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30, 2025

 尊重專業 入境隨俗

台灣社會有一個風氣非常不好,就是不尊重專業! 你可以打開電視看到一大堆所謂的名嘴什麼都能談?什麼都能說?他不懂的話題,他也能夠胡說八道,這就是一種誤國誤民。偏偏台灣老百姓相信這一套。 但是在加拿大就不是這麼回事。 樣樣的事情都需要執照。 你腎臟科醫生來講心肌梗塞就不對,應該要由心臟科醫生來講才對。 諾貝爾的獎得主可能完全不懂懂教育,搞垮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力。這件事情再再說明專業的重要性。但是在台灣社會往往很多用不相干的學歷 經歷 用一些華麗的包裝來包裝錯誤的言論。 

昨天講到的移民相關的話題,我提出了許多的警告,絕大部分因為不安而想要移民的台灣人90%可能根本都不適合移民 ,他們最後的結果還是回到台灣 。那為什麼要這樣受罪周折呢? 我的一些朋友昨天告訴我,我說的話是忠言逆耳沒有台灣人會聽得進去的。

我今天還要再講,另外一個也是不中聽的話。那就是如果你要移民加拿大或任何國家。 基本上這是一個法律相關的行為。 你一定要去諮詢移民律師或移民顧問,該花的錢就一定要花!台灣人最喜歡省小錢花大錢。尤其是在計劃,規劃階段一定要周詳仔細,否則後面所有的行動都會出錯。就像是很多海外企業併購與投資是需要有當地的律師與會計師等等相關專業人士事先徵詢過。但是很多台灣的企業沒有這樣做,導致後來出了很多問題。

要移民也一樣,移民局當然有一些簡單的DIY自己試算分析,但是你每一個項目能夠得幾分不是你說的算的而是必須要用移民局的標準來計算的。而你並不知道移民局認定的標準是什麼?文件需要什麼樣的認證程序?有什麼樣的慣例?在模糊地帶怎麼處理?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途徑?這種情況應該採用哪一種移民路線最適合你?這些都需要有經驗的移民律師或移民顧問才能夠處理妥當,而不是萬一跟你想的不一樣的時候,萬一被退件了?這樣浪費時間金錢不說,有時候甚至錯誤發生之後完全無法挽回,上訴也沒有用 ,上訴還要花更多的錢找移民律師,而且不一定辦得成。那為什麼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花錢請移民律師移民顧問把事情整個規劃好?走正確的路?走完整順利的通道?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台灣人喜歡省小錢花大錢。

找工作也是一樣,是有很深的學問在裡面的 ,不是拿台灣那一套來套用就能夠找到工作的 。國情不同,很多事情你必須要先了解加拿大的做法,習俗與慣例是什麼?才有辦法順利地展開去執行,然後得到你要的結果。而不是找了幾年都沒有找到工作。

沒有在加拿大住過20年30年50年的人是不會深深地體會到太多台加之間很多事情都不一樣 。太多的人有太多艱辛的故事,太多的事情跟觀念都必須調整 ,否則就會到處碰壁。你錢再多也未必辦的成。

Thursday, May 29, 2025

 最近有人看了那兩篇被坑被騙的文章跟我反應說 在Banff, Alberta 那個地方也一大堆不按照勞工法規的華人雇主 ,她說很多那些來打工度假的台灣人簡直就是 modern slave. 他們卻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一切應該依照勞工局的法律要求 ,任何違反勞工法律的都可以去 勞工單位 complain. 這個題材可以引出多面向的反思。

首先這些華人老闆也不是喜歡這樣,而是他們生存也有困難。你如果有本事就該去找加拿大的本地白人的工作 ,老闆也一樣。核心問題就是員工與老闆都英文不好 所以找不到好工作 也賺不到錢,只能在很小的圈圈, 賺自己人的錢。這就是一種惡性循環。解套的方法就是把英文法文學好, 用專業技術賺錢,跳出這個華人圈圈,這才是根本之道。你去勞工局告狀,並不能夠測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會一直持續下去, 永遠都會發生。

我突然想起 十多年前 "清大屠夫" 的新聞 當時在台灣社會引起很大的迴響。 自己去google “清大屠夫 “ 就會出來一堆新聞始末與評論。

這核心關鍵 就是不尊重專業 !我的看法是 如果你是化工系畢業的,就該去找化工系的工作。如果你是商學院畢業的,那就該去找金融商業相關的專業工作。如果你是護理系畢業就該去做護理相關的工作。 而不是去做一些完全不需要技能,任何人都能做的低階,下層,沒有專業的工作。 

如果你因為英文不好,那就該把英文好好學好。 如果需要執照 就該去把執照考出來。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法文 那就去把法文學好。這才是一種尊重專業的精神,這才是上進與根本的解決方案. 而不是自我放棄 ,你已經唸了那麼多年的書,學歷這麼高 ,結果來到加拿大居然甘願去做苦力。還被人壓榨?我完全看不到有什麼對自己的期許,不服輸的精神,挑戰自己的潛力這些人生奮鬥的精神。你在台灣都完全不願意做苦力,不是嗎? 人往高處爬 水往低處流!而不是放棄自己的未來,去做不需要技能,只需要體力的低階下層工作。你應該主動去找你專業專長的工作,而不是去撿蘋果跟屠宰場工作。 如果你要做那些勞力工作,你當初為什麼還要唸大學甚至碩士博士? 就算要賺第一桶金 用專業技能賺會更快!

