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電視台受訪關於加拿大的失業率的評論
Mandar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T0b4jbMAbc
Cantone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3LdLz1HId4
文化衝突
很多人都知道台灣文化與加拿大文化(泛西方文化)有很大的衝突。衝突不是只有台灣人與加拿大人之間。在加拿大住久了的老僑與新僑衝突更大。主要在做事情方式, 價值觀與思考方式。
三十年來 我看到太多新來的台灣人無法適應加拿大 ,找不到工作 ,身體出問題 ,婚姻出問題 ,無法適應天氣,語言不行,飲食吃不慣,等等。
我個人認為有時候無法適應調整 ,無法適應西方文化與環境是因為過度堅持東方文化。 該忘掉就要忘掉。你在東方文化生活了 20-30 年 也不是你想忘就能忘掉。你隨時都可以撿回來。但是你暫時忘掉,會讓你能夠敞開心胸去了解適應加拿大的種種!有太多你沒有想到的文化衝突與差異。你來到這裡就該想辦法調適自己來適應新環境,新文化,新世界。而不是抱著既有成見,抱殘守缺。應該多交往加拿大朋友. 而不是還是一群說中文的人擠在一起,這樣不會進步 ,還阻礙你適應新環境。增加移民失敗的機會。
更不要找個電匠,醫生,修車,修電器,買機票,保險經紀,還是只找會中文的。那你來加拿大幹什麼?想想看你連半個加拿大好朋友都沒有 ,你怎麼會了解與適應加拿大?就算你會唱 “Oh Canada”, 你可能永遠都是過客,外人 。你沒有歸屬感。就無法留下來!就算你有加拿大 PR 甚至你是公民 ,你還是不屬於這裡。因為你沒有歸屬感。這是你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你需要了解加拿大人的民族性,行事風格,喜歡什麼,厭惡什麼,思考模式。住在這個國家,你有責任與義務去成為一個加拿大人而不是活在你自己的中文世界!
對於學生而言 後果更嚴重 如果你不與加拿大同學,學長,老師來往。只與講中文的同學來往,那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就一點都不會令人驚訝!更不要怪東怪西。
一來一回 那你就更無法適應與生存!然後就不如歸去!
在加拿大職業短缺名單主要是 醫療,運輸,農業與建築黑手工作。像是卡車司機,電焊工,護士,電焊工,醫院實驗室檢驗人員,護士,護工,廚師,飛機技師,修車技師,木匠等等。
藍領工作有些種類非常缺人。這個短缺職業清單是時時在變動的。但是真正缺的是有多年經驗能獨立作業的熟手,剛出道沒有太多經驗的生手並不缺。當然真正很缺人的行業,妳沒有經驗一樣會被錄用,每一種職業不一樣,看供需與相關考慮。
在台灣有很多老經驗的師傅但是很不幸的這些老師傅完全沒有移民意願。更不幸的是絕大多數都無法用英文溝通。加拿大沒有任何工作是完全不需要英文或法文。你總會有老闆 ,同事 ,客戶 ,供應商 等等。你都必須能夠流利溝通。所以像 Eric Stone Trucker 這種人可能是 百中選一 或千中選一。 他有技術 ,有多年經驗 ,英文又好 ,取得執照, 強烈的拼搏意志力 五者缺一不可! 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在加拿大奮鬥成功!
所以不要羨慕 ,如果你要在加拿大能夠打拼成功 請把你的缺點先補強。實實在在的加強技術,實際從事那一行至少三年,英文至少要 ielts 5-7 看職業種類而定。這樣你能夠找到工作 ,取得執照,並生存下去,本業能夠立足生存,再來規劃你的移民路。
北美移民 自暴自棄 ?自甘墮落?
常常看到大部分北美的移民故事講到說來這裡絕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做低階的勞力工作 ,做一些不需要要求英文法文的沒尊嚴的工作 ,然後就這樣做了很多年 ,一直在底層社會打滾。他們在原來國家都是中產階級甚至上流社會人士。結果醫生去超級市場當 cashier, 企業高階主管去倉庫當搬運工,教授去餐廳洗盤子, 會計師去成衣廠當女工等等。
我的疑問是這些90%的移民已經來到北美,這種低階工作一作就是五年10年。為什麼不會想要去把自己的英文水準提高 。也許只需要一年,如果方法正確。想辦法拿到自己原來那行的執照 。在北美做回自己原來的中高階 專業工作? 而不是就這樣自暴自棄 ?自甘墮落? 這純粹就是意志力 ,一口氣不甘心,願不願意去努力的問題。 而不是自我安慰 說是為了下一代犧牲給自己台階下。阿Q式精神勝利法。
這種自我墮落,下層社會搬磚的事 你也不敢讓親戚朋友知道。為什麼不去下定決心把英文搞定?英文搞定就解決80%的問題。而不是整天原諒自己英文不好當藉口。
洗資歷
如果你之前有過不好的離職紀錄,例如你跟老闆相處不好,甚至是被 fired 解雇 ,所以你離職了 但是這個紀錄對於你下一份工作求職通常非常不好 。儘管有的時候不是你的錯。 但是每一個公司人事部門他們都會認為你有部分責任。不管你怎麼解釋都對你不利。這對於你找下一份好工作是非常大的障礙。
因為許多的 HR 都會問你過去的工作資歷 而且還要求之前的 managerial references 與做背景調查 。這個時候你會陷入兩難。說實話與不說實話都不對 !你說實話 在下一個雇主那裡就有可能不會考慮你 。你不說實話,萬一被 background check 查到了那你不誠實就一定不會雇用你 。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洗資歷 去找幾個短期合約工作 ,多做幾個 ,最好是直接相關的合約工作 ,將之前不好的有污點的工作資歷往上頂 。許多短期合約工作比較不會問太多,查核也比較少,因為你是短期的, 如果你表現不好他們隨時可以叫你走路。所以他們不用查得太仔細。然後用新的短期工作的老闆來當 References 。這樣可以避開之前的污點。你只要有兩三個短期的合約,工作資歷就有辦法避掉以前的工作瑕疵。因為你不需要之前的 References.
