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 2025

 由於川普總統對加拿大產品全面課徵25%關稅將於下週生效。我相信加拿大政府也會相對美國對等報復。由於加拿大有80%的出口是到美國市場。一時之間是不可能找到替代的市場。這下影響極大,最糟糕的情況下,也許會有許多人失業,企業倒閉。我看過某些預測提到今年加拿大GDP甚至可能減少2%到5%。這是非常巨大的衝擊。

所以這對於各位求職者來講是雪上加霜!甚至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飯碗能不能保住。這是整個國家面臨的巨大危機!台灣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川普也開始威脅要對台灣的半導體產品課徵100%的關稅。中國也被課徵了10%關稅。這也會影響到台灣的經濟與產業。

如果你沒有辦法找到工作或者是失業的話,那我會建議把焦點對準如何取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權。例如去偏遠省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現在恐怕不是找工作的時候。希望事情很快會有轉機,這一場危機可以趕快過去!天佑加拿大!

來加拿大面試的提醒

最近有機會面試到來自台灣的年輕人。雖然人非常優秀,但有其他原因我不能錄取他。作為面試官的角色,我有些體會,希望跟在加拿大的台灣年輕人分享另外的角度,希望對每個人在加拿大面試時,能有所幫助。

1)面試本身是一個扣分的機制,不是加分的機制。

學校習慣評比依照分數以下往上的累積總分。例如考了十題,十題都會是一百分。只對了九題,只有九十分。一百分就是比九十分好。對不對?

但職場面試情境的設定是扣分機制。扣分少的勝出。

因為所有通過進來的求職者簡歷可能都都很不錯。因此在每個競爭者條件都很接近的情況下,都是一百分,「主考官的目的是找理由刪掉比較不適合的人。」例如求職者進來,儀容不整就掉分,談吐用詞低俗不恰當再掉分,對工作內容毫無基本常識扣分,住的地方太遠,詞不達意,沒自信,態度狂妄,誇張吹牛等等都在心裡被扣分。最後讓主考官找不到扣分的理由的人,會比較容易進入一兩個口袋人選。只是提醒大家,很多都能避免,不要掉冤枉分。

2)介紹自己的優點的時候把故事想好。

在面試的時候說自己「認真,努力,服務好」,這個誰都會說。眉角在引用恰當長度的故事來佐證。以前我銀行的經理就曾經告訴我,她錄取我的原因是我在面試理專的工作時說的故事。在問到我對品質的要求,我說一個餐廳今天出了一百份便當,其中只有一份便當裡有一隻蟑螂,餐廳也許覺得1%的瑕疵是可以接受的。但對於那個拿到便當裡有蟑螂的客戶來說,這個就是100% 他對整個公司的全部消費體驗,怎麼能夠認為1%瑕疵可以接受呢?考官經理大笑說,在面試的時候講蟑螂和便當,她聽過最有趣的說法。

幾年後在爭取私人銀行經理的位子時,考官問我,請舉例說明我對客人的服務熱誠。我那一次太自信了,因此沒有準備,一下子腦筋空白,明明有很多的經驗可以說,可是我卻想不起來,就亂說一通,可惜落選了。後來聽說被錄取的同事他的故事是,有次他去拜訪一個很重要的客戶,客戶讚嘆說:「你的這條領帶好漂亮啊,我喜歡這個款式。」這位同事二話不說就把領帶摘下來,送給這位客戶。他告訴考官,「客人喜歡的,我使命必達!」哎呀!看看人家,故事多好,精簡扼要就展現了自己的服務熱誠。好的案例,值得分享。

2)Social Media很重要

臉書,IG,linkIn是面試官在面試前必查的。從你的po文裡能夠推測你的三觀,品味,喜好,家庭背景,世界觀和政治立場。也許你會說:「這樣不公平啊,social media是我個人的空間,與職場無關。我有我個人表達的自由。」這麼說是沒錯。但放在社交平台的公開內容就是你希望別人明白你多一點,因此作為錄取的參考並沒有抵觸。在大部分的時候social media是有幫助的。過去累積的工作經驗,平時生活體驗,轉發的文章內容,都能夠讓主考官看到正面的一面。切記,要平時就累積,不要臨時抱佛腳,要面試前才幾天之內放好多篇正能量的東西。人家還以為是假帳號呢。

也許你會說:「網路世界裡我什麼都沒有,連照片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也不好。人事部的經理說,social media上什麼都沒有的人會讓她覺得似乎刻意隱瞞。此外不放照片是很吃虧,甚至是失去面試的機會。以貌取人並不如大家想像那麼嚴重,因為大部分現在的工作要知識型,和勞動型,這兩種工作都是看能力;而不是長相。老闆要找的是看起來友善,腳踏實地的人。不要因為覺得自己照片不上相就不放照片。露出友善的笑容,頭髮整理一下,對著手機拍一個照片上傳,也許就是你拿到面試的原因。

3)面試的看的是相處的感覺

說來諷刺,學校的GPA和班上排名在學生時代我們拼了命,但出了社會重要性大幅減低。曾經有大學畢業生在面試的時候不斷地告訴我他的作業和考試成績有多好。但其實公司找的是可以好相處的同事。我們最想知道的是他平時和其他朋友,和家裡長輩,和陌生人的互動會怎麼樣。這個要怎麼測出來呢?我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喜歡請他們做神秘考官。我會讓來面試的人在等候區坐坐5-10分鐘。然後櫃檯和假裝走過的同事就會過去跟他攀談,其實這時面試已經開始了。對陌生人和同事的態度,是取決是不是能夠融入我們公司的最重要條件。瑞光金融作為保險和金融理財公司,我們要找的是:「真誠並且有溫暖特質的人」。

希望我的這篇分享能夠幫到在加拿大的年輕子弟,少走冤枉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好的工作機會。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和反饋。

#interviewtips #careeradvice #radiantlife_insirande #WeAreHiring

https://calendly.com/tim-chuang/radiantlifeinsurance




非常感謝Aurora願意分享在 RNIP 小鎮的求職心得,我相信這個對於許多在加拿大的的求職者都有很大的幫助。這是一線光明的曙光,照亮並破解了很多的傳統迷思。不管在小鎮或大都市都能夠適用, 找到正確的方法來求職。 主要原因是加拿大人有很保守的民族性,他們不會隨便相信別人,所以他們本地的人脈非常的重要!也是你找到工作的最重要依據,特別是在人口非常少的小鎮,你不能用傳統的方法去找工作,你必須要打入他們的社區,認識更多的”朋友”靠朋友來幫忙, 靠學校的老師, 靠學校的同學學長,來幫忙你這才是能夠成功的關鍵!就是那句話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所以不要整天宅在家裡,如果你不跟人交往的話你很快地就必須被迫回國!因為你會被淘汰。成功的人就是主動去找,認識更多的朋友靠朋友的幫忙就能找到工作!

