好交道。跟他們打好交道,建立好關係才是對你前途影響最大的事情。

另外學校 career office 更重要 !要常常去找他們麻煩,請教他們看看有什麼機會去申請?或者 search job list. 你認為為什麼外面的公司要在你們的學校刊登告示徵人?

第一個可能原因其實是因為這個公司裡面的主管就是你們學校的校友,既然是校友不照顧學弟學妹要照顧誰?

第二個你們學校的聲譽應該很好,過去的畢業生都表現優異。所以他們願意按照過去的好經驗繼續雇用你們學校的畢業生。

第三個這些公司可能都在你學校附近,或就近的城市,所以當然近水樓台先得月就找你們學校,希望找到貴校畢業生來就近工作。

所以你了解到你的求職之路,其實就在你周邊的人?請不要當什麼宅男宅女,你要主動的去與學校每一個人交朋友,主動的自我介紹,平常準備小東西小禮物,例如帶巧克力給每個人吃之類的。多認識學長同學。平常沒事幹纏著教授問各種問題,順便問問就業問題。這就是你平常該做的功夫,平常就該做的耕耘,而不是等到已經畢業還搞不清楚,一個人也不認識,來找我們幫忙。那你來加拿大留學做什麼? 在我看來那個文憑不重要,找到對你有幫助的朋友,反而更重要。不要忽略了最能夠幫助你的就是你學校周邊的人。不要捨本逐末!

我說的對吧?你的學校的畢業生總不會通通找不到工作吧?跟著他們走就沒有錯! 他們就是有跟你一樣的專長去找工作。你按照他們的模式找工作 請教他們! 這就是你該做的事情!

Friday, January 31, 2025

 文無定法與文化衝擊

找工作是一種藝術, 所謂藝術就是沒有一定的規矩跟玩法. 你找到工作了,你成功了,你的方法就是對的!  就跟戰爭沒有一定的打法保證一定會贏一樣。但是贏了就是對的。

很多人犯的錯誤,就是把在亞洲那一套想法搬到這裡來。認為也是一樣的。要入境隨俗,盡量不要待在中午文圈裡面,去了解加拿大人的想法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想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我說在加拿大求職學歷不重要,工作經驗比較重要以及很多工作其實高中畢業就能做了,一定是會 shock. 但是 shock 之餘要去搞清楚還有什麼其他會 shock你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文化衝擊。沒有去做好文化衝擊調整的人在加拿大一定會失敗,因為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搞清楚狀況,還是用他在亞洲那一套來這裡過日子。

 上一篇文章提到在加拿大很多職業與工作, 我們可能做不了或者是做了你會永遠是二流三流跑龍套的角色。你永遠成不了主角,無法成為那個亮眼的明星。可能因為是你沒有身分或者是你語言有可能永遠達不到母語程度。加上你不是在這裡出生長大的。

有些事情你應該心裡面告訴自己,很明白我們這些移民來的人,不是在這裡長大的,有些事情永遠競爭不過本地人。有些笑話你可能永遠不會體會,笑不出來。 有些他們的風俗習慣你可能不會了解,很多他們的習慣用語與相關的事情你未必了解。做爲一個移民你就應該去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競技場。去競爭你會有優勢的事情,而不要去做去搶那個你自己可能一輩子都競爭不過他們的事情。選錯戰場下場就是你永遠都是輸的。就像上駟中駟下駟三種馬在競爭一樣。你要拿出你的優點在對自己有利的戰場比賽。對於自己的缺點,就要避免在那個賽場比賽。這叫做順勢而為!這樣你才有可能移民成功! 這樣你才會出頭天!