我們最近發現求助我們要來加拿大找工作跟移民的台灣人越來越多了 !跟過去三年不一樣 過去三年找我們的大部分都是打工度假的年輕人35歲以下 或者是多倫多大學滑鐵盧大學與 colleges 的畢業生。都是非常年輕沒有家庭。 但是最近來找我們的幾乎都是40歲50歲的中年人想要全家移民出來。

我猜這可能跟前幾年美軍的印太司令預測的2027有關聯。已經造成某一些人的不安。

但是我們想要提醒要”成功”移民加拿大並且找到工作並定居下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找到好工作,自己本行的工作最難。大部分都只能降級,我很少看到升級的。三十年前我來加拿大的時候 報紙上描述最普遍的現象就是 醫生開計程車 律師送 pizza 。 (因為一樁車禍,大家才知道原來這麼多計程車司機都是外來移民 他們原來是 醫生 教授 博士) 還記得2021 有一個新聞 一個阿富汗的內閣部長流亡德國在送外賣? 這就是大部分移民的真實寫照! 加拿大有許許多多障礙與困難都不是你在台灣的人能夠想像的。 難度真的是大的嚇死人。 三十年來我看過太多移民失敗的例子。絕大多數最後都是返台。

第一個移民能不能辦出來就是一個大問題!有些少數例子有些人在加拿大十年還拿不到身分。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一直不斷在緊縮,變得越來越困難,而且朝令夕改。第二你拿到身分之後如何找到一個能夠養活自己一家人的工作是另外一回事,大部分移民的人都找不到像樣的好工作都是在吃老本。要創業很多人失敗還欠債。第三當你定居下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許許多多加拿大的事情都需要去適應,都需要去克服,都需要讓自己忍耐勉強接受。 絕大部分的台灣移民不能夠通過這三個考驗。 

請不要為了一時的不安與衝動,付出未來幾年的折磨受罪與時間浪費。 最後還是必須離開。務必考慮清楚!請各位多多仔細想清楚移民這一件事情。移民絕對不是台北搬到高雄這麼簡單。不要忘了你是全家人一起來。會是全家人一起受罪,請謹慎決定!

Wednesday, May 28, 2025

 北美的缺點

這一集 我要談談北美生活 有些有苦說不出的事情。

在北美生活品質各方面是比較高,也比較有保障,但是也必須付出很高的代價。

為什麼代價比較高?我有時候發現是因為他們西方人非常的僵化,沒有彈性。他們的基礎教育沒有教好,例如數學水準低落相對與其他的國家來講。

我舉幾個例子

二十多年前我買房子Closing day當天. 我的律師通知我,我還欠5000塊錢,才能夠將房子過戶。我嘗試跟他們溝通他們算錯了,但是他們完全不想了解我的計算方法。我是應用數學研究所畢業的。我嘗試計算給他們看,但是他們完全看不懂我是怎麼算的,也不想要了解我是怎麼算的因為他們只會套用在某些試算表,變成雞同鴨講。最後不得已在當天我只好乖乖地去借錢來擠出5000塊錢,否則就照他們說的我會有嚴重的後果。房子無法過戶 我還會惹上麻煩。

我在美國工作時有一間有游泳池的房子租人。但是房客沒有補滿水 造成游泳池循環馬達燒壞兩次。這些馬達是很昂貴。在台灣如果馬達燒壞 有廠家有辦法檢查馬達的電刷,轉軸更換或重新纏線將馬達修好 。不用買新的馬達。但是在美國到處找不到能修馬達的廠家 。每一個都叫你買非常昂貴新的。

修車也是一樣。任何零件壞了 ,他們就叫你整個很大範圍部件換掉,動不動都是幾百幾千加幣。其實那個零件如果你有基本機械與電子常識有時候是能夠修好。所以這個時候就沒辦法找原廠 ,只能到處問 ,找到能夠修那個零件的公司,找 OEM零件 或者去找junk yard找零件。

很多家電也是一樣。有時候電路板出問題 在台灣有人能夠 Q板子 來修好,就不需要買 幾百幾千新的電路板跟一部新家電一樣的價格。我相信報廢丟掉的冰箱洗衣機乾衣機Stove 大部分只要聰明正確的修好就不用丟掉再買新的。

就是這些西方式僵化與愚蠢 ,沒有彈性,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費用。 求職找工作也一樣 他們也有許多堅持 造成我們求職上往往很多看不見的牆壁。 我有時候真的懷疑有必要送小孩出國念書? 我看不出西方教育強在哪裡。 幾十年前美國加拿大高中畢業率可能只有 60% ,因為不好看,他們就不斷降低學習內容水準,來讓學生好畢業,提高畢業率。而台灣的教改全部抄襲西方 ,徹底搞垮了台灣原來引以為傲的教育水質。1970,1980 ,1990台灣經濟奇蹟就是因為台灣人教育素質高,有彈性,能變通大家勤奮努力。現在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很多事情都回不去了。

Tuesday, May 27, 2025

 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天下事本來就是起起落落,上上下下。 如果你看這個圖就會發現2021 之後這個跌的也太離譜了。 大跌之後就會大漲,時間問題而已! 我IT 這行幹了快40年,我不信 IT 這個各行各業都需要的技能還會跌多少! 唯一需要修正的地方是。Software Engineer/ developer 只佔 IT 職缺不到1/3 。要聚焦 那2/3 的 IT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s , application support ,etc 才是核心所在 根本不是什麼軟體工程師!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PFTTR8QK/

Monday, May 26, 2025

 我們加拿大台灣青年職涯發展協會與多倫多台客幫合辦,今天中午在 Mandarin Markham 餐廳的聚餐有50人出席,節目圓滿成功落幕!