"小地方不見得機會少,而是有沒有門入,像我一個朋友只是去問教授說如何找工作之類的事,時間有點久我忘記具體說了什麼,但就是跟工作相關,他的教授親自開車來他家接他去 ~投履歷,沒多久後就收到工作了,他的program 是Personal support worker 就是PSW 醫護類的"

"我另一個朋友也是醫護類,投履歷投到天荒地老也沒下文,請我們的朋友幫忙,因為我們的朋友是內部管理職,就有了面試機會。"

"我還有個朋友,去我們這裡的社區 job centre 諮詢尋求協助,我才知道我們這小地方,即便雇主缺人,也不登廣告對外招聘的,就是靠 job centre 幫忙找人,"

她就是這樣拿到報稅工作的。

👋這是我自己找工作的分享,希望給正在找工作的你,一點不一樣的靈感。

主要投履歷網站:indeed, LinkedIn, local website

投遞職缺數:記錄在案200以下

面試機會:10個 (皆來自local website 或是自己寫信的)

Job offer: accounting n massage 產業

找工作時長:在校第三學期開始投正職,前後將近一年,大量投履歷是畢業後,也花了8-9個月找到正職

做法:

Accounting 領域:就是打開google map 一個一個公司寫信問,從去年一畢業就開始經營,學了什麼新東西,拿到什麼新的certificate 就寫信去update,同時也寫信給自己曾投遞過職缺。(共email 了二次:去年4月,12月)

去年10月收到其中一家面試通知,但人在台灣無法面試,也不接受線上面試。

去年12月再寫信+同學推波助瀾,1/7面試,1/12拿到offer (和10月收到面試同一家公司)

Massage 領域:在去年耶誕假期,我也如法炮製在massage 領域,只寫一個,1/13面試,錄取。

就這樣,老天爺沒給我想要的,給我更好的。 不然我去年底12月底沒拿到某家公司時真的心情超失落的。我拿到總成績95分+可以全職配合卻沒拿到offer。

所以囉!祝福大家事事順心!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收穫的,共勉之。💪💪💪 from Aurora

 加拿大畢業生找工作不要捨本逐末!能幫助你的人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最近有幾位來加拿大唸college快要畢業的同學問我一樣的問題 “我能不能幫他們找到工作”?

老實說,我們協會絕對是有這個能力來幫助,但是我們並不是最佳人選。最佳人選是誰呢?就是你 課堂上周邊的人。請把下列文章看完。

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你的同學都找什麼工作?他們是如何找到工作?你的學長都在什麼地方工作?你有問過他們現在有沒有缺嗎?你有問過他們怎麼找工作嗎?

你應該要跟學校的教授,同學,學長打好關係。關係越密切越好。因為他們最熟悉了解當地的環境以及你那個行業。你應該是問他,而不是來問我們。特別是你的本地同學與學長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了學費或借學生貸款來唸書的,加拿大一般的父母是不會付他們的學費的,他們必須自己打工賺錢賺學費。因為錢是自己賺的,當然就會用在刀口上,不像台灣小孩因為錢不是自己賺的,是父母給的,就只會揮霍,讀書也不認真。加拿大人會精打細算仔細的研究到底該念什麼專業。這樣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這也是為什麼加拿大學校大漲學費 很多人就放棄不念了。

他們為什麼願意花錢來唸這個學門?一定是因為他們研究過並了解當地的就業環境。他們就是為了將來能找到工作才來唸書,所以他們會很清楚該去哪裡就業,該如何求職等等。

老師對當地的產業一定很了解。打好關係可以幫你推薦。老師也能給你建議如何求職與在你那一行如何找到工作的訣竅。但是你必須主動地請教他們,他們會很樂意地告訴你,甚至他們會跟你說哪一個他的朋友的公司現在缺人。

你的學長畢業了到底都去什麼地方工作?做什麼工作?你自己得搞清楚,不要迷迷糊糊的什麼都不知道。他們去哪裡工作?找到什麼工作?對你關係重大。他們就是你的前車之鑑。他們公司也許現在也會有缺. 這都是你需要去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說你該努力與你學校同學,學長,老師聊天。好好的融入他們的當中,這對你的就業有最大的幫助。而不是我們協會。因為這個有專業問題。有時候隔行如隔山。你自己周邊的人朝夕相處不去問卻來問我們這不是很奇怪嗎?其實這個我也了解,因為你可能根本不跟同學來往。你沒有去好好的跟同學老師打好交道。跟他們打好交道,建立好關係才是對你前途影響最大的事情。

另外學校 career office 更重要 !要常常去找他們麻煩,請教他們看看有什麼機會去申請?或者 search job list. 你認為為什麼外面的公司要在你們的學校刊登告示徵人?

第一個可能原因其實是因為這個公司裡面的主管就是你們學校的校友,既然是校友不照顧學弟學妹要照顧誰?

第二個你們學校的聲譽應該很好,過去的畢業生都表現優異。所以他們願意按照過去的好經驗繼續雇用你們學校的畢業生。

第三個這些公司可能都在你學校附近,或就近的城市,所以當然近水樓台先得月就找你們學校,希望找到貴校畢業生來就近工作。

所以你了解到你的求職之路,其實就在你周邊的人?請不要當什麼宅男宅女,你要主動的去與學校每一個人交朋友,主動的自我介紹,平常準備小東西小禮物,例如帶巧克力給每個人吃之類的。多認識學長同學。平常沒事幹纏著教授問各種問題,順便問問就業問題。這就是你平常該做的功夫,平常就該做的耕耘,而不是等到已經畢業還搞不清楚,一個人也不認識,來找我們幫忙。那你來加拿大留學做什麼? 在我看來那個文憑不重要,找到對你有幫助的朋友,反而更重要。不要忽略了最能夠幫助你的就是你學校周邊的人。不要捨本逐末!

我說的對吧?你的學校的畢業生總不會通通找不到工作吧?跟著他們走就沒有錯! 他們就是有跟你一樣的專長去找工作。你按照他們的模式找工作 請教他們! 這就是你該做的事情!

Friday, January 31, 2025

 文無定法與文化衝擊

找工作是一種藝術, 所謂藝術就是沒有一定的規矩跟玩法. 你找到工作了,你成功了,你的方法就是對的!  就跟戰爭沒有一定的打法保證一定會贏一樣。但是贏了就是對的。

很多人犯的錯誤,就是把在亞洲那一套想法搬到這裡來。認為也是一樣的。要入境隨俗,盡量不要待在中午文圈裡面,去了解加拿大人的想法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想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我說在加拿大求職學歷不重要,工作經驗比較重要以及很多工作其實高中畢業就能做了,一定是會 shock. 但是 shock 之餘要去搞清楚還有什麼其他會 shock你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文化衝擊。沒有去做好文化衝擊調整的人在加拿大一定會失敗,因為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搞清楚狀況,還是用他在亞洲那一套來這裡過日子。

 上一篇文章提到在加拿大很多職業與工作, 我們可能做不了或者是做了你會永遠是二流三流跑龍套的角色。你永遠成不了主角,無法成為那個亮眼的明星。可能因為是你沒有身分或者是你語言有可能永遠達不到母語程度。加上你不是在這裡出生長大的。

有些事情你應該心裡面告訴自己,很明白我們這些移民來的人,不是在這裡長大的,有些事情永遠競爭不過本地人。有些笑話你可能永遠不會體會,笑不出來。 有些他們的風俗習慣你可能不會了解,很多他們的習慣用語與相關的事情你未必了解。做爲一個移民你就應該去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競技場。去競爭你會有優勢的事情,而不要去做去搶那個你自己可能一輩子都競爭不過他們的事情。選錯戰場下場就是你永遠都是輸的。就像上駟中駟下駟三種馬在競爭一樣。你要拿出你的優點在對自己有利的戰場比賽。對於自己的缺點,就要避免在那個賽場比賽。這叫做順勢而為!這樣你才有可能移民成功! 這樣你才會出頭天!