#離職 #短期#合約#工作#解雇#洗資歷#污點
加拿大華人與台灣移民的前世今生
由於加拿大人口很少,工商業也並不發達 所以許多人移民來加拿大之後往往很難找到適當的好工作 ,許多人求職到處碰壁, 許多人都是在吃老本 ,都是賺台幣來花加幣。沒有能力在加拿大賺到錢。這就為什麼我說的大部分的人移民都是失敗的。成功失敗的標準就是 ,你在加拿大有過的比你在台灣更好嗎? 能能夠拿到 PR? 你能夠安居樂業還是只是過客?沒幾年找各種藉口又搬回台灣?
傳統的廣東移民通常第一代移民過得非常的艱辛。古時候教育不發達,這些人通常是文盲,不識中文 不會英文,最早期的廣東移民是賣豬仔(看看三民主義 孫中山提過)過來當苦力,建鐵路,挖金礦,挖運河,種甘蔗 然後可能定居下來 大部分可能都是開雜貨店 ,開中國餐館 ,開洗衣店 勉勉強強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通常都必須靠子孫出人頭地。第1.5代或第二代的移民通常會表現最好, 很多都是專業人士像醫生或律師會計師 能夠完全融入加拿大的社會,甚至進入中上階層 他們都是這樣撐過來的。就像駱家輝擔任過華盛頓州州長與美國駐華大使。他就提到他的祖父以前就是在州長辦公室附近做僕役。而他的子孫成為州長 就是因為有祖先為他開路!
「美國夢的實現,有時就是1英里地的事,但這1英里地需要走上100年!」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提名駱家輝為商務部長時,發出瞭如此感慨。 100年前,駱家輝的祖父駱世澤到了美國。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距離華盛頓州長官邸不到1英里的白人家庭做僕役。 100年後,僕役的孫子不僅搬進了州長官邸,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州長.
大部分台灣移民也是如此,大部分台僑都只能靠子孫良好的表現, 才能夠在僑居地出人頭地. 這不悲哀嗎? 如果你要移民 就該自己做表率給小孩看 自己在僑居地的傑出表現, 讓小孩看你表現與成就做為榜樣,而不是只會嘴巴說教。所謂言教不如身教!
最近有人問我,由於加拿大這幾年不景氣很多人由於本行工作找不到 或無法移民開始想到去從事藍領工匠的工作 。但是要小心幾件事情要不然可能會白費心機 最後一場空。有可能最後還是沒有工作。就像很多人想去取得貨櫃車,連結車駕照或堆高機 叉車執照。但是請先問問自己有沒有2-3年經驗 ?否則可能拿到執照也可能找不到工作。這種事情是完全不可以自己想像,自己假設的,代價是很昂貴的。
很多藍領工作其實除了需要執照之外都有很多額外要求。 很多要求至少2-3年經驗 ,如果你在台灣不是幹這一行的,你那裡來2-3年經驗? 有些會要求行業別經驗 例如建築業 倉儲業 製造業 等等往往有之前的行業別經驗要求。此外這些藍領工作是不是工會 union 成員待遇也不同。
以前景氣好的時候 ,往往有大量 entry level or junior 職缺。但是不景氣後大部分 entry level job 都消失。 entry level job 比較不要求經驗,但是 skilled trade 一定會有幾年經驗的要求。如果你是學徒制 apprenticeship 上來 那你一定有工作。 如果不是學徒制出來 去唸書之前最好要小心研究,應該要請教在加拿大從事這一個行業的前輩,你畢業後如何取得執照? 找到工作的難易!你要好好想清楚你是外國人,你沒有永久居留權,找工作一定是本國人優先雇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一樣,台灣也是這樣。如果學校說這個科系,98%畢業生都找到工作,你可能就是那2%找不到工作的人。 不要隨便假設你會跟你的加拿大同學一樣容易找到工作。請先做好功課請教在加拿大有經驗做這一行的人。你不要想要只問台灣人,很多行業根本不會有台灣人或華人做那一行,你找得到或找不到是一回事,就算找到了,他們願不願意老老實實的告訴你真相是另外一回事。去 reddit or quora 發問 或請教你的加拿大朋友。 我常常在 reddit and quora 看到南亞的人問各種求職問題 ,這是台灣人需要好好學習的。
加拿大生活與世界
我最近注意到很多,剛剛來加拿大的台灣年輕人,我想中港台可能都類似。在加拿大的時候需要一些生活資訊,但是他在 search engine (like google, yahoo or Bing) 是用中文去查詢。這是自找麻煩。 很多東西你如果用英文或法文去查詢 跟用中文查詢出來的資料量可能差百倍! 你既然已經住在加拿大,你就該時時刻刻用英文在你所需的生活當中。 你所需要的絕大部分加拿大生活資訊,你都應該用英文或法文去找。你用中文找的話出來的結果非常有限,而且可能有偏頗,也有可能不正確。所以你就坐困愁城,找不到答案,也不知道找誰,也沒有辦法拿到該有的資訊。其實你只要用英文或法文,用對 keyword 來search 大部分的時侯都能夠找到你所需要的生活資訊!
我會建議如果你要快速融入加拿大社會那你的電腦, 手機,O/S ,applications 就應該用全英文或法文的介面。因為妳平常如果不去習慣英文或法文, 去面試, 去工作, 一下子無法適應調適!你就可能錯失機會或表現不佳。更不要說你的行業的專業名詞, 平常就應該看習慣, 說習慣, 用習慣。別人 interview 你時才答的出來!將來工作才能直接上手!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要寓於生活中。你甚至在臺灣出發前一年就該做好調適。
我常常看到許多人在加拿大甚至還在要求每一樣在這裡的資源都是中文服務。如果你一直在依賴中文,不願意學英文或法文。那你就英文或法文不會進步. 什麼 plumber, electrician, agent, 裝修 ,醫生 ,藥劑師, 樣樣都要求中文? 那你為什麼還要移民來這裡?你住在台灣不就好了嗎?何必來這裡給自己麻煩? 就像你如果住在台灣而不會國語, 台語,那還能混出什麼名堂?那不就是文盲?