感謝台客幫會長 Leo , 兩位副會長 黃秋萍與張孝本的鼎力協助與主持。 感謝 貴賓 Sunlife 招聘主任  莊禮文, Altec Global 移民顧問 Susan 江,多倫多台灣信用合作社 盧莉馨總經理 到場說明。

















 如果你是來自香港或講粵語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在加拿大找工作是地獄級的難度,所以你有可能會丟了幾百封幾千封 applications 還是找不到工作。你可能找了幾個月半年一年都沒有找到,我甚至聽到一個case 有人找了三年還是沒有就決定回香港。這種挫折與打擊是非常普遍的,有時候甚至受到某些僱主的間接羞辱,自己的情緒也會低落與沮喪。

但是這些都完全沒有必要! 今天就算你拿到十個 job offer 你也只能選擇一個去做。所以你只需要一個工作機會。 所以你在求職過程中碰到許多艱難與挫折許多冷嘲熱諷那些都不重要,你其實就只需要那一個機會而已,不要受到那些打擊與挫折而喪失鬥志。 一個機會就會讓你鹹魚大翻身,給你再多的工作機會你也做不了。你只需要一個 job offer. 所以 look at bright side!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很多年前因為我家庭成員增加,聯續多了兒子與女兒。不得不把我的黃色小車賣掉 再去 lease 一台minivan. 我的車賣了快一年沒有賣掉,終於有一天來了一個人開了 150公里來把我的車買走。我問他 為什麼買我的車 ,他說因為他只要黃色的車 。所以我學到了我其實就只等一個喜歡黃色的車的買主,等到這個人 車就賣掉了。之前 嫌東嫌西的許多買主說這車那里不好,都不需要理他們說的鬼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需要懷疑自己。 讓自己失去自信 其實你自己什麼問題都沒有,最重要自己要有信心,你也只等那一個賞識你的公司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我對每一個求職者都有信心。 因為那個機會一定會來 。是什麼時候來的問題! 就像考駕照一樣,一次fail兩次fail三次fail都沒有關係,你有一天一定會通過的!

 上個禮拜講到在加拿大求職由於你是沒有什麼經驗的人,所以在大都市的好機會一定是優先雇用很有經驗的人。這就是優勝劣敗的時候。加拿大收了全世界各地來的精英。相比之下你可能根本不算什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多時候就算你有這樣有很搶手的很熱門的專業技能,也可能只能去郊區,鄉下,偏遠地方才有機會,所以這個時候有一部車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沒有車那你只能坐困愁城在很小的地域範圍找工作,而且你會有的工作機會不是那麼多。

要記住 這裡不是台灣 !美國與加拿大都是面積很大的國家 都有超過台灣的300-400倍的面積。這裡每一個城市面積都很大。彼此城市間的距離都拉的很開。台北市東到西只有十公里多一點。這裡隨便一個小鎮面積都比台北市大。公共交通系統班次少 管理不善 不準時 常常罷工故障。很多時候都必須依賴自己開車。在這裡開車三小時的範圍之內都算近的。台灣西部整片南北不過300多公里。我舉例大多倫多地區東到西 Oshawa 到 Hamilton 有120 公里 南北有60公里長整片範圍都算 大多倫多地區。沒有車的話 妳根本很難在這個大範圍地區求職。大 Montreal 都會區也是很大. 

我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去買車跟開車要注意哪些事情

1. 買車一定要找懂車的人陪你去看去找 ,要搞清楚,你那個省份對於購車的人有什麼樣的保障 ?例如 OMVIC AMVIC this year.這些汽車業的主管機關都有相當的宣傳法,講述消費者該有的權利 譬如說訂金的退還 ,你有權利去驗車再決定要不要買 ,廣告不實要怎麼樣投訴 ,各種費用種種等等這些消費者的權利你要先了解。

2. 該花的錢就要花 你需要請求賣車的車主或是dealer 同意你將車子開去其他的修車廠 ,做購買前檢驗 pre-purchase inspection. 也許花 50,75 ,100, 200元 看地方。你就會知道這部車子有什麼問題 ?能買不能買? 你也可以找 mechanic 來當場驗車給你報告 這樣就知道這部車能不能買。google 「auto pre purchase inspection 」 就會出來一堆。這種通常都必須事先約好。

3. 做好自己的功課對各種車種優劣性能價格比較,多問別人的意見 搜集資料。

4. 關於台灣駕駛執照換加拿大駕駛執照可以聯絡各地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他們會告訴你怎麼處理 或者網路上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料供參考。

5. 再來是怎麼樣購買保險? 有些省份是政府主辦汽車保險,所以只有一家。 但是有些省份由於職業詐欺太多,拖車太嚴重。造成汽車保費非常的高。 這時候需要貨比三家不吃虧去找出比較便宜的汽車保險報價。 你住的地方很重要。 如果你住的地方偷車很嚴重,交通事故很嚴重,那保費就會非常的貴換個地方,有時候保費會差很多。

6. 加拿大這些年來治安惡化。偷車非常嚴重,買車前請確實調查什麼車容易被偷。容易被偷的車一定保費高的驚人。要儘量避免買容易被偷的車。你住哪裡也很重要。不同地區車子被偷的機率也大不相同,如果你有自己的封閉的車庫就會大大的降低車子被偷的可能。

7. 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怎麼樣改進你開車的方式。 確保安全。在以前台灣駕照沒有辦法換加拿大駕照之前台灣人通常考駕照是非常耗費心力的事情。 排隊等考試要很久的時間。 要一次考過也不容易。加拿大的開車方式跟台灣差異非常的大。 通常都需要找汽車教練學上一段時間。 長了熟悉本地尊重人命的開車習慣。

我舉幾個例子,台灣人通常在這裡犯的很大的錯誤有時候會出問題的 。第一個就是高速公路砸道又進入主線道的時候你必須要全力加速到與內線速度一樣至少就是時速100 。你不能開時速50硬要擠進去,那這樣會逼後面的車煞車讓你進來,這樣會造成交通事故的。 同樣的道理在一般道路要換道的時候是要加速插進去,而不是踩剎車減速硬要擠過去。 第三個在加拿大比較沒有機車腳踏車,所以台灣人通常會有turn too wide 的問題. 