Thursday, January 30, 2025

 續接上一篇文章在加拿大, 其他非常困難找工作的專長還有

1. Biotech,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 中小學老師不含幼稚園 因為通常需要有加拿大身分。

3. 在台灣從事英文專業的 這裡人人說英語恐怕需要改行。

4. 文史哲政 需要人脈。英法文要求極高。

5. 在台灣從事半導體產業,加拿大並沒有半導體產業。

6. 傳播 ,通訊 ,媒體 ,職缺少,英文法文水準要求極高。

7. 政府工作 還是請你待在台灣吧! 這裡需要英文法文雙語流利,還需要有加拿大的身分,甚至必須是加拿大公民!

8. 醫生 牙醫師 執照轉換實習困難耗時。

9. 律師 法律從業人員 執照轉換與語言要求極高。

10. 社工 很缺人 但是需要英文法文母語等級。

11. 心理分析 也是缺人 但是需要英法文母語等級,而且通常需要博士學位。

12. 軍人 以前要求必須是加拿大公民,現在放寬為加拿大永久居民。但是背景調查 安全調查可能需要好幾年時間。

13. 警察 體能測驗要求嚴格,語言要求也很高。需要有至少永久居民身分。背景調查 安全審查 也可能要幾年時間。因人而異。

如果你是上述專長要來加拿大發展,請確實做好求職方面的市場分析。 了解職缺地區分佈與供需,沒有把握不要來。如果你要來加拿大找這些專長的工作的話,我個人 期期以為不可!因為難度很高。

在大學與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每一個人都應該抱著找工作的心態去唸書。」你要謹慎小心的選一個專長是將來你能夠找到工作的。而不要因為「興趣」。到頭來根本找不到工作,或者一輩子低薪,那就非常不值得!唸書只有2-4年但是你可能要工作30-40年。哪一個比較重要?不言而喻!因為這年頭,真正的困難是在找到好工作,你要隨便唸個書並不困難。但是畢業出來沒有工作,你難道沒有挫折嗎?

 因為輔導了許多人,我不忍心看到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因為某些專長在加拿大是非常困難找到工作。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讓你選擇。

我要說的是 有兩個專長 真的不適合來加拿大求職 或者來你來加拿大不應該唸這兩個專長 。這樣可以減少你的求職挫折,也不會浪費金錢。

1. UI/UX graphic 

是最容易念的科系之一。也許很多人是真的從小想要畫畫,有美術的夢想。但是夢想歸夢想,找工作是另外一回事,越容易念就越多人有這個技能。但是根本沒有那麼多職缺。這個行業在加拿大是200% 供過於求的。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職缺。沒錯,我曾經看到最優秀的人可能一口氣拿到三個 job offers. 但是 90%的台灣來的UI/UX graphic design 求職者根本就找不到這種工作。能夠被雇用的不到10%的幸運者,(我可能還高估了)。我不敢說完全沒有可能找到工作,但是有很大的機會你很難找到工作。我發現大部分能找到工作的多多少少有留學美國,在美國工作過的背景。如果你是台灣出來的大概90%來這裡是找不到工作的,你如果是加拿大的college畢業的也大概也是絕大部分都找不到工作。因為供需問題 根本就沒有那麼多UI/UX graphic design 的職缺. 

我也覺得很難過,因為我無能為力來幫他們,因為基本上這個專長就是根本沒有那麼多職缺,變成一個重災區。而且這個行業英文是很重要的,你需要跟你的客戶溝通他們到底需要什麼? 你要把他們的口頭要求再轉換成一個抽象概念,想法,圖形。這並不容易。這英文的要求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麼要有美國工作經驗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2. 另外一個就是普通商業,一般商業或者是貿易。

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沒有專長與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供需完全失衡!我看過統計數據加拿大這種商業相關的缺,也許只有幾萬人,但是這幾年國際留學生裡面可能有70萬人都是唸這種一般商業的,所以太多人念這個科系但是沒有足夠的職缺,供需失衡!更不要說你是台灣過來或者是在這裡唸college 的. 通通結果是一樣的,除非你是非常非常的優秀,有某些特定的專長或執照,否則求職困難度實在是太高了。我真希望我講的是錯的,但是希望各位去做一些市場調查了解這方面的求職的供需。不要再浪費時間做非常困難的事情。趕快改掉你的專長,如果你現在正在唸這些專長,請你立刻轉學換專長。錯誤的道路就不應該再走下去。拖了越久,你損失越大。