最近有一位香港的求職者 他是物理治療師 本來以為在加拿大必須是加拿大學歷, 加拿大經驗, 才能轉換執照 但是後來查到 其實在加拿大是可以換照 ,只要符合特定要求並審核通過海外學經歷 ,並通過考試就可以換照。有這個例子更可以知道英文資訊的重要性!
問問你移民的目的是為什麼?就因為你一直在強調自己只能用中文,那你移民一定會失敗! 別忘了這裡法定語言是英文與法文。因為你住到後來一定不習慣,生活困難,處處不順。最後還是搬回台灣。那你何必來加拿大浪費時間呢? 如果你一直住在台灣還可以過的更舒服 ,何必來加拿大受罪?
#移民 #找工作 #中文 #加拿大 #英文 #法文 #查詢
Visit Canada travel insurance
Manulife
https://www.manulife.ca/.../trave.../visitors-to-canada.html
https://www.visitorsinsurance.ca/quotes-search
https://manulife.safevisit.ca/home_view.php
cooperators
https://www.cooperators.ca/.../travel/visitors-to-canada
Blue Cross
https://on.bluecross.ca/travel-insurance/visitors-canada
Desjardins
https://www.desjardins.com/.../travel/visitors-canada.html
Allianz
https://allianz.tripcover.ca/home_view.php?gad_source=1&gad_campaignid=140189984&gclid=Cj0KCQjwjdTCBhCLARIsAEu8bpIx9P246oyDo5-qpKrTwAHYPv_Gr0Cz1583Oq8XEo3V2W2P6rcxkScaAiryEALw_wcB&fbclid=IwY2xjawLETvpleHRuA2FlbQIxMABicmlkETFBNGFCbEl0V05IbHJac3c2AR58iCq3xP4dw6rqAGy4BfyyRXuv05-zHMYBVXtHAWqhzYfQa5NRY3-8ZokXnw_aem_MZ3zbwM0E1x7Zyrf60CBxA
是台灣人沒有冒險精神 不是加拿大沒有給你機會!
如我之前所說的來加拿大移民的台灣人 多半是社會中比較上層的精英或中上階層的人。高學歷高收入的人。很多都是上流社會的紳士貴婦。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住在大都市,而不會住在鄉下不熱鬧,人煙稀少的地方。這些人好日子過慣了。 當然就比較沒有冒險精神,也沒想要吃什麼苦。只想繼續過好日子。
如果他們在台灣待著好好的,那就算了。一旦移民來加拿大就會碰到種種的語言文化氣候飲食就業種種障礙與困難。 這個時候是需要放下身段。 盡最大的努力。 要能夠草根式的奮鬥 要不然就是要帶很多很多的錢才能在這裡生存。大丈夫能屈能伸,來到加拿大要長期住下去是需要有西部拓荒的精神,抓住任何能夠抓住的機會,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你永遠抓不住更好的機會。很多事情都是要一步一步來,循序漸進的,你來到西方先進的國家,是不可能一口氣就有最高階高薪的工作給你做,一定是爛工作,壞工作你得先做一做,累積本地經驗,多認識本地人,了解加拿大的想法觀點,逐漸建立本地人脈,再慢慢往上爬。要創業也是一樣是都要付出很大代價的。而且你得了解這裡的人想什麼。才能夠創業成功!
但是台灣經濟富裕之後很多人是完全吃不了苦的。 所以選擇就在眼前,如果你沒有拓荒與冒險精神的話那你可能並不適合移民,因為事情不會那麼順利的,在加拿大你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都未必會有收穫,何況是你不願意付出的。那一定是只能買機票回去。我個人覺得在台灣可能只有 不到1%-5%人適合移民加拿大。移民美國成功落腳的機率反而會高的多,請參考我以前的文章。也就是説大部分台灣人都不適合移民。移民可能是天大的錯誤。請三思而後行。不要衝動行事。
所以要來到加拿大要找工作要移民要定居 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的準備。要考慮到最糟糕的情況。 要有重新開始重新努力的準備。如果不準備付出巨大的代價來奮鬥努力 那麼也許當個遊客就好 不要移民!
昨天與漂團的版主談到 她的FB 最近一篇移民後家庭暴力的文章。我說這種事情真的太普遍了 ,根本不是新聞。許許多多的台灣人移民加拿大之後 ,根本找不到工作 或者只能找到低薪沒有尊嚴的勞力工作。一時之間無法調適這種失落感,外面受挫心情不好當然回家就會內訌。物價與租金又很昂貴,連家庭基本開銷都不夠。只能不斷的消耗存款。沒有收入只能不斷花錢,貧賤夫妻百事哀,這種處處受挫加上貧窮的情況,很多夫妻當然就會開始吵架 ,吵架之後當然什麼事情都會發生。加上台灣人很多都是個性強悍的。吵架是很普遍的。而且往往雙方都有責任。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事情不是聲音大的就有理。必須聽雙方的說明而不是一面之詞。但是大部分夫妻都是關起門來,根本不會說出去的。所以就是真的太普遍了 根本不是新聞。而且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一個要移民,另一個不想移民,困難發生了就開始互相指責對方。這種一旦發生了,感情破裂了趕快離婚才能解脫。
版主也提到上次那個被坑被騙的家庭已經回去臺灣。他們的錢都耗盡了。他們説回台灣之後感到前所未有的 「安心」。這才是正確的抉擇!