8. 如果你有機會去上一些 defense driving couses. 你不撞人 不代表別人不會來撞你 如何防止被撞 是很重要的課題?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上 defense driving 的課程。這個課程保命是很重要的課程。

9. 加拿大一年有七個月冬天,所以要盡快學會並累積經驗在冬天,雪地,暴風雪開車的技巧。

10. 冬天車子出問題如何求助,也是很重要的常識必須知道。 加入 CAA 有事情發生可以要求道路救援是很重要的事情。

Thursday, May 22, 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3Z7QMBEEQ

💁🏻‍♀️我離開台灣,因為... | 🌱棄白領赴美 美夢變噩夢💀 | 美國夢真的沒那麼美?!🇺🇸

 如果你在海外住久了,你一定會注意到海外很多地方的中國菜都不能吃。 更不要說台灣菜。這裡討論不包含在這裡華人很多的大都市。

有幾個原因造成這種現象

1. 很多人是迫於生計,因為在國外根本找不到像樣的工作 ,或者為了要生存要移民。只好轉行當廚師。他在原來的國家根本就不是當廚師的 。所以當然煮出來的就不行。因為他沒有多年的能耐,經驗跟火候。而通常真正的有經驗的好廚師 一定會因為英文不好出不來。真正的老師傅 在自己的國家就可以賺很多錢了,何必要出來折騰?所以你就不要期望太多。

2. 很多地方沒有足夠的華人客戶 。為了生存他必須仰賴加拿大人 美國人 的客戶為主。所以口味必須調整成適應洋人的口味。雜碎化。他們天天都在準備鬼佬餐而不是唐餐。所以你也不要期望過高。

3. 有些本地食材上的差異 ,調整不好,也會造成口味不對。

4. 有些餐館是靠廚師移民賺錢 ,根本不是靠餐飲賺錢。餐點的口味不對,不能吃才是正常。你就沒辦法要求太多了。

5. 你既然來了加拿大 胃也需要移民 去多光顧加拿大本地餐館 了解加拿大人的飲食與口味。

Wednesday, May 21, 2025

 Long stay

最近有一位mentor 跟我提議 可以告訴大家另外一個方式如果你不確定要不要移民加拿大?你也許已經聽到很多加拿大正面與反面的消息。關於加拿大他有許多的優點,例如高生活品質,生活比較舒適,人文素質高,地廣人稀,高所得,社會進步,土地很大,空間大,很多福利,比較自然環保,很少污染,空氣好,沒有太多天災,靠近美國,類似歐洲的制度,沒有學歷,年齡與性別歧視等等,但是也有許多的缺點,例如工作很難找,天氣太冷,生活費用很高,不信任外來的人,醫療有時候要排隊很久,政府效率低落。加拿大人很冷漠,人民懶散效率低 ,稅太重,左派當道,官僚化,福利政策在鼓勵懶惰懲罰勤勞等等。

他建議 ,如果你不確定你是不是會喜歡加拿大以及你不確定你在這裡能不能生存?也許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留職停薪,千萬不要辭職,來這裡long stay 3,6,9,12個月 。要用英文為主,不要待在唐人街中文圈。體驗一下真正加拿大人的世界。避免用觀光客角度,而是來深入定居研究觀察加拿大人的生活百態的方式。了解他們的觀點與想法,這樣子可以幫助你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與決策。如果你不喜歡甚至討厭加拿大。那就可以回去台灣復職。nothing to lose. 如果你真正喜歡再開始研究怎麼樣能夠在再加拿大找工作與移民與生存。

Sunday, May 18, 2025

 在加拿大或北美工作與在台灣工作是非常不同的。職場文化差異很大! 在北美生存重點是你有沒有公司需要的能力技能? 能力與經驗至上。很多北美的公司常常三不五時在精簡人力,down size, reorganization, 裁撤人力。你對公司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價值?你如果技能已經落伍了,生鏽了,就算你過去對公司有再大的貢獻都可能被解雇。你對公司現在與未來有沒有有用?重不重要?這才是決定你的工作保不保得住的重點。例如你什麼職位的工作都能做 那麼你當然很有價值 因為雇用一個你抵得過十個人 。而且你可以擔任救火隊隨時上場救援!那麼你生存的機會很大。

剛剛說的情況是少量裁員。如果是大量裁員 ,例如公司倒閉,關閉某個辦公室,整個部門裁掉。這種事情在碰到金融危機,經濟崩盤的事件時屢見不鮮,誰也保不住飯碗。所以有沒有能力迅速找到下一份工作,才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所以你的技能必須與時俱進。 要技能與時俱進的最好方法就是常常換工作做不同的事情。

一個公司不要做太久,一個職務不要做太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你做久了他們未必按照市場行情有調整你的薪水。在一方面一個工作做太久,因為太舒服了安逸慣了,你的技能與知識會碰到瓶頸 。哪一天碰到解雇你就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有辦法找到下一份工作。 甚至可能回不去了,找不到原來的工作了。但是如果你常常換工作,你就有辦法很快地找到下一份工作,因為你沒幾年換一次工作,你已經熟悉找工作的技巧你的工作技能與經驗也會讓你在市場上更有價值。如果你不想換工作因為你已經在大公司好公司 那麼你可以嘗試在公司內部換不同的職務。

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在你年輕的時候一份工作不要超過10年。如果你已經晉升到主管階級或者是前途無量,那另當別論。其實你做到五年的時候就應該要自我評估一下,未來的職業生涯路線該怎麼樣規劃?你應該要取得什麼樣的新技能?這些都是生存之道!