Thursday, January 30, 2025

 續接上一篇文章在加拿大, 其他非常困難找工作的專長還有

1. Biotech,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 中小學老師不含幼稚園 因為通常需要有加拿大身分。

3. 在台灣從事英文專業的 這裡人人說英語恐怕需要改行。

4. 文史哲政 需要人脈。英法文要求極高。

5. 在台灣從事半導體產業,加拿大並沒有半導體產業。

6. 傳播 ,通訊 ,媒體 ,職缺少,英文法文水準要求極高。

7. 政府工作 還是請你待在台灣吧! 這裡需要英文法文雙語流利,還需要有加拿大的身分,甚至必須是加拿大公民!

8. 醫生 牙醫師 執照轉換實習困難耗時。

9. 律師 法律從業人員 執照轉換與語言要求極高。

10. 社工 很缺人 但是需要英文法文母語等級。

11. 心理分析 也是缺人 但是需要英法文母語等級,而且通常需要博士學位。

12. 軍人 以前要求必須是加拿大公民,現在放寬為加拿大永久居民。但是背景調查 安全調查可能需要好幾年時間。

13. 警察 體能測驗要求嚴格,語言要求也很高。需要有至少永久居民身分。背景調查 安全審查 也可能要幾年時間。因人而異。

如果你是上述專長要來加拿大發展,請確實做好求職方面的市場分析。 了解職缺地區分佈與供需,沒有把握不要來。如果你要來加拿大找這些專長的工作的話,我個人 期期以為不可!因為難度很高。

在大學與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每一個人都應該抱著找工作的心態去唸書。」你要謹慎小心的選一個專長是將來你能夠找到工作的。而不要因為「興趣」。到頭來根本找不到工作,或者一輩子低薪,那就非常不值得!唸書只有2-4年但是你可能要工作30-40年。哪一個比較重要?不言而喻!因為這年頭,真正的困難是在找到好工作,你要隨便唸個書並不困難。但是畢業出來沒有工作,你難道沒有挫折嗎?

 因為輔導了許多人,我不忍心看到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因為某些專長在加拿大是非常困難找到工作。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讓你選擇。

我要說的是 有兩個專長 真的不適合來加拿大求職 或者來你來加拿大不應該唸這兩個專長 。這樣可以減少你的求職挫折,也不會浪費金錢。

1. UI/UX graphic 

是最容易念的科系之一。也許很多人是真的從小想要畫畫,有美術的夢想。但是夢想歸夢想,找工作是另外一回事,越容易念就越多人有這個技能。但是根本沒有那麼多職缺。這個行業在加拿大是200% 供過於求的。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職缺。沒錯,我曾經看到最優秀的人可能一口氣拿到三個 job offers. 但是 90%的台灣來的UI/UX graphic design 求職者根本就找不到這種工作。能夠被雇用的不到10%的幸運者,(我可能還高估了)。我不敢說完全沒有可能找到工作,但是有很大的機會你很難找到工作。我發現大部分能找到工作的多多少少有留學美國,在美國工作過的背景。如果你是台灣出來的大概90%來這裡是找不到工作的,你如果是加拿大的college畢業的也大概也是絕大部分都找不到工作。因為供需問題 根本就沒有那麼多UI/UX graphic design 的職缺. 

我也覺得很難過,因為我無能為力來幫他們,因為基本上這個專長就是根本沒有那麼多職缺,變成一個重災區。而且這個行業英文是很重要的,你需要跟你的客戶溝通他們到底需要什麼? 你要把他們的口頭要求再轉換成一個抽象概念,想法,圖形。這並不容易。這英文的要求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麼要有美國工作經驗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2. 另外一個就是普通商業,一般商業或者是貿易。

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沒有專長與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供需完全失衡!我看過統計數據加拿大這種商業相關的缺,也許只有幾萬人,但是這幾年國際留學生裡面可能有70萬人都是唸這種一般商業的,所以太多人念這個科系但是沒有足夠的職缺,供需失衡!更不要說你是台灣過來或者是在這裡唸college 的. 通通結果是一樣的,除非你是非常非常的優秀,有某些特定的專長或執照,否則求職困難度實在是太高了。我真希望我講的是錯的,但是希望各位去做一些市場調查了解這方面的求職的供需。不要再浪費時間做非常困難的事情。趕快改掉你的專長,如果你現在正在唸這些專長,請你立刻轉學換專長。錯誤的道路就不應該再走下去。拖了越久,你損失越大。

這兩個專長根本不該來加拿大。因為沒有那麼多職缺 也許是幾百幾千個人搶一職缺。

底下這兩個圖片是去年加拿大國會議員質詢的內容,因為加拿大真正需要的是建築,醫療,工程,藍領技術方面的人才,但是這些留學生通通跑去唸了商業 ,就是人才的供給與需求出了巨大的落差。 很多工作找不到人。然後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這不是悲劇嗎? 

所以你如果是這兩個專長或者是要來念這兩個專長,請你就不要來加拿大了,這樣可以減少一些挫折感,也不用浪費金錢。反正很大的機率你是找不到工作的。

也許有人會問我那什麼專長最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低薪工作到處都是,找到沒什麼稀奇的。能夠找到高薪的工作才是真正有實力的人。也都需要某些特定的專長才能拿到高薪。

我會說 護理,幼教,石油,藍領技術,電焊,建築,土木,化工,機械,地質,工程 ,醫療,卡車司機 等等是加拿大 短缺職業,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專長。 反正就是在台灣一般認定不好的,來這裡都很好,很有前途。因為兩國產業上的巨大差異。

往後我會再寫幾篇文章說明還有什麼樣的技能與專長,技能的人不應該來加拿大。因為供需造成求職極度困難或者其他原因。



Wednesday, January 29, 2025

 移民的動機,決定移民的成敗

之前與幾位前輩討論到,這幾年有很多新來的台灣人想要來加拿大謀求發展與移民。他們談到了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他們為什麼要移民?為什麼要來加拿大?這個”動機”決定了他們的成敗!沒錯你「為什麼」要來加拿大決定你能不能成功移民定居在加拿大!

如果你覺得台灣很好,各方面都很好,那你何必來加拿大活受罪? 對這些人來講如果找不到工作移民辦不出來,他有個退路回去台灣,那10個有九個最後都是回去台灣的。他們不會有太多的承受力與耐心因為他們也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回去」。

這幾十年來我因為住在 Waterloo. 這個地方傳統上就是德國人的地盤, 我認識了很多德國好朋友不管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的的德國人。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們都非常的討厭德國。每次談到德國,但是他們就會有許多的對德國批評與厭惡。例如很多年以前有一起兩部飛機在德國南部上空對撞 我的德國朋友第一個直覺就是這些德國空管是不是都喝醉了 ?在他們看來德國人大部分都是酒鬼。他們討厭德國的僵化,以及他們回去德國 持加拿大護照受到不禮貌的對待(我想就類似川普的祖父回去德國因為沒有服兵役,逃兵被逐出德國類似)等等。

在這裡有許多的 Mennonites  200多年前他們就是逃離德國來到新世界的。(Mennonite 其實大家應該很熟悉,花蓮門諾醫院就是他們設立的, 他們很多仍然說200年前的古老德語,開馬車,不用電,一個家庭至少生十個小孩),我一直非常佩服這些人的祖先當初選擇離開德國, 來到加拿大(他們是先搬到美國賓州再搬到 Belin 200年前 Kitchener-Waterloo 叫柏林)是無比正確的選擇。因為後來德國普魯士都是一直在各種戰爭當中,拿破崙戰爭,1848革命,兩次 schleswig 戰爭,普奧戰爭 ,普法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死了多少人?我還認識許多其他國家的移民 波蘭 ,匈牙利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烏克蘭 ,俄國人 絕大部分都是在批評他原來的國家。這才是移民而不是腳踩兩條船,哪裡有錢賺就回去哪裡。腳踩兩條船是不會成功的。要腳踩兩條船就不該移民。