追本朔源 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當初根本不應該移民!」,移民是人生大事 。「事實是絕大部分的人都不適合移民。」但是很多人都完全低估了困難度 一窩蜂跟著別人移民,沒有仔細有系統的分析而是盲動。然後移民後陷入困境 ,如果把台灣一切全部賣掉去移民的最慘。搞到 家庭破碎 妻離子散。當初不移民根本不會有今天的困境。
我擔心又會有一波巨大的台灣與中國的新的移民潮又要發生 但是99%的人根本就不適合移民,完全是一窩蜂跟著別人走。所以很多的家庭悲劇,搞得妻離子散又會發生。 真是悲慘。
最近在別的論壇,看到有一個個案(不是台灣人)是一個內科醫生 ,帶著一家大小 移民到溫哥華。是拿到P R沒錯。但是他的英文不行 無法拿到醫生執照 ,只能在超級市場當收銀員 ,這就是一個標準移民失敗的案例。這就是當初想移民前沒有仔細收集就業相關資料 ,一窩蜂 ,沒有考慮前因後果 。這個收入落差可能是近 10倍20倍。(在台灣某些名醫可以月入百萬台幣)可想而知 在溫哥華超市收銀員 一定沒有基本 living wage 5萬加幣,再加上一家人開支,不但會入不敷出 還要每個月倒貼老本才能生活下去。最後一定選擇離開加拿大。就算留下也不會快樂!
要知道任何專業要培養一個人才都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 例如一個醫生可能由醫學院七年 實習醫生 住院醫生 到專科醫生 要耗費十多年才能培養出來。其他各行各業業由大學開始加實習加工作累積經驗都需要5-10年才能出師。任何要轉行 都要耗費再一個5-10年 所以如果不能做自己原來的專長那真的是一種人才浪費 。所以如何在移民加拿大之後繼續自己的本行專業或者相關工作至關重要 也關係你有沒有足夠收入 可以在加拿大生存下去!
我看到的絕大部分的人無法換照繼續做自己本行工作都是因為 英文與法文 我真的無語 我已經寫了幾十篇文章怎麼學好英文 但是還是有90% 自認為辦不到 而放棄英文 放棄專業 放棄待在加拿大。
其實在加拿大這種高才低就 ,人才浪費在過去非常普遍.我以前至少有三個同事 ,他們以前是烏克蘭 ,白俄羅斯與印度的大學教授 .來這裡做IT 工作成為我的同事。 我以前有一個鄰居在鄭州是心臟科醫生 現在做護士的工作。一個朋友的牙醫診所有一個洗牙師在印度原來是牙醫。
所以如何在加拿大找到自己本行工作才是真正移民成敗的關鍵,關係到收入與尊嚴!拿到了永久居留權,但是在加拿大這裡活不下去或者是必須要降等。我看到的是絕大多數。一定無法持久。這種案例太普遍了。因為你心裡一定不舒服。所以這必須在移民前就必須問清楚,搞清楚該怎麼樣去換照或取的執照。如果你知道自己無法取得執照 。英文能力也無法達到從業標準與要求。又不願意改行 ,那你也許根本就不應該來移民!
在加拿大如何找到您的本行工作?是我們協會的努力目標。我們協會依照不同的專長有不同的多年經驗的Mentors (當然不是每一種專長我們都能找到 mentors來輔導)。我們有將近二十多個facebook groups 有常見的專長如何換照或速成班的資料。 但是所有這些加拿大換照或入行都有一個基本假設是 你的英文程度有 IElTS 7.
我們的輔導可能會改成收費制 而不再是免費。一旦新制設計好會公布。
最近想到 二十多年前 我發現的一件事情東西文化的差異。我不期待每個人都同意我的想法。
在東亞 我們的文化會要求小孩一代比一代好 ,要勝過上一代。你要比你的父母更有出息更傑出更有成就。比你的祖先更有出人頭地。這個期許是推動世代進步向上努力的動力。當然有的人會說這是一個枷鎖會壓的下一代喘不過氣來。
我當時發現 西方國家居然沒有這個觀念。特別是英國人美國人 加拿大的。他們用尊重自由,自由發展的名義 沒有給小孩這個期許。 所以你你看到的是在西方世界,好的很好,但是更高的比例是一代不如一代。 一個比一個墮落。滿街流浪漢 ,這麼多人吸毒。更多人是得過且過!因為過度濫用自由 沒有一個向上驅動的力量,沒有下一代變得更美好的期許。失掉了靈魂。
我當時上MBA 課程有一個很要好的女同學 她是Serbia 來的。她是一個老師 整天就想著有一天可以當校長。 她覺得因為她的 last name 受到歧視。她說 Serbia 的文化也要求一代要比一代好。 我們都感慨這一件事情。所以東歐也有這個觀念。
我認識了許多全世界各個不同國家的人 ,常常發現他們大部分傳統觀念與我們東亞文化相似 ,唯獨西歐不一樣。這些其他國家的移民也跟我們一樣有文化調適問題。例如對長輩的尊敬,對於小孩的教育方式 等等。
一個不要求子孫要比祖先更強 更好。沒有這個驅動力的國家與文化是沒有未來的!與其強調教育 還不如把這個觀念傳下去。 我是老一輩的人 我的時代與教育 就是教導我這個。
請不要再原諒自己英文不好是應該的!
我最近輔導一個案例 真是覺得無語!
我們在學校都學了近十年英文.但是居然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英文不好,是應該的,情有可原,無可厚非,是合理的,是完全正常的.我要說的是 這是因為所有東亞國家英文的學習方法錯誤,造成每個人都學不會,聽不懂,說不出來,啞巴英文反而被認為是正常!
如果你不出國那也就罷了,但是如果你要移民就必須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因為競爭的因素.而不是移民走一圈又回國,那你當初為什麼要浪費時間金錢去移民?