Saturday, May 17, 2025

進入2025 五月份 連續兩週接到兩個來加拿大尋求發展與移民卻被坑被騙的求助的案子。心情是有點沈重的。 我們已經介紹認識的僑領,律師資源,持牌移民顧問協助他們。 但是他們真的還有很長且艱辛的路要走。我現在說的情況適用於 美國 、澳洲 、紐西蘭 。

我發現「加拿大移民」對許多中港台華人與台灣人有很大的致命吸引力。 但是我要呼籲其實很多人都不適合來加拿大發展,如我一直以來所說,可能只有10分之一的人能夠最終拿到移民身分,找到合適的工作,又能夠適應住在加拿大。 九成的人都是失敗的。所以夢想歸夢想,要務實想到困難的地方,移民這種事情很多時候是無法保證的,真的是有很高的風險。因為加拿大移民法規一直在變,配額一直在削減,反移民的情緒逐漸浮出水面。

在加拿大找到好工作其實遠比辦移民更困難。如果你要找的是你在台灣相同等級的工作,高薪的工作,體面的工作,那真的是非常困難。

絕大部分的台灣人來加拿大都沒辦法找到像樣的高薪工作,來到這個國家卻要被迫降級,人的自尊與幸福感會受到重創。想想看你在台灣原本是中產階級,甚至是上流社會的精英!來到這個國家卻好像下了十八層地獄一樣,找不到你能夠發揮的工作。很多人不得不被迫去做低階的工作,你自己都不好意思說出口告訴你台灣的親友你在做什麼工作。或者是半失業狀態。人生的黃金時期,結果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有工作沒工作的狀態下。很多人受不了了,只好回台灣。所以就算拿到身分也只能回流,因為沒有辦法長期維持下去。這就是許多台灣人移民後現實的狀況。那麼風景再如何漂亮,環境再怎麼好,也無法彌補。如何克服這些障礙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想要移民來的人每一步都必須要謹慎小心,不要隨便相信別人的承諾,買車 ,買房 ,租房 ,唸書,移民 等等都要比較再比較。永遠記住就像投資一樣永遠是有風險的,沒有人可以保證結果。凡事必須要多作比較再三求證,這樣可以降低被坑被騙的危險。

Friday, May 16, 2025

 移民惡夢!

最近有一位非常有人氣的FB 群組的版主 ,希望我能夠在加拿大幫忙呼籲 ,應該要多多來分享這些移民失敗被坑被騙的故事。不要讓人抱著美夢過來加拿大卻變成惡夢。

當事人說去加拿大遊玩,遊玩的時候當然很高興啊,看到環境這麼好,風景這麼漂亮,就非常嚮往,然後聽到有移民管道,就立刻繳錢,來玩一下就決定移民,然後回去把事業全部賣掉。他們一家人就立刻搬來加拿大,在溫哥華,然後說是到處被騙,租屋被騙、買車也被騙,後來移民方面政府緊縮,現在也無望,所以夫妻都沒有辦法工作,台灣事業已經都賣掉了。回去也很困難。這根本是一場惡夢.

我相信這樣的事情絕對只是冰山的一角,至少應該會有10倍以上的的相同故事,只是他們沒有說而已。

在此誠摯的希望每一個來加拿大旅遊的人不要太衝動,凡事思考周詳,不要隨便聽信別人說的要有自己的判斷,確實了解考察實事,優點,缺點,要有風險意識,再決定任何時候都不會太晚,這種事情不要急於決定。一定要小心謹慎。會騙你的人都是跟你很熟悉的人。慎之戒之!

 幾年前我們談過在台灣從事半導體產業工作的人來加拿大後 因為加拿大沒有半導體產業 (二十年前只有在 Bromont, Québec 有一個IBM 晶片廠 這個工廠,後來被輾轉賣了好幾次。我現在也不知道誰在經營這個工廠) 所以這些台灣來的半導體人才,往往只能夠轉行做別的行業。

https://www.c2mi.ca/en/partenaire/ibm/

但是我最近發現 在台灣的半導體人才還是有的機會在加拿大找到工作的。 沒錯是沒有半導體產業,但是其他的產業也需要相關的人才。但是你應該將重點集中在由 Detroit/Windsor 到 Quebec city 這條 1200公里的 401+20 加拿大核心走廊 。 因為加拿大 70%-75% 的人口與 GDP 都在這一條走廊上 。主要的製造業也全部在這條線上。這裡才是加拿大的重心所在! 很多其他製造與科技研發產業可能也會用到這些專長的人。

以下是我舉例的技術種類,你必須找出相關的英文與法文,跟正式職缺名稱來求職。keywords search 很重要 如果錯了,你大概就沒有機會。

品管 QA 工程師

設備工程師 技工

測試工程師 技工

無塵室 工程師 

可靠度工程師

封裝工程師

自動化工程師

PLC工程師

電路設計工程師

儀電工程師

觸控工程師

應用工程師

系統設計工程師

網路工程師等等

Wednesday, May 14, 2025

 如果你是一位IT professional 要奉獻一生在這個產業 那麼有一件事情很重要的就是提升你的眼界與思考到 COO ,CIO ,CTO高階管理的層次 你才能很好的規劃你的未來職業生涯路線。

如果你是一位IT professional 要奉獻一生在這個產業 那麼有一件事情很重要的就是提升你的眼界與思考到 COO ,CIO ,CTO高階管理的層次 你才能很好的規劃你的未來職業生涯路線。

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7324177398583754753/

這篇 IBM mainframe 往事 說明了一個重要的故事。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scalability RAS 是經營管理者考慮 IT systems 營運的決定因素。 我們用 IBM mainframe MF 來考慮。mainframe 是1960 1970 推出的大電腦系統。因為資訊科技產業進步太快,很多人預測這個MF系統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但是到到現在mainframe 仍然蓬勃發展 屹立不搖! 主要原因就是 RAS 考慮因素。後來發展起來的新科技 Unix, Linux, Windows, 與各種更先進的語言與技術 50年來都沒辦法完全取代mainframe 原因就在 mainframe IBM Z series 整個架構是 zero downtime. 可靠度是 99.9999999 ,nine nines. 不是其他科技能夠取代 。 

mainframe 上面的 COBOL 程式數量是天文數字。雖然已經50年了,但是這些程式跑得好好的,而且是許多 mission critical applications 例如 銀行ATM交易系統 ,航空公司訂位系統 ,國稅局稅務系統,政府統計機構,大公司庫存系統等等。他們50年來跑的好好的。如果你沒事幹要把他們換成比較先進的Java或其他的新的語言重寫程式 ,換掉 platform 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預算是非常驚人的,更是完全不值得(也許幾百億美金)更糟糕的是因為新的系統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更穩定下來,可靠度有沒有比較高,反而更容易當機。一旦當機可能影響上百萬人。所以一點都不值得去更換。這就是為什麼到現在還缺Cobol programmer. 這些MF 再跑50年100年都不是沒有可能。

這樣的商業考量存在與許多產業與技術。 新不新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他是不是好的穩定的,能夠符合商業需要 符合RAS的考慮!