所以要移民是需要沒有退路 ,討厭自己的國家才會破釜沈舟 。因為沒有退路 ,才會勇往直前不回頭只能成功的。如果原來國家是那麼好那當初為什麼要移民? 就會缺乏移民的決心與努力。


競爭優勢劣勢分析

加拿大的目前 job Market是非常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做好自己的競爭優劣勢分析。

也就是說,你的某一些專長,在某一個特定區域的求職市場上,可能是優勢也可能是劣勢 。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完全看你要找的當地市場競爭情況來決定。

例如你如果在台灣專長是 Android developer, 來到加拿大,因為這裡Apple IOS 市場佔有率比較高,所以對iOS的需求比較多。所以你如果按照用Android 專長來找工作,你能夠申請的職缺會少很多,但是有可能在某些地方 少量的Android職缺的競爭上你會更有優勢。

你要轉作Apple iOS當然也可以,但是你就會處於劣勢,因為你沒有足夠的經驗,但是好處是有更多的機會,你可以去應徵。所以這就是一種優劣式的分析要配合當地的市場跟職業競爭來決定。沒有好壞沒有優劣。純粹就是你有沒有適合當地的環境。每個城市每個省份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情況,你必須去搞清楚!否則你就是在瞎子摸象。對整個市場狀況做更多的了解與分析會增加你能夠找到工作的機會。不要迷迷糊糊的! 想盡辦法去了解,而不是碰運氣!

就像台灣半導體產業非常發達,很多人都是在半導體產業就業的,但是來到這裡就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加拿大沒有什麼半導體產業,根本很少有這種缺,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有類似的技能缺的話,因為其他產業也可能會需要你的某一些半導體專長。你可能就是最優人選。所以你必須把市場調查仔細分析清楚,把自己的優劣分析清楚,然後選定自己的戰略與戰術如何來在競爭上取得優勢,拿到工作。

就像我說的,我從來不相信運氣這回事!運氣是你要有實力,有充分的了解分析,就像我剛才提到的優劣分析。針對性的去取得你才能抓得住運氣。

台灣人因為怕冷 一般而已加拿大一定不是他們的首選。因為天氣因素台灣人一般一定優先選美國或澳洲。但是因為美澳移民困難造成他們不得不選加拿大。一般而言,美國與澳洲的移民難度高很多。加拿大移民容易很多。

如果拿加拿大與澳洲相比 加拿大有許多優勢與缺點。

1. 加拿大與美國陸地相連 所以是一個 三億多人口的巨大市場 。尤其是很多人取得加拿大公民後用 TN 簽證到美國尋求更加廣大的高薪與發展機會。 而澳洲頂多加上紐西蘭只有三千萬人口的市場。而且美國才是世界的重心所在。有了澳洲國籍也能夠到美國發展,但是畢竟隔了一個巨大的太平洋有更多的一些差異存在。困難度會比較高。

2. 加拿大英文與美式英語相同。不像澳洲土話與口音 需要適應期。紐西蘭口音更重。

3. 澳洲汽車靠左開 插頭電壓都不同 造成許多商品供應商較少 市場較小。

4. 加拿大一年七個月冬天 就比較不會有花粉 雜草造成的過敏 。天氣這麼寒冷也不會有太多昆蟲 害蟲。澳洲的蒼蠅是出名 追著人的。

5. 澳洲系統都是來自英國 與台灣都是美國系統差異較大。加拿大也大部分是用美國系統。

6. 當然澳洲也有很多優點 澳洲距離台灣較近,澳洲天氣炎熱不是那麼寒冷。

7. 澳洲比較缺水 土地大多是紅土 比不過加拿大啊部分是黑土肥沃。如果考慮農業的話。

Sunday, January 26, 2025

 昨天去蒙特婁參加我們協會的聚餐。很榮幸認識駐蒙特婁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陳珮瑩處長,工作人員,僑領與許多年輕的新移民。更感謝Sofy 事先費心協調安排與籌備!

我想把昨天我說的話寫下來 也許會對許多人有幫助。

1. 魁北克省因為 Quebec act (1774) 他們可以自治有自己的法律 不受加拿大聯邦法律約束。加上魁北克的語言法的規定。所以魁北克所有專業執照都是必須用法文考試 所以許多專業例如 醫生 護士 會計師 律師 移民顧問 mortgage agent等等就算在其他加拿大省份有執照 也必須在魁北克省重新考試 通過才有資格在魁北克省營業 執業 所以例如持牌移民顧問 沒有幾個中港台通過考試 當然有人數非常少。 所以如果你要在魁北克移民需要找魁北克移民律師或移民顧問 你就不應該只願意找會講中文的 因為人數很少,因為他們大部分無法通過法文執照考試。只能在其他加拿大省份執業。唯獨魁北克不行。這是你要有的領悟。所以找魁北克當地有牌照的移民律師或移民顧問。他們受到協會與法律的監管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 。當然執業越久越有經驗,公司越大就應該越有一定的水準。

魁北克再過去是相對移民容易與寬鬆!但是關鍵是 你要願意住在魁北克, 你願意學法文,你願意講法文!魁北克人就會歡迎你!據我的了解在過去的幾十年魁北克與紐芬蘭一直都是移民加拿大的跳板。

2. 有些人在魁北克定居 要學法文,但是政府某些語言學校因為人數限制要排隊等待 3-6個月。但是這不是事實 。因為他們只會擠在某些地方,每一個區不一樣 也許地鐵10,20分鐘在這之外的地方要上課馬上就能去上課。不需要排隊。完全是看那個地方有多少新移民來決定的。你自己不願意搬到某個地方或者根本不願意通車,但就怪不了別人。找工作也是一樣,你根本不願意動,不願意通勤 ,不願意搬,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3. 魁北克是我所知道最容易找到工作的地方 至少我認識的很多在魁北克的求職者都很快速地找到工作,甚至常常在換工作,相對於加拿大很多其他的地方來講機會多很多,而且很多工作並不要求你要懂很多法文,有些用英文就能找到工作。

4. 學好法文是在魁北克能夠好好的發展的基本要求。你能夠跟當地人好好的聊天,了解當地的環境都是必須要有足夠程度的法文你要移民也必須要法文B2 level 才能夠有資格。

5. 我們協會的 Facebook , YT 與 Blog 有許多文章提到求職技巧 值得參考。

6. 如果要去魁北克或蒙特婁發展 我們可以推薦許多位在當地的僑領們來幫忙安家以及協助。

https://lnkd.in/ebFXZyv7

https://lnkd.in/erN8CiNy

7. 魁北克本地 job board

https://lnkd.in/eTnBjXCP

8. 讀書 ,工作 ,移民 。主要與次要目標 ,搞清楚要思考清楚。 大部分的人來加拿大其實都懷著一個移民的夢想,想要留下來。 如果你的目標是移民就直接去想辦法移民。跟工作與讀書無關我看到太多的例子跑來唸書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那當然就沒有辦法移民。有些找到工作而且是年薪十萬加幣的工作,但是也沒辦法移民可能因為老闆不願意擔保,或者是因為地方不對,因為住在多倫多被扣分。所以如果你的主要目標就是移民,那就去找持牌移民顧問,直接問清楚有什麼途徑可以移民?更何況你拿到身分之後你只要付3分之一或5分之一的學費。有了身分你要工作也會更容易,因為雇主當然是先優先雇用本國人。

所以不要搞混了你的主要目標與次要目標!請直接去把移民辦出來。 我知道現在移民越來越不容易,但是多問幾個持牌移民顧問或移民律師一定會有辦法找出正確的途徑來移民!