就如我以前說過的很多歐亞非南美地區來的人,他們往往英文只要學個一年,英文就能夠溝通沒有問題.而我們學了英文10年,卻只會自我原諒,自我安慰.如果你要移民到英語系國家.你需要告訴自己英文不好是不能夠被原諒的.你到英語系國家英文不好就是"文盲"!英文不好就會被坑被騙.英文不好,就會任人宰割.英文不好就找不到好工作,也辦不出移民,移民失敗.許許多多的不幸悲慘的移民故事一直在重複發生.就是因為英文不好就只能在講中文的地方 ,繼續跟自己人在一起,而很不幸的,只有自己人才會坑自己人,騙自己人!
很多移民完全不想學英文 只想住廣義的唐人街。但是現在大部分能夠移民的英語系國家最基本都是要求英文最低要ielts5分才能移民送件.很多甚至要求更高的分數.你沒有ielts5分,就不要隨便相信說不需要英文也能夠移民這種鬼話.你沒有 ielts7 是無法通過正常英文求職面試的.那你當然找不到本地人的工作.
所以請不要再原諒自己英文不好是應該的!
所以根本原因就是在東亞英文學習方法錯誤! 學語言是不能分割的!語言是一體的!你不能夠拆開來今天背單字,明天學文法.這都是錯誤的!更不要以為為聽youtube, dvd, cd,錄音帶,你就會英文.你一定要開口!!!要一定要先會聽!!!想想看有多少英文老師出國也開不了口!
請想想嬰兒是怎麼學會講話的,嬰兒需要背單字?學文法?你需要的無非就是先開口講.想辦法聽得懂.更不應該去翻譯,去沒有人懂中文的地方, 不說英文就會餓死的地方,想辦法從猜對意思先開始.比手畫腳學得更真實.你現在只需要的就是”開竅”. 你一旦”開竅”了,你就知道該怎麼樣學下去了.你的英文就無敵了.
我點到為止,不要問我,自己去想辦法體會!盡最大努力去試試!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退休金
作為一個移民與打工度假的人。很多人都在不同國家工作的 pay cheque 都會被扣 退休金的 contributions . 這些錢並不會白繳 將來你老了都應該可以領出來。不要以為還很久。你現在就沒搞清楚所有相關的規定,預先籌劃好。
在加拿大是 CPP or QPP . 在美國每一個州不一樣的名詞,但是這些扣抵都包含 social security 的保費。 台灣主要是 勞保保費扣抵與國民年金。
如果你一輩子在好幾個國家工作 ,需要搞清楚 每一個國家退休金的規定 ,包括幾歲可以提領?要工作多久才可以提領? 因為每個國家的規定都不一樣。
以台灣來說 你只要有有投保勞保有繳保費 將來退休時按照你繳幾年 ?總共繳多少保費 ?計算出你退休後可以每個月可以領多少或一次領。國民年金也一樣。
加拿大的 CPP 是如果你曾經有繳一年保費。滿60歲就可以申請。是以 40年基數來計算的。
美國 Social security 年金 ,就規定必須至少工作繳滿 40 Quarters 等於滿十年 才能領。 不足40 quarters 無法領 。但是某些國家與美國有相關稅務與退休金協定, 例如加拿大。所以如果你在美國不足40個quarters,但是你可以用加拿大的年資來抵。 這樣你兩個國家都能領退休金。
我相信 在歐盟, 香港 ,澳州, 紐西蘭, 中國 ,新加坡 ,日本 ,韓國 大部分的國家都有類似的規定,你必須去搞清楚每一個你工作過的國家這些規定是什麼?事先規劃好! 搞清楚他們的規定確保你可以符合。將來你老了才能夠去領出錢來。要不然就白繳了。 如果你繳的基數不夠,你得考慮是不是回去工作補滿那些年數 ,或者是跟其他國家有相關的退休金協定,你可以用別的國家的年資來抵? 這些都是你自己的權益。 越早知道越好,不要等你老了才搞清楚原來差一年結果拿不到錢那就虧大了。
三十年前在多倫多機場擔任 shuttle bus driver 的往事。
上次講到我擔任 Niagara Fall Casino bus driver. 那個工作做了三個月後 薪資就開始拖欠 甚至我要自己代付油錢。 這些欠薪與油錢後來都沒有要回來。
我後來找到 多倫多機場 shuttle bus 工作。應該是看 Toronto star 報紙上的廣告找到的工作。 老闆是波蘭人。 司機有一半是索馬利亞人, 其他主要是印度人, 俄國人, 加拿大人都有一些。我是唯一的黃種人。 這個工作很穩定, 小費也很多, 很多小費是美金. 工作內容就是將旅客雙向航站來回停車場。當時有三個航站。 terminal 1 and 2 後來合併 應該是十年後的事情。 有時候車上乘客很多是 空姐或機長。所以基本上這些機場停車場的客戶 比起賭客素質高一些。他們要去旅行或者旅行回來通常心情也比較愉快。
第一天上班, 我就出了一件事 ,在一個航站的閘道大轉彎, 當時下雪 限速 20km 我沒有將速度降到20, 結果轉彎轉不過去 失控車頭左方撞到護欄, 幸好當時車上沒有人, 我下車查看, 發現竟然沒有損害, 所以福特的車真是非常強壯。
做這個工作,我最佩服了就是站在路上指揮的警察。你想想看零下20度這些警察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在指揮交通。 那一年雪比較多。 有一次我看到下的雪每一片都大概有一個硬幣那麼大。
零下二十度的天氣 我也必須上上下下巴士 幫忙來扛行李 尤其有些行李太重 有些老先生老太太根本扛不動。 日子久了我這個新移民也很快適應 -20c 在戶外的生活。這些巴士都是改裝過 用 propane 丙烷。公司特別交代車子絕對不能夠熄火。 所以任何時候引擎都是開著的,因為這種天氣有時候熄火之後會再也發不動。加丙烷時是很危險的 必須戴厚重手套以免凍傷。
冬天 零下20度。常常看到去加勒比海度假回來的旅客只穿一件很薄的襯衫 短褲,正在停車亭等我們的巴士 。我都會告訴他們下次應該要躲在航站門的後面等到車來再出來,這樣比較不會凍僵。