Saturday, May 10, 2025

 最近在別的論壇的一個問答中,有人問到要在加拿大創業,我的回答。

以下是我個人意見,我對你完全不了解。如果說錯請見諒!我個人是完全不建議不熟悉的情況下(你至少要住了五年)在加拿大創業 ,創業這種事情成功率本來就很很低。何況你在不熟悉的地方。 我不知道你其他的情況。妳認識有多少加拿大朋友與當地人社交圈子。如果你都不了解加拿大人在想什麼?那你怎麼有辦法能夠成功賺他們的錢?妳在台灣有做過生意 ?開店過嗎? 家族有經商的傳統嗎? 家裡做生意出身的 ,跟公教,工薪階級家庭長大的 ,觀念、思考、習慣上是差距很大的。如果沒有的話要小心謹慎 ,再想想。

我在加拿大三十年一直都是工薪階級,從來沒有做過生意。雖然我家裡也是經商的,但是在加拿大我看到很多失敗的例子。極少數能夠在加拿大創業成功的都是家裡在台灣本來就是做生意的人才會成功。能不能成功關鍵其實是個性。

在加拿大比較適合的是做 自僱 self employee .自己雇用自己,做契約工作 。例如 修屋頂,剪草坪,買賣安裝 HVAC, plumber, electrician, 會計師,律師 這些自由業。有一個專門技術能賺到錢。站穩我們腳步再去擴大。等到能夠夠賺錢再去開始顧用人。這是一種比較保險的方式。

你如果是要開店要做生意,我是覺得你沒有五年10年台灣商場經驗,是很難在加拿大賺到錢的。因為做生意有太多的竅門,你租店面租金一定要便宜,租金如果過高的話,你怎麼做都不會賺錢錢。

如果你要做進出口批發零售 應該要美國加拿大 一併北美市場來考慮規劃。

在加拿大有三個主要的臺灣商會 ,分別在多倫多, 溫哥華與蒙特婁。他們這些商會底下還有青商會與青創會等等。如果你真的想要做生意,我會建議你主動聯絡他們,向在加拿大的台灣前輩請教!

另外我會建議你主動去參加當地的 chamber of commerce, Lion club, Rotary club, Kiwanis club. 這些加拿大本地的商會組織。你畢竟是要在加拿大創業,你就應該要認識更多的本地人,聽聽他們的創業經驗,了解加拿大本地跟你的想法差多少?你會很驚訝很多觀念差異很大,

你在不知道這些差異之前貿然地投入大量資金去創業,就是 flush the money into toilet! 

台灣人華人在加拿大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對你的生意的幫助不大。如果你只做華人生意,那你的市場就太小了,那種生意也通常非常競爭,很難賺到錢,所以必須要是以加拿大人為主要客群市場的經營理念,才能賺到錢,才能夠屹立不搖。

我再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以解釋一些事情。25年前我有房子出租。有一個房客說訂金跟合約要找她爸爸簽,所以我就開車一個小時去到她家裡的小型超級市場 找他父親。事情辦完之後我順便問他一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在 Ontario 80%的超級市場是被 Loblaws 控制 幾乎是獨佔的 可是 Loblaws 年年虧損 。我沒有辦法想像一個獨佔寡占的大企業為什麼會虧損? 我就問這個老闆,他說他家是三代都在經營超級市場跟雜貨店,所以他們知道怎麼樣經營這種零售業,可是這個Loblaws上層管理全部都是MBA出身,說好聽是專業管理,但是他們根本都不知道這個行業,怎麼樣經營超級市場這種生意。這就是明明是寡占市場也會虧損的原因。

所以我看到的是 在這裡成功的台商 ,他們做的都是他們家族在台灣的本業,再加上資金雄厚 ,撐的過低潮。因為這種生意是他們熟悉的世世代代的強項。所以橫跨一個大洋過來他們一樣可以成功。這就是為什麼我問的你家裡是不是做生意?家裡做生意的跟不是做生意是差很多的。

希望我說的可以增加你成功的機會,減少血本無歸的情況。

#加拿大創業#加拿大#創業#血本無歸#商會組織

 上週五的移民講座 有人問到幾個問題 是與求職有關。而這個正是我們協會的主要業務所在

第一個問到 Pharmacy technician 就業狀況如何? 主講人 Jessica Wu, RCIC 回答 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也是加拿大人很喜歡的工作 ,所以他們做了就不會隨便離職,所以這種缺比較少 特別是在大都市不容易有缺。你必須要去外圍的郊區或鄉下才會缺人。 按照這個邏輯你就可以舉一反三知道有很多工作都是類似的,你必須要離開大都市才能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另外一個 physical therapy assistant PTA.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醫療業都需要執照,但是這是一個不需要執照的入門工作。當然如果你還是住在大都市就有很多合格的人, 資格比你更強的人而搶這種工作. 你的機會還是要去郊區,鄉下地方偏遠地方。比較會缺人,願意給你沒經驗的人一個機會。因為他們不容易找到人。

另外 護理相關工作 RN, RPN, LPN, PSW, HCA 有時候剛取得執照 不容易找到 full time job. 妳一開始只能找到 part time job. 必須要累積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之後。才容易找到 full time job. 大都市也不容易有機會 必須去外圍 郊區 鄉下找。大醫院 好醫院 要進去也不見得容易 必須有更強的專業能力,經驗與突出的優點。