 工作中學習與成長

在東方的社會中學歷被過度的抬高。工作中的經歷被過度的貶低。

在北美與西方的社會 ,你在工作中學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畢竟你在職場要工作30-40年,學校不過就那短短幾年。不是混口飯吃那麼簡簡單單,而是你要在工作中思考,要有自學能力 ,自己教導自己,自己告訴自己方向。知道你哪一行未來的趨勢是什麼?哪一些技能更有未來性?將來會有更多的需求?讓公司來栽培你或送你受訓或能夠自己學會。公司交代你做的事情與project要努力的去做,不要挑剔,不要選,你就會學到東西,因為project 往往就是新的東西,要來導入未來公司的作業中,所以你提早參加的這個project,就一定可以學到最新的東西。甚至因為你有這個經驗是唯一了解新的事物的人 會有機會提拔為 經理來領導整個團隊。

說實在的,在加拿大美國工作30年後,我真的不明白學歷到底重要在哪裡?很多學歷高的人並沒有能力在工作中抓到重點。很多學歷低的人在工作中也不會說就一定表現比較差。關鍵在每個人的悟性。甚至你是北美學歷或海外學歷也沒有影響(也許 VP 以上等級有差別?)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北美,沒有人會去注意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你有什麼樣的學歷?

重要是你現在會什麼?你現在能夠做什麼?你現在能夠駕馭什麼?你有沒有能力去帶領團隊走向正確的道路?你對公司有沒有價值,你能不能迅速地學會新的東西?你能不能迅速地判斷哪些新事務才是未來明日之星?這些都是要在工作中去感覺去學習的。有些人在工作中不斷地成長,成為大師級的人物。有些人在工作中越混越回去,什麼都做不好。這中間的差異真是太大了。這就是人的領悟性,眼光,判斷跟眼界的問題。一般來在北美第二個工作之後就沒有人管你什麼學歷啦,他們只在乎你會什麼什麼技能?你有什麼經驗?你有沒有那個能力來做好你的職務?

如果你要在北美發展,希望這個看法會改變你

的觀念。

 30多年前我要離開台灣去闖蕩時,家母告訴我出去國外少跟講中文的來往。只有講中文的才會欺騙你。家母很早期就去過歐洲,美國,日本,東南亞旅遊。有一次她在舊金山坐上計程車一個說中文的越南司機可是一直在給她繞路坑人。後來坐上美國白人的計程車。老老實實不會玩任何花樣。所以這是她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不要因為語言親近做出錯誤的決定。

我覺得每一個出來國外發展的人都一樣。自立自強很重要,你自己英文不好就要去靠那些講中文的就會碰到各種類型的人,而且他們往往自己生存發展也有困難就只能坑自己的同胞。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如果你能力夠,有足夠跨國適應力,不需要靠他們,英文法文很好,你就不會碰到這種事情,但是呢你偏偏要去中文圈做講中文的工作。去唐人街找工作,那你永遠就會有一肚子火,you deserve it. 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不是嗎?要怪誰?加拿大這麼大 ,你偏偏要找那種工作,因為你在那裡做事跟在台港台沒有兩樣,你還是沒有離開台灣。那你來加拿大幹什麼?

Friday, January 24, 2025

 https://youtu.be/zibMmQdXlbg

加拿大官方語言與非官方語言的現況

 在加拿大常常有人說她找不到實習. 我就告訴他們 20年前我的許多房客 滑鐵盧大學學生都是去美國矽谷實習的 還有去德國,挪威實習的。美國實習用 J-1 visa.  你想想看眼界,眼光,胸襟,道行差多少? 他們是全世界找實習 你還只會找你附近的?難怪找不到實習。找不到要怪你自己沒有雄心壯志與遠大的想法.

以前的時代 滑鐵盧大學畢業生特別是 CS 都是整班到美國工作 沒有幾個人留在加拿大.他們要挖你去美國工作就會幫你把工作簽證處理好.

 最近美國出生公民權引發爭議。

我認識很多位在加拿大出生的台灣人。因為媽媽當年的辛苦犧牲,他們一出生就是加拿大公民。但是我發現他們大部分都沒有能夠在加拿大生活工作,當然有極少數是非常優秀沒有問題。關鍵是因為英文能力不足跟不上以及台灣專業資格轉換問題需要時間。所以父母需要在中學小學階段。就讓他們在加拿大受教育 語言上才能跟上。一旦錯過的時間變成成人就有比較大的gap. 他們很多最後都選擇放棄在加拿大發展。加拿大公民資格也用不上。媽媽的犧牲也白費了。

我認為關鍵因素是因為財力或父母要能夠在加拿大工作或做生意。父母在加拿大生活工作 ,兒女當然順理成章在加拿大受教育。將來長大在加拿大順利接軌生存發展。但是如果父母住在台灣並不在加拿大的話,加拿大目前的生活費用非常昂貴,這是一筆非常巨大的開銷在這裡homestay唸中小學。

如果您有海外生產的念頭 請重新思考二十年三十年後。考慮清楚! 台灣有很多到國外生產的相關資訊,但是沒有人告訴你 20 30年後結果如何?

 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

今天有個網友來問我求職問題 但是我發現她情緒不穩定。她都能進最好的大公司 但是工作總是做不久,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辭職不幹了。一直在換工作,抱怨老闆同事欺負她。在問答期間我覺得她非常的急躁,我就開始懷疑他是不是有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

我知道這個疾病是因為以前一位好朋友告訴我的。 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所有人中大概 3% 人口左右的人有這個問題。也就是台灣有60萬人,加拿大有1百二十萬人有這個問題,這種人通常很優秀,很有才華 但是躁鬱症造成他們無法管控情緒。家庭,事業,人生就毀了,這這個疾病大部分是遺傳的。 但是其實完全不嚴重,只要看醫生定期吃藥控制住就好了。 如果沒有去看醫生吃藥控制,就會毁了自己的未來。這種毛病的問題就是兩極化,有時候非常的亢奮,有時候又非常的憂鬱,不斷地交叉,其實只要吃藥控制住就沒有問題,如果你有這個類似症狀或者是情緒控制問題,這種事情沒有什麼可恥的,因為總人口有很高的比例的人都有這個問題。記得去看一下醫生,這樣子你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妳的人生才不會被毁滅。

Thursday, January 23, 2025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力行!

最近看了 Winnie Lai 的文章 

"海外移民的「眉角」:為什麼條件差不多,有人一申辦就成功,有人卻等了十幾年?"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9582...

其實這就是太多人只會做白日夢 ,想半天就是不去做 ,這就喪失了機會 。你如果知道某一種股票一定會暴漲,那你為什麼不趕快去把它買下來?你沒有買 就不會有機會。說了幾萬句都沒有用!要去行動才是關鍵!

此外有沒有周詳完整可行的移民多重計劃 也非常重要。萬一此路不通有沒有 B計劃 C計劃?

是否直接一口氣直搗黃龍 拿到永久居留權? 還是慢吞吞走一步算一步? 時間拖越久 失敗風險越高因為移民法規會變 ,標準會拉高。

所以一步到位 有詳盡週全計劃,有系統有目的的直接拿到永久居留權才是上策!