當這個shuttle bus driver 每次接客人時都要提醒他們車子門窗鎖好。以前就發生一起客人趕飛機結果引擎還開著 門鎖上 到我下班引擎還在運轉 我也不知道後來怎麼處理。上車就得問清楚他們車停在哪裡?必須送他們回到他們車子旁邊 。要不然這種天氣會凍死人,有些人忘記車子停在哪裡了就必須繞很多圈在停車場去找到車子在哪裡。
我那個時候比較年輕 所以比較開車沒有那麼穩重。有一次因為為某一件事情必須要急剎車。 結果車上有人摔倒了。 那位女士就開始問我叫什麼名字然後說他要去告我。 所以我在想這個工作賺沒有幾塊錢也是最低工資還會被告,好像根本不值得。但是我從此開車更加小心。更注重平穩。
我在汽車駕訓班學巴士的時候。有一個很要好的同學是一個牙買加來的黑人。他是因為她太太是護士移民加拿大所以依親過來的。是一個很老實的人。他畢業之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我就幫他推薦也來開機場的巴士,他後來開了更多的旅遊大巴士然後去 TTC and Ajax transit 擔任公車司機。他對我感激的不得了。幾年後還跑到滑鐵盧來跟我道謝。這件事情也再一次說明與你的同學保持良好關係是多麼重要。有時候他們拉你一把就會改變一生。千萬不要一群台灣人中國人混在一起。誰也幫不了誰。
這個工作後來所有人都失業了。因為停車場的土地是租來的屬於機場。 GTAA 要收回 。 我是離職了 但是很多同事進了 GTAA . 有些人繼續開車,有些人就轉作其他的機場工作。所以你們現在在機場看到了很多安檢人員 有一些索馬利亞人是我以前的那些同事.
十多年後我有一次來回美國停車在 多倫多機場 要付錢離開的時候 收費庭裡面的人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以前的同事 是一個印度人 她告訴 她現在是這個GTAA停車場的 manager. 我們還聊了一些往事與一些同事的狀況。我很高興知道這些同事現在都過得很好!
我到現在 到北美任何機場搭 shuttle bus 的時候一定會給司機小費。因為我想起以前那段靠小費過生活的日子。
不要輕視任何一個加拿大不起眼的工作。 我後來找到了第一個本行工作 Manulife 的 IT support 工作 就是找停車場老闆擔任我的 reference 以及我後來學開貨櫃車司機 humber college 的老師 擔任 reference. 這些 Canadian experience 幫我跳回本行 IT 工作。 我真的很感謝 因為90% 以上的台灣人找不回本行工作。
最近找到剛到加拿大的時候工作的 badge. Tripmate travel 。當時最低工資每小時 $7。 我的時薪就是$7。我當時每天晚上九點點多倫多 Dundas/Spadina 文華中心(西區唐人街) 與 東區唐人街 (Gerrard/Broadbiew )與北區唐人街 在 Scarborough (我已經忘記在哪裡接人)。然後開到Niagara Fall 賭場。11點抵達賭場。賭場會給所有人一張 $10 或 $15 的餐卷。所以我每晚可以去吃一頓免費的宵夜。然後需要睡在車上 。凌晨五點再開回去。 需要設雙鬧鐘以免誤事。車上有毛毯 但是半夜2-3點常常被冷醒。必須發動引擎來提高溫度。因為我來加拿大後有去上課拿到有BZ 校車駕照,加上我會廣東話 所以我能做這個工作 。
這個工作可以看人生百態。 很多每天來的都是 餐館的廚師,樓面或伙計。 當然什麼人都有。很多人是下班後就去賭博 天亮回來再回來繼續上班 。就跟香港很多人一樣。下班就坐船去澳門賭博 早上再回來。有些人輸光就可能在賭場呆三天或一個禮拜就是不走 就是要翻本回來。 有些人一上車馬上塞給我 $20 小費 ,叫我送完人後直接開到她家門口。這種就是賭場贏了很多錢的人。怕被打劫。她家在小巷裏 我車燈ㄧ亮開進去 還真的看到有人躲在角落 不知道在幹什麼。幸虧我直接送她回家要不然一定會被打劫。 還有很多故事 三十年已經忘了。 下次再提 多倫多機場 shuttle bus 的生涯故事。
接上一集談到 在加拿大做 contractor 自僱派遣工作。 尤其是 IT 產業的一些慣例。我在美國做過七個 contractor job. 在加拿大做過 三次 IT contractors job.
1. 要留意 關於 overtime加班的規定。 通常 contractor job 任何 overtime 是不允許的 除非這是絕對必要的需要事先報備 公司同意後才可以加班。一般一個星期 美國算 工作40小時。加拿大通常37.5 小時工作一週。
2. 基本上大部分 contractor jobs 的公司牽涉三方 甚至 四方 或 五方。 例如 我與 TES 外派公司簽約 用 corporate 方式 我自己成立一家公司。 我自己的公司與TES 有合約關係。 TES 派我去IBM 然後 IBM 派我去 Economical insurance 擔任 contractor. 我要直接向 Economical 的主管報告, 指派我去做什麼工作。 每週或每兩週 我要報告 TES & IBM 我的工作時數 送一張工作時數表 invoice 請款。 然後我每兩週會收到款項。 Economical 會付款給 IBM 然後 IBM 付給 TES. TES 付給我的公司。然後我的公司付錢給我。
3. 這種外派通常有幾種計價分式
Per hour 例如一小時 $75
Per day。例如一天$850
Per week
Per diem 一個期間含旅館 accommodation 與 meal.