這兩個專長根本不該來加拿大。因為沒有那麼多職缺 也許是幾百幾千個人搶一職缺。

底下這兩個圖片是去年加拿大國會議員質詢的內容,因為加拿大真正需要的是建築,醫療,工程,藍領技術方面的人才,但是這些留學生通通跑去唸了商業 ,就是人才的供給與需求出了巨大的落差。 很多工作找不到人。然後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這不是悲劇嗎? 

所以你如果是這兩個專長或者是要來念這兩個專長,請你就不要來加拿大了,這樣可以減少一些挫折感,也不用浪費金錢。反正很大的機率你是找不到工作的。

也許有人會問我那什麼專長最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低薪工作到處都是,找到沒什麼稀奇的。能夠找到高薪的工作才是真正有實力的人。也都需要某些特定的專長才能拿到高薪。

我會說 護理,幼教,石油,藍領技術,電焊,建築,土木,化工,機械,地質,工程 ,醫療,卡車司機 等等是加拿大 短缺職業,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專長。 反正就是在台灣一般認定不好的,來這裡都很好,很有前途。因為兩國產業上的巨大差異。

往後我會再寫幾篇文章說明還有什麼樣的技能與專長,技能的人不應該來加拿大。因為供需造成求職極度困難或者其他原因。



Wednesday, January 29, 2025

 移民的動機,決定移民的成敗

之前與幾位前輩討論到,這幾年有很多新來的台灣人想要來加拿大謀求發展與移民。他們談到了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他們為什麼要移民?為什麼要來加拿大?這個”動機”決定了他們的成敗!沒錯你「為什麼」要來加拿大決定你能不能成功移民定居在加拿大!

如果你覺得台灣很好,各方面都很好,那你何必來加拿大活受罪? 對這些人來講如果找不到工作移民辦不出來,他有個退路回去台灣,那10個有九個最後都是回去台灣的。他們不會有太多的承受力與耐心因為他們也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回去」。

這幾十年來我因為住在 Waterloo. 這個地方傳統上就是德國人的地盤, 我認識了很多德國好朋友不管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的的德國人。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們都非常的討厭德國。每次談到德國,但是他們就會有許多的對德國批評與厭惡。例如很多年以前有一起兩部飛機在德國南部上空對撞 我的德國朋友第一個直覺就是這些德國空管是不是都喝醉了 ?在他們看來德國人大部分都是酒鬼。他們討厭德國的僵化,以及他們回去德國 持加拿大護照受到不禮貌的對待(我想就類似川普的祖父回去德國因為沒有服兵役,逃兵被逐出德國類似)等等。

在這裡有許多的 Mennonites  200多年前他們就是逃離德國來到新世界的。(Mennonite 其實大家應該很熟悉,花蓮門諾醫院就是他們設立的, 他們很多仍然說200年前的古老德語,開馬車,不用電,一個家庭至少生十個小孩),我一直非常佩服這些人的祖先當初選擇離開德國, 來到加拿大(他們是先搬到美國賓州再搬到 Belin 200年前 Kitchener-Waterloo 叫柏林)是無比正確的選擇。因為後來德國普魯士都是一直在各種戰爭當中,拿破崙戰爭,1848革命,兩次 schleswig 戰爭,普奧戰爭 ,普法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死了多少人?我還認識許多其他國家的移民 波蘭 ,匈牙利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烏克蘭 ,俄國人 絕大部分都是在批評他原來的國家。這才是移民而不是腳踩兩條船,哪裡有錢賺就回去哪裡。腳踩兩條船是不會成功的。要腳踩兩條船就不該移民。