Monday, January 20, 2025

最近收到好些讀者的來函 感謝我寫的這些文章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非常有內容,而且說了很多人不受歡迎的實話。

身為加拿大台灣青年職涯發展協會的會長,過去三年來我們協會與許多努力不懈的義工與mentors 們幫助了很多人在加拿大求職以及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很多文章都是我們輔導心得,協助他們所得到的經驗與總結,所以這些都是在加拿大非常切身真實接地氣的文章。因為文化的隔閡很多人不了解這些兩國間的巨大的差異。我深深覺得我們協會需要將加拿大現狀更寫實的告訴大家,而不是讓大家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來到加拿大。到時候真正碰到各種@殘酷的現實就會幻想破滅反而更糟糕。與其如此,我們寧願把加拿大事實真相直接告訴你。還有各種可能該避免的錯誤。特別是因為民族性,台灣的風俗習慣,價值觀,人生觀在這裡反而會造成問題的先講清楚。

在我看來很多來加拿大要發展的人都沒有事先深思熟慮。很多是一窩蜂。很多更是沒有強烈意志力,恆心,毅力,拼搏到底精神的人,因為你們大概無法想像在這裡要發展,要找到專業工作,要辦好移民的困難度是大的無法想像的。任何當初不切實際的幻想,以及散漫的精神,沒有組織,沒有規劃,那注定一定是會失敗的,這是我要提醒的。與其最終會失敗,還不如我先當壞人先講清楚這樣子你們不用浪費那個時間,同樣的時間你在台灣可能可以有更好的生涯發展。我敢說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適合來加拿大發展,也許他們不喜歡聽到這句話 ,但是我認為他們待在台灣發展會更好。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適應西方社會與環境。

我再舉一個例子,說明恆心毅力的重要性。那就是服兵役。在我那個時代1980 ,每一個好手好腳的男人都必須去當兵。運氣好,抽到兩年簽。運氣不好的抽到陸一特,海軍,空軍就得幹三年。那個時代大概有一半的籤都是在外島,金門,馬祖,烏坵,東引,南沙,東沙。抽到了外島大概兩三年都是待在那裡回不了台灣。退伍的時候才能回來台灣。很多人女朋友兵變也無可奈何。 很多人被欺負的精神失常。自殺或射殺欺負他的人時有發生。大部分情況下當兵是會被欺負的被修理的。你在那個地方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個時候男人才會成長!才能夠經得起壓力!做得了大事,因為你才能成人為自己負責任。能夠耐壓耐操。在那個時代很多公司是拒絕雇用沒有當兵的男人。很多女生也不願意嫁給沒有當過兵的男人,因為當過兵的人才會負責任才會任勞任怨。當過兵磨練過的男人才是真正長大。可以挑起一家的重擔責任!

所以來到加拿大就像來到了外島服兵役一樣而且更糟糕,因為氣候,語言,飲食,文化,風俗習慣通通不一樣,你沒有朋友,你就算告訴你台灣的朋友親人,他們也幫不了你,他們也不理解你碰到了情況,有問題也幫不了你。能幫助你自己的就只有你自己!你自己面對問題自己解決,是不是跟當兵很像?你只能靠你自己。

非常不幸的台灣後來廢除了兵役制度。明明有外在威脅居然自廢武功?這徹底改變了整個國家的命運。因為年輕人都是草莓族 ,再也沒有耐操耐壓 能夠苦幹實幹的男人. 愛拼才會贏也是基於有這麼多當過兵的男人才能夠打拼事業. 就算現在恢復一年的兵役,但是跟以前的時代1950-1980當兵的壓力強度是完全不能比的,造成的就是這一代台灣人沒有抗壓性。應該是說沒有成長成大人還是小孩子。這樣的性格來到加拿大這麼嚴苛的地方考驗一下就原形畢露了,所以我要說的是 要有你們上一輩服兵役的精神與毅力 。才能出國成功闖天下。才能應付 孤獨 ,挫折 與各種打擊。

Friday, January 17, 2025

來加拿大唸書要注意的常見問題

1. 不要唸沒有專長的科系

有些科目被視為沒有專長,例如銷售,誰都能做銷售 有高學歷不見得賣的好。一般商業, 什麼都學, 等於沒有專長.  企業管理 你剛出道 又不可能做管理職,這個什麼都學, 什麼都不精, 跟其他科系相比完全沒有競爭力。文科, 藝術, 通訊, 新聞傳媒, 政治, 圖形設計等等,很多只有只有最有天分的人才,本地出生長大的 CBC 能出頭。加拿大是臥虎藏龍的地方。全世界什麼種族的人都有。每個民族都有他們的優點與專長。你未必比他們優秀。

2. 不要唸你無法做長久工作的學門

例如要需要在戶外長時間工作的工作。-20 -30 你能長時間撐的住? 建築行業 ,農業 ,礦場 ,警察等等. 台灣戶外十度 你都未必撐不住。

3. 不要唸沒辦法幫助移民的專長 

如果你的終極目標是移民 對妳移民沒有幫助的專業要謹慎。因為就算有工作也可能無法移民。如果你沒辦法移民那你遲早必須離開這個國家。不要浪費錢去買一年RO 工作簽證。除非這多出來的一年可以讓你變成能夠合格申請移民。否則一年的工簽完全不值得。

4. 不要唸供過於求的專長。

很難求職的專長很多專長在加拿大是供過於求 你需要先了解加拿大就業市場供需與地域現狀。

5. 越難唸的科系以及要很長時間才能畢業的專長 內容深度夠 ,很困難畢業,競爭少 通常很容易就業

6. 如果你有很多年經驗,你很可能根本就不需要來加拿大唸什麼書。靠你的經驗就可以找到工作。如果你能克服執照與語言關卡。根本就不需要念什麼書。想想看那些國際學生唸出來有些科系的畢業生80%也未必能找到工作。這證明本地學歷用處很有限 ,不要被洗腦。

7. 不要迷信加拿大學歷

雇主真正看重的是你的經驗,技能與專長對他們有沒有幫助。加拿大雇主最重視的是經驗而不是本地學歷。他們根本不管什麽學歷,很多本地學歷完全沒有半點價值。純粹浪費你的錢。

8. 加強你的英文的努力永遠不可以停止,因為永遠不夠

9. 了解加拿大人的想法風俗習慣避免判斷決策出錯。入境隨俗。

10. 遠離中文圈。

11. 我聽過在加拿大有一些科系教的內容聽說與在台灣教的內容完全不同。例如 供應鏈與 ESG. (我是聽說 無法確認真實性 但是我知道還有某些學門內容台加差異極大)真是駭人聽聞。難怪這些科系出身的台灣人在加拿大是找不到工作。唯一相同的是名稱。兩邊雞同鴨講。所以要來加拿大留學遊學之前要確實比較過課程內容。要不然就算念完要回台灣也沒有用。

12. 某些行業被特定族群把持。你怎麼努力也很難找到工作。

13. 某些行業非常強調北美的規範與標準。沒有北美經驗只有中港台經驗 會到處碰壁。 所以事先必須做仔細的調查。

14. 求學不要選擇錯誤城市與省份。

每一學校所在的都市通常就是你畢業後去找工作的地方。 因為有大量校友在當地就業,他們也會照顧你。但是有些都市因為產業型態不同沒有太多的工作機會,每一個人都說那裡根本沒有工作。求職困難。所以不要隨便聽別人說。要實際去調查清楚待錯地方。唸錯了學校就輸了一半。因為等你畢業之後,才發現你怎麼努力可能也找不到工作太遲了。