4. 我不是很明白 在台灣在日本 這些外派公司通常在人的印象中是很不好的形象 ,很多的報導都譴責這些外派公司讓年輕人找不到正式的工作,然後又拿到很低的薪水入不敷出。但是在北美是完全相反的。很多的外派公司提供的都是比較高的薪水。 因為這些外派的合約工作很多都是短期的,比較沒有保障,所以當然就要付比較高的薪水才會有人願意做。
例如六個月的合約跟一年的合約比起來,六個月就應該 hourly rate要高一點 . 期限越短的合約就越需要付更高的薪水 ,要不然誰願意去做這個短期的 ? 例如說只有一個月或三個月的合約工作。做了這種短期合約約三個月後還要再重新找工作 ,所以自然必須要提高薪酬才會有人願意幹。
5. 這些越短期的合約 兩週 一個月 三個月 ,越需要經驗豐富 什麼都會 能夠獨立作業的人。你必須是專家中的專家! 因為你一旦開始工作就要馬上進入狀況,沒有時間讓你熱身,也沒有時間讓你慢慢來。 你如果沒有辦法掌握,雇主馬上就會請你走路。你要自己找事做 還要告訴他們你打算怎麼做?他們的計劃有什麼沒有考慮到的? 哪些地方應該有更好的方法來完成。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付這麼高的薪水請你來做contractor. 因為他們需要你的經驗來幫他們完成任務。
6. 當然不是每一個合約工作都是這麼樣的高強度要求。有一些合約工作是因為雇主不願意馬上雇用人,寧可先找一些 contractor s 來觀察個半年一年或兩年你如果能夠通過他們的考驗,表現良好,他們就會考慮將你轉換為正式員工,所以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工作機會這種通常稱為 C2H contract to hire. C2H 通常 C 比 H 薪水高 10%-30% 。因為變成正式員工有比較多的福利而且有保障,所以轉正後薪水就降低了,所以很多人是不願意做C2H.
7. 合約工作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你的所有的工作相關費用都可以抵稅 ,這個在稅率很高的加拿大是一個很大的誘因。我以前的IBM同事 後來大部分都是去做contract 工作 他們根本不願意再去做 employee. 因為稅務的考量。
8. 很多大公司與政府雇用人 都是先雇用 contractor 半年一年再提供管道與職缺 讓表現好的contractor 變成正式員工。所以你們找工作這種合約工作也是一個很好的入門。
最近聽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加拿大的很多學院 college 學生人數眾多,有些甚至比大學 university 人數還要多,有些甚至有接近10個以上的校區。那為什麼他們不升格改制為大學? 而仍然甘心做一個學院?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很多加拿大人高中畢業後不願意去大學升學,而是去學院就讀學一技之長? 這兩個問題在中國人與台灣人的升學主義以及士大夫的傳統觀念之下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台灣與中國多少人擠破頭也要進大學 !誰會要放棄大學去唸 college?
基本上在加拿大在西方國家, 學院與大學最大的區別是在於學院講究的是動手做的能力,技術的傳授,著重在畢業之後學生都能有一技之長並找到工作。是以就業為導向。大學注重的是學術研究與理論的探討,並不重視你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注重的是培養學術研究的能力與理論的研究。所以加拿大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甚至哪些加拿大很有名氣的大學很多畢業生沒有辦法找到工作或者只能屈就勞力服務業的工作。而大部分的學院畢業的學生都能夠找到工作,因為大學與學院的目標與導向都不一樣所導致的。
就因為college 是就業導向。所以你一定要與 老師 學長 同學建立好關係 ,一定要去實習。中國人台灣人儒家文化一直有一個觀念 覺得動手做 建教合作 低人一等。 講理論的最高級。 所以非常輕視 coop 實習。 但是在加拿大 要畢業後找到工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去實習。沒有實習就沒有經驗,沒有經驗就不會有工作。
如果你在加拿大唸college or 唸大學, 下面的觀點,請你好好想一想!
你與你的學校的老師,學長, 同學建立好關係非常重要。不要去念了幾年書下來卻半個加拿大同學都不認識,不要只會跟講中文的同學留學生在一起。難怪事後就什麼工作也都都找不到。
因為你跟老師熟悉的話可以請老師幫你寫推薦信,你真的表現良好,老師會跟告訴你說哪裡有有職缺。有教授的推薦你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工作。因為你如果不好,他推薦你就會丟他的臉。
學長更是重要,你要跟學長學姊混好關係,他們畢業的時候,你得去搞清楚有幾個學長找到工作?在什麼地方工作?看看將來他們可以拉你一把?如果你認識的學長學姊沒有半個人找到工作,那麼你就該轉系了. 因為這個科系沒有前途!都找不到工作。
同學也是很重要。如果是本地同學他們往往有本地的人脈,他如果是你的死黨,甚至會順便幫你找到工作,我知道的有一些台灣人找到coop就是因為他有些死黨加拿大朋友, 順便拉他一把給他實習機會。你要搞清楚一點,本地人同學他們的人脈,往往比你的技術要有用的多!你只在中文圈裡面混卻不跟加拿大人來往,就是把自己推向失敗。放棄最有用的資源。
學校的Career Office也是一樣 . 為什麼一般的公司行號會到你的學校來徵才? 當然是因為你的學長學姐出去之後有了成就表現良好有口碑。所以這些公司願意雇用你們學校畢業的學生。 甚至 hiring manager ,V P就是你的學校的學長學姐! 他們不照顧自己的學弟學妹要照顧誰? 所以要善用學校的資源 career office.
你在學校不跟他們來往 你的英文就更差 甚至退化。也會導致你更難找到工作。
希望我現在講這些話能夠讓你抓住重點! 讓你了解到實習很重要與同學老師學長打好關係的重要性! 性格內向的人是真的不適合來加拿大。因為你不跟人來往,就是白白浪費了你能夠用到的資源與人脈,對你的未來有莫大的傷害。將來進入職場的。你也沒有辦法打開局面 ,沒有辦法有很好的發展。希望你能夠改變性格主動與人交往。
想想看你來加拿大,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沒有認識半個人。你找誰幫你?當然是你要主動去找人,認識人,這些人就會是你的朋友,將來就是你的貴人,他們就會開始是幫你。天助自助者就是這個意思。
以上這些話都是語重心長,不是開玩笑的,這些是關係到你畢業將來能不能找到工作的關鍵!