所以要移民是需要沒有退路 ,討厭自己的國家才會破釜沈舟 。因為沒有退路 ,才會勇往直前不回頭只能成功的。如果原來國家是那麼好那當初為什麼要移民? 就會缺乏移民的決心與努力。


競爭優勢劣勢分析

加拿大的目前 job Market是非常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做好自己的競爭優劣勢分析。

也就是說,你的某一些專長,在某一個特定區域的求職市場上,可能是優勢也可能是劣勢 。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完全看你要找的當地市場競爭情況來決定。

例如你如果在台灣專長是 Android developer, 來到加拿大,因為這裡Apple IOS 市場佔有率比較高,所以對iOS的需求比較多。所以你如果按照用Android 專長來找工作,你能夠申請的職缺會少很多,但是有可能在某些地方 少量的Android職缺的競爭上你會更有優勢。

你要轉作Apple iOS當然也可以,但是你就會處於劣勢,因為你沒有足夠的經驗,但是好處是有更多的機會,你可以去應徵。所以這就是一種優劣式的分析要配合當地的市場跟職業競爭來決定。沒有好壞沒有優劣。純粹就是你有沒有適合當地的環境。每個城市每個省份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情況,你必須去搞清楚!否則你就是在瞎子摸象。對整個市場狀況做更多的了解與分析會增加你能夠找到工作的機會。不要迷迷糊糊的! 想盡辦法去了解,而不是碰運氣!

就像台灣半導體產業非常發達,很多人都是在半導體產業就業的,但是來到這裡就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加拿大沒有什麼半導體產業,根本很少有這種缺,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有類似的技能缺的話,因為其他產業也可能會需要你的某一些半導體專長。你可能就是最優人選。所以你必須把市場調查仔細分析清楚,把自己的優劣分析清楚,然後選定自己的戰略與戰術如何來在競爭上取得優勢,拿到工作。

就像我說的,我從來不相信運氣這回事!運氣是你要有實力,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優劣分析。針對性的去取得你才能抓得住運氣。

台灣人因為怕冷 一般而已加拿大一定不是他們的首選。因為天氣因素台灣人一般一定優先選美國或澳洲。但是因為美澳移民困難造成他們不得不選加拿大。一般而言,美國與澳洲的移民難度高很多。加拿大移民容易很多。

如果拿加拿大與澳洲相比 加拿大有許多優勢與缺點。

1. 加拿大與美國陸地相連 所以是一個 三億多人口的巨大市場 。尤其是很多人取得加拿大公民後用 TN 簽證到美國尋求更加廣大的高薪與發展機會。 而澳洲頂多加上紐西蘭只有三千萬人口的市場。而且美國才是世界的重心所在。有了澳洲國籍也能夠到美國發展,但是畢竟隔了一個巨大的太平洋有更多的一些差異存在。困難度會比較高。

2. 加拿大英文與美式英語相同。不像澳洲土話與口音 需要適應期。紐西蘭口音更重。

3. 澳洲汽車靠左開 插頭電壓都不同 造成許多商品供應商較少 市場較小。

4. 加拿大一年七個月冬天 就比較不會有花粉 雜草造成的過敏 。天氣這麼寒冷也不會有太多昆蟲 害蟲。澳洲的蒼蠅是出名 追著人的。

5. 澳洲系統都是來自英國 與台灣都是美國系統差異較大。加拿大也大部分是用美國系統。

6. 當然澳洲也有很多優點 澳洲距離台灣較近,澳洲天氣炎熱不是那麼寒冷。

7. 澳洲比較缺水 土地大多是紅土 比不過加拿大啊部分是黑土肥沃。如果考慮農業的話。

Sunday, January 26, 2025

 昨天去蒙特婁參加我們協會的聚餐。很榮幸認識駐蒙特婁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陳珮瑩處長,工作人員,僑領與許多年輕的新移民。更感謝Sofy 事先費心協調安排與籌備!