15. 加拿大人口分佈不均,

加拿大大部分地方荒無人烟。加拿大 60%人口 ,70% GDP 在 windsor 到Quebec city 這條1200公里的走廊。包括多倫多 渥太華與蒙特婁 幾個大都市。

16. 選擇需要考執照的專業

沒錯,考執照需要花更多的精神與功夫,但是執照是一個最好的filters 可以將許多競爭者拒之門外。特別是短視近利,急功好利的人沒有耐心去考到執照。所以有執照就是找到工作的保證。不需要執照的行業你會面臨五花八門人數多的驚人的競爭者反而對你不利。

17. 選擇需要實習的專業

任何需要實習的專業才是踏踏實實的專業。強調動手做可以過濾掉一批人。這個實習經驗也對你找到工作有莫大的幫助,所以盡量選擇有需要實習的專業是就業的保證。

18. 了解自己的定位與劣勢

在學校中不要假設你找到工作的機會跟你的加拿大本地同學一樣。他們是加拿大人語言文化人脈都是本地的。他們找工作沒有太大的問題,你是外國學生工作簽證可能就是個問題,如果一個學校說這個科系就業率是98%,那你必須假設你就是那 2%找不到工作的人。所以你必須花比加拿大人多10倍以上的努力才有機會能找到工作,如果你不願意花這麼大的努力。你就也許根本不該來加拿大,只是浪費錢而已。

Thursday, January 16, 2025

 文化習性與民族性造成在加拿大的困境

許多東亞地區的newcomer 與 留學生 來到加拿大美國因為普遍上共有的習性與觀念。往往造成自己在北美發展的困境

1. 小圈圈 ,喜歡自己人相同語言的人擠在一起取暖。這樣子跟你到底有沒有出國有什麼不同? 你還是跟相同的一批人在一起?你還是不知道加拿大人在想什麼?你還是不熟悉你要移民這個國家的種種事情。這對你的發展會造成最大的障礙,因為消息閉塞,語言不會進步。 這就是唐人街給人的傳統印象,而你變成新唐人街二代。

2. 在東亞的學校求學階段,只需要自己努力,不用管同學,分數夠高考試及格就好,與旁人無關。只管分數 ,不需要自己去找題目,也不需要自己去做研究分析。一切都按照課本上的標準答案來回答,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很多人來了這裡需要。teamwork作業 group discussing 要自己去找實習 自己去找研究題目 ,一旦沒有標準答案,就完全調整不過來。我發現到了就是這些留學生,都非常非常的被動,沒有辦法自己主動去引領自己進步與學習,全部只能跟在同學後面走。 在課堂上每個人爭先恐後地想要發問,這些東亞學生就更加不適應,成為沉默的大眾,所以就算你考試再好老師也對你沒有印象。

3. 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會跟著別人告訴你的照做。沒有自己的靈魂,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說沒有原創性的思考。這真的很可悲,因為你把東亞的文化帶過來,在這裡完全不適應過來。

4. 適者生存不適著淘汰。就是這麼簡單,你如果一直抱持著你原來在自己國家的想法觀念到這裡來,而不願意變通改變,那你永遠只是二流三流的角色。永遠覺得自己不適應 無法成功出頭 然後就幻想成種族歧視的迫害。

5. 語言。英文與法文是在加拿大一切活動的載體。如何學好進步 關係到你你能不能在這裡奮鬥成功。學語言是有方法的。方法不對,怎麼學怎麼努力也沒有用。

6. 執照 。很多人捨正路而不由。來到新的國家能夠成功的最快方法,就是取得你那原來一行本行的執照被承認,但是因為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非常艱鉅的努力,很多人捨正路而不由。開始旁門走道去改走其他的行業,老實說你如果沒有深思熟慮要改走那一行。而你之前對該行業完全不懂。那麼失敗的機會更高!而且改做新的一行會造成你之前完全沒有經驗變成是Junior薪水會非常的低。加拿大生活開銷這麼大你撐得下去嗎?一下子變成Junior。你心裡能夠適應嗎?那一行薪資能不能讓你活下去?你有考慮到嗎?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是聽別人說,到時候後悔的機會更大。還不如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原來的專長執照獲得認證然後找到本行的工作。

Monday, January 13, 2025

加拿大求職常犯的錯誤 part 8

35. 沒有使用被動式求職法

你應該 到處post 你的resume在各種 job boards 讓 recruiters 主動來找你。recruitors 主動找你的工作機會成功率高很多

36. 不排斥Contract jobs

合約contractor 工作比較沒有benefits 但是一樣是工作。一樣可以累積你的經驗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有任何機會就該去做。有時候合約工作結束的時候就有機會轉正。或者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

37. 騎驢找馬

Full time, part time , permanent, contractor 有機會就去做。天下沒有一步登天這種事。慢慢地作各種工作,不排除任何機會。什麼都去做就會一步一步的往上。騎驢找馬才是最正確的。不要隨便拒絕任何機會。

Monday, January 6, 2025

 加拿大求職場犯的錯誤 part 7

32. 講話要直接  

台灣人講話習慣繞圈子,不直接把話講清楚。沒有膽量直接回絕。在加拿大職場這樣的習性是非常不好的,如果你做到了高層,那也許你需要間接的方式或某一種講話的藝術,但是如果是你只在基層或你在找工作的時候,話直接講清楚比較好!越簡單越好,直接了當。兜圈子沒有人聽得懂你在講什麼,只是白白的損失了大好機會而已。 yes 就是 yes. No 就是 no 。不要含糊不清。特別是在某些場合某些時候,該說不就要說不,明明白白地說不要!否則會惹禍上身。例如在工作上如果有人要踢皮球給你,你如果不當場直接了當地說不。所有的東西都會慢慢堆在你身上,因為你好欺負。你可能在台灣習慣了這種職場霸凌事情 但是在加拿大是有法律保護你的。  

33. 敢於衝突  

我已經有太多年的工作經驗,所以碰到直覺不對不好的事情,我當場寧可馬上起衝突,撕破臉都沒有關係。隱忍只會被認定你好欺負。職場上敢於衝突也是一個重要保護自己的方式。有時候職場上 某一project 討論要做出錯誤的決策,我會立刻將我過去的經驗從技術上來講為什麼這條路不對。分析給他們聽。

34 . 學歷通貨膨脹。over qualified 

台灣是一個學歷歧視非常嚴重的國家,應該是說整個東亞都一樣。所以很多人唸了很多根本不需要的書。太多人浪費在讀書上面是為了拿到那個學歷。很多人以為人生的事都可以靠讀書來解決。也誤認為高學歷就是人生成功的保證。

在加拿大老實說很多工作,高中畢業就夠了。很多加拿大人的頂多念了 college ,certificate or diploma就夠了。他們強調的是要有一技之長。完全是以就業導向才去唸書,如果就業根本不需要這個學歷就不會有人去唸。所以很多加拿大白人根本不需要念到大學或碩士博士。

你要移民這個國家就應該好好了解他們的不同的價值觀。而不是用你對東亞的錯誤觀念繼續下去。

所以你如果在台灣學歷非常的高來到這裡的話,你往往碰到了最大問題就是 over qualified.他們是根本不會給你機會的,因為他知道你一定做不久,因為這不是適合你的工作。如果你一定要做的話,就應該把你的碩士博士或大學學歷拿掉。

如果你擔心自己年紀大 就把一些經歷刪除 這樣看起來會年輕一點,雖然我可能覺得其實在這個國家不是有那麼多的年齡歧視. 我自己都50-60歲都還能常常換工作。

這三年來 我們收到很多來加拿大唸 college or university 畢業後求職無門來求助。 

與其等你找不到工作才來求助往往已經太遲了。我們能幫忙的也很有限。例如你的專長行業沒有什麼職缺,那麼誰也幫不了你。有些行業英文法文必須是母語等級的。如果你根本沒有辦法英文法文到母語等級,那你就根本不應該念那些科系。有些職業必須都在戶外長期工作,-20 -30 的天氣你能撐的住?很多問題的關鍵是在你來加拿大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

底下是我提供的幾個要點作為參考。

1. 審慎的選擇你要讀什麼專業? 