以上講的這些就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的一部分。你沒有完全了解這些主要差異之前就會常常碰壁而格格不入。 要在加拿大能夠生存下去就必須先了解這些差異才不會跌的滿頭包。 才能夠少走冤枉路。所以你就會體會到 沒有在加拿大住過五年十年就想在加拿大創業是多麼冒險的事情!
在加拿大有許多事情跟你的原來的國家的政治上有許多不同的運作。特別是與政府打交道時如果需要尋求協助。
加拿大有三級政府 Federal 聯邦 ,provinces 省 與 municipal 縣市。各有自己的職權 各司其職。互不干涉。當然有一些是互相有牽連。例如 省可以有警察 縣市也會有警察。
例如 護照申辦 ,出入境 ,稅務等等屬於 聯邦政府的職權,駕照,醫療 ,交通,警務 等等是屬於省的職權。 垃圾,建築執照 ,商業許可 ,衛生監管 ,下水道 等等屬於縣市職權 。
這些事物如果申請沒有下文 或者要尋求上訴 ,需要幫助 或者希望加快處理 ,可以找各級政府的民意代表 來協助你 。這本來就是他們的職責來幫助他本地選區的選民 ,政府也有撥款給他們來雇用助理以協助選民的協助 ,每一個部會 ,也會給他們一定定期的名額來服務選民。
這些民意代表在聯邦就是 MP 國會議員。 在省就是 MPP 省議員在縣市就是你的 city councilor 市議員。 你要找在你選區選出來的那一位議員來幫助你,這就是加拿大人的求助方式。 在你的國家可能這些議員選出來就跟你再也沒有關係。 但是在加拿大他們的一個重責大任就是幫助他們選區的選民,這種要求協助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協助越多的人就越有機會下次能夠繼續當選連任。而且相關部會的首長也是由議員來擔任的。 所以他們是相同等級。
我附上我本地的國會議員的宣傳資料說明,她能夠幫助什麼事情都寫得清清楚楚。
就算你不是加拿大永久居民 ,也不是加拿大公民 。你只是拿工作簽證,學生簽證你也可以要求他們幫助看看。當然他們會不會幫助要看實際情況 。但是大部分的情況他們還是會幫助的 因為他們不知道哪一天你就會成為永久居民或者是成為公民會投他一票 。他們並不敢得罪你 。當然如果是旅客就很難說了 也許是不會受理的。
iT application support and ERP system support
很多人非常好奇 為什麼我在55-61歲之間還能換了近7個工作 大部分是 在美國的 短期 contractors job.
原因是我的主要工作是 application support and ERP support. 這些是難度非常高的工作。都要求至少十年經驗 甚至15年。而且什麼都要會。所以合格的競爭者不多。大部分都是一次 interviews 就決定錄取與否。連帶我衍生出十幾個專長 所以很多工作我都能夠做。
我會的主要是兩個專長 Filenet support, Infor Lawson support. SAP 是另外一種 ERP. 我用 filenet support 來解釋。
Filenet 是一種 ECM (enterprise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例如提款機 支票掃描就是一種 ECM . 這是 IBM 產品。他有三個 engines ,包括 content engine, process engine and application engine. 這三個每一個有自己的 Websphere, weblogic or Jboss J2EE. Application 通常是 Java based. Filetnet 通常需要與 Kofax or DataCap 整合在一起。 你都要會。 database 可能是 DB2 Oracle or MSSQL. 可以 on top of Linux , Unix or Windows. 當系統出問題時 非常複雜。需要一層一層去檢查哪裡出問題. 可能有十幾個error logs 要檢查。所以往往需要用 Splunk or appdynamics 整合. 老實說你每一種都不需要很強,但是你每一種都要會 懂得怎麼樣使用與 troubleshooting.
要upgrade, 要 migrate 都會牽扯一大堆系統 。要管理這個要什麼都會 需要有 system admin, dba, middleware admin, java developer, 甚至 network, monitoring ,BPM 都有牽涉 。所以需要起碼十年經驗以上。如果不做這個 你可以單獨去做 system admin, database admin, middleware admin or java developer 等等 所以這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工作。是非常有保障的工作。也是很難入行的工作。
我要解釋的是 當你懂得越多 整合型系統 你都能夠support 就不用擔心有多少人能取代你。這種人真的不多。這是複雜度取勝的世界。 你能夠頭腦清醒處理這麼複雜的系統,就是不容易被取代的專長。
新的未必比較好! 大部分企業最重視的是穩定。
我三十年前剛在加拿大第二大保險公司工作時發現到很多系統用的是比較舊版的軟體。我後來才知道主要原因是 我所在的金融業 ,最強調 「保守穩健 」新的系統需要時間考驗 ,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去除所有bugs, 所以他們通常不會馬上更新到最新的版本 ,而是使用 N-1 or N-2 的版本。 馬上用最新的版本 ,當機出問題的機會比較高。他們不要當別人的實驗白老鼠。除非他們需要新系統的某些新增功能。
有些系統甚至已經10年20年 不當機就一直跑下去。因為他可以穩健的做事情。就不要沒事給自己找麻煩去動它。 我以前支援一家魁北克的飛機製造公司 發現有一台AIX server 已經三年沒有重開機。也就是說已經跑了三年沒有當機。 我真的是佩服的不得了後來網路上查到有一家公司的一部Server有20年沒有重開機 一直在跑。這就是企業要求的穩定性等級。
跑得好好的東西沒事幹就不要去找麻煩,去做各種改變。這樣只會增加當機出問題的機會。影響到每一個使用者! 所以新的不會比較好,很多新的事情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這是我在幹這一行學到的。
上週電視台受訪關於加拿大的失業率的評論 Mandar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T0b4jbMAbc Cantone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3LdLz1HI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