我想把昨天我說的話寫下來 也許會對許多人有幫助。

1. 魁北克省因為 Quebec act (1774) 他們可以自治有自己的法律 不受加拿大聯邦法律約束。加上魁北克的語言法的規定。所以魁北克所有專業執照都是必須用法文考試 所以許多專業例如 醫生 護士 會計師 律師 移民顧問 mortgage agent等等就算在其他加拿大省份有執照 也必須在魁北克省重新考試 通過才有資格在魁北克省營業 執業 所以例如持牌移民顧問 沒有幾個中港台通過考試 當然有人數非常少。 所以如果你要在魁北克移民需要找魁北克移民律師或移民顧問 你就不應該只願意找會講中文的 因為人數很少,因為他們大部分無法通過法文執照考試。只能在其他加拿大省份執業。唯獨魁北克不行。這是你要有的領悟。所以找魁北克當地有牌照的移民律師或移民顧問。他們受到協會與法律的監管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 。當然執業越久越有經驗,公司越大就應該越有一定的水準。

魁北克再過去是相對移民容易與寬鬆!但是關鍵是 你要願意住在魁北克, 你願意學法文,你願意講法文!魁北克人就會歡迎你!據我的了解在過去的幾十年魁北克與紐芬蘭一直都是移民加拿大的跳板。

2. 有些人在魁北克定居 要學法文,但是政府某些語言學校因為人數限制要排隊等待 3-6個月。但是這不是事實 。因為他們只會擠在某些地方,每一個區不一樣 也許地鐵10,20分鐘在這之外的地方要上課馬上就能去上課。不需要排隊。完全是看那個地方有多少新移民來決定的。你自己不願意搬到某個地方或者根本不願意通車,但就怪不了別人。找工作也是一樣,你根本不願意動,不願意通勤 ,不願意搬,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3. 魁北克是我所知道最容易找到工作的地方 至少我認識的很多在魁北克的求職者都很快速地找到工作,甚至常常在換工作,相對於加拿大很多其他的地方來講機會多很多,而且很多工作並不要求你要懂很多法文,有些用英文就能找到工作。

4. 學好法文是在魁北克能夠好好的發展的基本要求。你能夠跟當地人好好的聊天,了解當地的環境都是必須要有足夠程度的法文你要移民也必須要法文B2 level 才能夠有資格。

5. 我們協會的 Facebook , YT 與 Blog 有許多文章提到求職技巧 值得參考。

6. 如果要去魁北克或蒙特婁發展 我們可以推薦許多位在當地的僑領們來幫忙安家以及協助。

https://lnkd.in/ebFXZyv7

https://lnkd.in/erN8CiNy

7. 魁北克本地 job board

https://lnkd.in/eTnBjXCP

8. 讀書 ,工作 ,移民 。主要與次要目標 ,搞清楚要思考清楚。 大部分的人來加拿大其實都懷著一個移民的夢想,想要留下來。 如果你的目標是移民就直接去想辦法移民。跟工作與讀書無關我看到太多的例子跑來唸書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那當然就沒有辦法移民。有些找到工作而且是年薪十萬加幣的工作,但是也沒辦法移民可能因為老闆不願意擔保,或者是因為地方不對,因為住在多倫多被扣分。所以如果你的主要目標就是移民,那就去找持牌移民顧問,直接問清楚有什麼途徑可以移民?更何況你拿到身分之後你只要付3分之一或5分之一的學費。有了身分你要工作也會更容易,因為雇主當然是先優先雇用本國人。

所以不要搞混了你的主要目標與次要目標!請直接去把移民辦出來。 我知道現在移民越來越不容易,但是多問幾個持牌移民顧問或移民律師一定會有辦法找出正確的途徑來移民!

 https://youtu.be/0uxos9q5mW4 昨晚錄影  加拿大台灣青年職涯發展協會主辦的加拿大助理護士 護工 看護 PSW/HCA/HCW RPN/LPN 座談會  2025 如何在加拿大從事 PSW/HCA/HCW RPN/LPN 工作 - 訓練 求職 移民 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