所以由上面這三種職業的求職狀況可以看出來 ,能不能找到工作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地方」!你必須考慮你的競爭因素,職缺數目,自己的資歷能力等等。如果你所在的專業上沒有什麼經驗,那你賴在大都市卻不肯走,又不買車,會是最大的錯誤。就像你要去釣魚也應該要去魚多的地方,而不是沒有沒有魚的地方,或者你只有一根釣竿在釣魚,而別人是開大型拖網漁船一網打盡。你怎麼可能競爭的過?不要忘記在加拿大求職這是非常競爭的社會,沒有一個對手是好惹的。不要一廂情願 ,高估了自己。你的結局就是空手回國。

此外在加拿大求職有一部車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妳是剛出道的新人,沒有什麼經驗,而加拿大求職的最重要的就是經驗,妳剛畢業如果台灣沒有多年的經驗來加持那你求職一定是處於最沒有機會最劣勢。本來在大都市蛋黃區就沒有很多junior 機會。你必須去外圍 人少的地方。

車子是你最基本該有的投資。妳如果不投資在你的機動性 ,那你找工作就會倍感困難 ,甚至找不到工作。因為妳只能找周圍附近的機會。

Tuesday, May 6, 2025

昨天那一篇關於有人唸了沒有合法註冊的學校,而拿不到專業的執照,因為學分課程不被發照機構承認。這樣的故事引起許多人的回響。非常感謝你們的熱心Feedback!

老實說,這個案例不算很嚴重。過去10多年來我擔任僑務工作與台灣同鄉會會長,大專校友會長以及其他相關社團幹部與負責人期間,遇見過更多被坑被騙的例子. 

最最糟糕的例子就是很多台灣女生 還沒有搞清楚之前, 就已經嫁到加拿大來 。運氣好的,嫁給好人。當然就不錯, 適應良好! 甚至發展無可限量!運氣不好的就可能會被虐待, 被控制, 求助無門, 因為他們通常英文不通,無法或者不敢求助! 這樣的例子,我們碰過好幾個。 所以我們這些僑務人員,有時候覺得海外僑務榮譽職務是這麼重要的,因為我們來幫助這些無依無靠在加拿大被欺負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就是他們的家人!」他們在異國他鄉,舉目無親,求助無門,語言不通的時候,我們是唯一能夠幫助他們的人。他們就算聯絡台灣的家人, 也沒有能力來這裡救助他們。也不知道怎麼樣在加拿大找到資源來幫助他們。

我還碰過被騙來,這裡當奴工甚至好幾年的。老闆可能承諾要幫辦工作簽證,要幫忙辦移民,但是幾年過去才知道根本是騙局。拿了超低的薪水,做不成比例的工作。沒有按照加拿大的勞動標準。

尤其是雇主承諾要幫你辦身分,這種事情常常碰到耍賴的。不是只有低階的工作會耍賴,高階的年薪十萬白領工作也一樣會碰到耍賴的。 所以一定要白紙黑字寫清楚,當初就要雙方寫下來要有公信力,講清楚,否則這個工作就不應該去做,否則吃虧的一定是你自己。 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根本不應該去依賴別人幫你擔保來拿到移民身分!你要別人擔保,你就矮人一截,因為你有求於人。 也是一種變相被控制,所以你要爭氣一點,最好不要去找那種需要被擔保的工作,否則你當個奴工幾年一點都不奇怪。有些甚至到頭來什麼都沒有得到。過去幾十年來美國移民最受詬病的就是H1B 移民簽證,早期是不用抽籤的,但是你在申請的三年五年時間之內你不能加薪,不能換職務,不能升官,什麼都不能做。一旦被解雇就就可能必須一切重來。這樣的事情在加拿大也是類似的。任何需要擔保的工作都一樣。 你沒拿到楓葉卡之前你永遠有求於人,矮人一截。何苦來哉?

我還認識好幾位講義氣 ,好打抱不平的僑領。 他們甚至找警察破門而入去救受虐婦女。人送去 shelter 幫她們找社工, 找律師來協助來打離婚官司或者協助租屋糾紛,與其他一大堆講不清的糾紛 他都去幫忙。我十分感佩敬仰!

我個人覺得這只是冰山的一角,還有更多隱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沒有出來求救!

所以最重要一點就是語言。你英文不通,法文不通來到加拿大這裡就只能夠待在唐人街,中文圈。大家都知道你好欺負。因為你語言不通。不欺負你要欺負誰?你就等著被人欺負,被人坑,被人騙。任人宰割!但是就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不把語言學好? 好歹你可以自己幫助自己去求救.

所以我還是要講那句話,你英文不好, 法文不通就不應該來加拿大。要來加拿大就請你把英文法文學好,要不然我的電話又響了。

Monday, May 5, 2025

最近協助一個求助 case. 涉及台灣人去上沒有合法登記的加拿大職業學校 career college ,學校並沒有被專業資格的發照公會認可 ,不是在 accredited education provider 以至於無法取得執照。 一年的學費 時間都打水漂。本來就不是每一個課程都能被 accredited. 必須 師資 課程 教材 時數 內容 等等 都符合特定標準 才能被 accredited 然後被職業發照工會 認可 承認。

很多專業執照 資格認定與發照 ,東西雙方差異很大 。在東方社會這是必須通過政府的官方國家考試來發照取得證書。這樣才有公信力。在西方社會是採取自律的模式 由每一個職業公會來”自律”決定資格與發照.政府不會管這種事。例如律師 會計師 醫師 護士 各行各業。除非發生弊端或者產生偏差必須糾正 這時候政府主管機關或法院才會出面。中醫師就是一個例子 多年來弄不出一個標準來。有幾個不同的中醫師工會互相打來打去。鬧了笑話。有些省是根本沒有法律與機構來規範中醫師,所以就不需要執照。