有很多專業在加拿大是沒有辦法找到工作或非常困難找到工作的。你如果唸了那真的誰也幫不了你,你最好是在離開台灣之前,申請學校之前,就先跟我們詢問過。這個科系好不好就業。我們會很誠實地告訴你。

不要挑那些很容易唸的科系,越容易唸的科系。畢業生越多,如果沒有足夠的職缺就根本找不到工作。越困難念的科系,要念越久的科系畢業生就少,競爭就會容易得多。找工作就會容易。

很多科系在我看來是根本沒有專長的。特別是那些不需要唸書也能做的工作。難怪求職無門。

越專業的科系,專業度越高越困難的專業,有實習的專業,通常越容易找到工作,就像大部分的醫學類專業都是要實習的,而且是很難讀的,所以他們出來通常就業都沒有問題。

2. 一定要去實習!

沒有實習你就沒有經驗,出來就不會有工作機會給你。如果你的課程沒有coop 利用寒暑假與課餘時間,甚至考慮休學先去實習工作。記住你的實習必須跟你的科系有直接相關才有用處。不相干的工作做了再多,也對你從此沒有幫助。

3. 在學校要跟教授同學學長打好關係。

了解你那一行要怎麼樣才能找到工作。找教授推薦你,跟同學討論他們打算怎麼找工作?問學長他們的公司缺不缺人?另外好好利用學校的 career office. 每一個職缺跟你有相關的專長都不要放過要去申請。

我個人是認為在加拿大每一個專業的工作都應該在學校就確認你該怎麼找工作而不是畢業後找不到才求助我們。最忌諱就是宅男宅女 不跟同學老師學長打交道。他們是最能夠幫助你的人。在學校不要只會唸書,人際關係也非常的重要,同學老師學長能夠幫你建立人脈,甚至能幫你找到工作機會,不可等閒視之。這就是台灣人的傳統問題 ,只會唸書 ,不會與周邊的人交朋友。你就會付出沈痛代價。說實在話你在學校,一直宅著 不與人來往 只唸你的書,錯過了這些該做的事情,畢業之後這些管道都斷了,我們能幫的也真的很有限。

4. 不要跟講中文的混在一起。

不只是英文不會進步,消息也會閉塞。他們混不出名堂你也跟著他們混不出名堂來。在加拿大最核心的問題還是你英文法文怎麼樣?在加拿大英文法文不行, 其他都不需要再談了。要跟勝利者在一起,就是能夠找到工作的人就是很有能耐的人,不管他是什麼國籍。從中學習他們的優點。

5. 不要待錯地方。

各個產業分布不均有些地方就像沒有魚的池塘。你怎麼樣努力釣魚,也不會有收穫。來加拿大之前就該仔細研究過去哪一個省哪一個都市有最多工作機會。對你那行求職最有幫助。

6. 每一個省的移民難度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的目標是要移民,那你也要考慮這個因素不要待錯地方。

7. 最好在台灣工作過三年五年以上再出來。

加拿大求職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工作經驗?雇主人資都只看你的工作經驗。不管學歷。你在台灣學校剛畢業就出來留學唸書完全不是好事,是天大的錯誤。你最好在台灣有了3年五年經驗之後再出來。在加拿大是非常忌諱這種一路上唸上來完全沒有去工作的人。在加拿大求職的時候 是最劣勢的。甚至一路念到博士才去找工作 這時候才發現沒辦法找到工作太遲了。

8. 如果你找不到工作 就更不應該又去唸書 

這會進入惡性循環。你終究還是必須要面對社會去找到工作。躲進學校對你求職沒有幫助。東亞社會過度強調學歷。製造出很多很多只會唸書 不會做事的人。因為他在學校最舒服 ,工作就不適應 所以ㄧ直不斷進出學校來逃避。

9. 入學之前就該了解這個科系的就業前景與難易 !

進入學校之後就立刻到處打探將來怎麼樣能找到工作。在我看來你到加拿大不應該是抱著去唸書的心態而放鬆,而是應該抱著求職的心態去唸書的。因為你唸了半天出來如果沒有工作,但就是白念了,學費也白繳啦,一切都要以就業為導向。在就學期間。更不要報持玩的心態,這非常要不得,難怪你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沒事幹不要到處旅遊與回台灣。而是應該努力為就業努力鋪路。因為在加拿大求職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你沒有努力, 沒有付出,一定不會有收穫。

有些職業必須要有公民或者是永久居留權才能被雇用, 或者是需要security clearances .你作為一個外國人是很難拿到的。唸了也是浪費時間不會有人雇用你的。

10. 要選擇自己會有競爭優勢的專業與職業,然後避開自己的缺點無法競爭的職業專長。

我舉個例子來說 新聞記者,雜誌編輯,社工,心理分析師,老師,律師等等 這些需要咬文爵字的工作大部分都需要母語等級的英文法文能力。甚至需要本地出生長大的人才能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你作為一個新移民絕大部分的缺點就是你的語言一定競爭不過他們本地人。所以你就不該去選這種職業,因為你就算找到工作,做了這一行,你就算努力怎麼努力你永遠是二流三流的角色。無法出頭。因為被語言限制住了。你不是這裡出生長大了你永遠沒有辦法到某一個等級,這就是一個隱形的天花板。這就是自己的先天的缺點。

不要去逞強,你是贏不了的。要贏恐怕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與努力。就像沒有天份的人去學畫畫學音樂一樣,你會永遠是二流的角色,因為你沒有那個天份。與其奮鬥不休還是會贏不了?你為什麼不選擇其他容易的賽道可以把你的競爭優勢發揮出來避開你的缺點的?

所以選擇職業的時候必須要有這樣的智慧。而不是應該硬幹到底。

你在自己的國家沒有語言上的劣勢你可以做得到,但是在新的國家你有語言的劣勢就要認清事實!

11. 真的有必要來加拿大留學移民嗎?

看過上面我說的所有事情你就會開始體會到來加拿大留學移民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困難度真的很高。如果你要找到工作為前提的話,要去念很困難的科系的話,全部是用英文上課你真的能適應嗎?你真的讀得下去嗎? 好好重新思考有沒有必要來加拿大留學或移民。你也未必能夠適應,很多人是根本不適合出國的。仔細思考自己合不合適 有沒有決心與毅力來適應。

給有興趣來加拿大發展的台灣青年 1. 有移民念頭          1.1 英文程度有沒有 IELTS 5,6,7?英文程度沒有 IELTS 5 絕大部分移民方案都辦不出來。 但是可能有辦法取得工作簽證。但是工作簽證到期如果沒有續, 你就得離開加拿大。現階段 大部分 加拿大人的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