如果你要來加拿大學習 ,就業 ,移民 ,務必要找有被專業職業工會 執照資格認可的課程 的學校 。accredited school list 否則你上的課與學分是不會被承認的。 滋生許多後續的困難與問題。 還必須找律師打官司。

要來留學 就跟找有執照的留學顧問 ,要移民就應該要找有執照的移民顧問或律師。或者如果簡單的你自己就可以申請。

有任何問題 可以聯絡我們協會 我們會動用僑界的力量與人脈來協助 。 當然這種事情涉及專業 ,我們無法保證一定能夠幫忙。 你可能要自認倒霉,輸了認賠。所以請在事前就做好你自己的功課。自己必須要多做一些收集資料求證的動作。你下來越多功夫,就越會有收穫而不不會落入陷阱。

這就是我常說的「台灣人坑台灣人」或「中國人騙中國人」,只因為你英文不好,請你務必好好加強自己的英文多了解加拿大本地人的社會與環境這樣子你受騙的機會就會降低。

你看到的,搜集的,都應該是英文或法文原版資料 ,直接去查 移民局,學校,專業發照機構,相關職業公會,政府相關資料與官方網站。不應該是中文「被加工」或商業宣傳的資料。因為很多中文翻譯不實 ,避重就輕,添油加醋,加上翻譯者想要你看與不想讓你看的就拿到。這不就是文盲的悲哀嗎?你就是在任他們擺布,如果你自己不會看英文的話。這不就是文盲嗎?如果你根本不想要加強學好英文或法文就請你不要來加拿大。因為你只能任人擺佈,只能聽到看到被加工的中文資訊。許多中文報紙與消息來源也是一樣。

你必須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你也要有獨立不受污染的資訊來源。

請記住天下沒有好康的事情恰好被你碰到。 too good to be true.就要合理的懷疑。

#accredited#education#careercollege#career#college#發照機構#職業公會#加拿大#台灣人#陷阱#留學顧問#合理的懷疑#執照

Sunday, May 4, 2025

 加拿大雖然面積很大 但是人口很少 相較於美國三億人口,四千萬人口算是非常小的經濟體 ,也是一種淺碟子經濟。量大一點就會造成很大的波動!因為體量太小 又分散在這麼面積廣大的國家 每一個 省市都是很小的規模 相較於全世界許多人口很多的國家而言。

所以要在加拿大發展成功 ,在工作或移民的方向上要避免一窩蜂與跟風行為,因為體量很小。 當你聽到什麼職業火熱 或 某個移民捷徑時你就該仔細評估等你進場的時候會不會已經過剩不再是捷徑,該止步就要止步,不要跟風 !因為事情變的很快 當大家都知道這是捷徑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進去了,那就不是捷徑了。例如某個地方目前短缺某些職業專長的人。 每一個人有這個專長都有工作。但是當你去唸的書要出來找個工作,再準備移民的時候,這個時間差2-3年時間之後可能已經過剩了。你有可能淪為畢業後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或者是找到工作也沒辦法移民。 因為這個專長已經不缺人。 理論上這應該不是問題 因為你可以搬去其他缺人的城市 但是現實中我看到的是幾乎沒有台灣人願意搬 找不到工作也不願意去別的地方試試。

很多移民方案也一樣 因為太多人想來加拿大移民 造成許多小地方,某些移民方案 例如一年配額只有200人但是一下子就進來超過 2000人送件申請。這樣案件十年也無法處理完畢。這樣當然整個方案被迫叫停。

所以不管是求職還是移民,都必須花更多功夫與時間 。做深入研究 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途徑與方向! 只有確實深入研究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見解與方案才會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這是我20多年前留下來的剪報 。故事講到有一位越南船民在加拿大重生的故事。

她1979 來到加拿大 。結婚後有兩個小孩 ,她小孩大了之後想要重新開始工作 。她去念美髮技能 1986年她取得美髮執照 ,開始工作 。後來她發現她對美髮美容化學品過敏 不能再做下去。所以他只好再繼續學其他的專長這一次她選擇讀會計。她當時已經30多歲。她進入 Conestoga college CGA program 逐步由基層初階會計工作做起 逐步拿到月CGA 會計師執照 (後來 CGA, CA , CMA 三種會計師協會合併成今天的 CPA) CGA program 是可以讓任何人業餘逐步修習會計學科可以慢慢一步一步最終考過考試變成會計師。1994 她獲得許多 awards 包括 總督學術獎 governor general academic medal !

有志者事竟成!

這個故事隱含幾件事

1. 在加拿大很多婦女在孩子長大了之後要重新進入社會工作。這是非常普遍的 而且他們不會有什麼障礙。在加拿大沒有社會與年齡歧視問題。不像很多國家有重重障礙與歧視。

2. 要成為會計師 ,不一定要大學學會計才可以 。也可以半路出家自學,業餘自修 ,半工半讀逐步考照拿到 會計師執照。

3. Conestoga college 20年前還是很優秀的名校。不像今天學生人數成長失控 (五年內學生人數由8000人膨脹到38000人)。

4. 你學任何學科與職業都必須事先實際先去工作,了解這個工作是不是你喜歡?你能夠做的? 就像這個 case她都拿到了美髮執照,才發現她對化學品過敏。我相信很多行業都一樣。不要盲目一直唸下去 ,一定要去 coop 先去實地實習與工作 ,了解實地狀況。不要幾年後畢業後才發現,錢也花了 ,幾年時間也浪費了,你根本不喜歡這一行,妳找不到工作或你根本沒辦法做這一行。

5. 最有風險的是某些學科可能需要博士學位才能開始工作 。例如生物科技,心理臨床分析,醫學研究 等等這種工作萬一你拿到博士學位開始工作才發現你根本不合適或者是找不到工作,沒有缺 或你不喜歡或不適合 那怎麼辦? 你已經唸了20多年 才拿到博士學位,進退失據。


Saturday, May 3, 2025


天行健 君子自強而不息

幾個月前有一部電影 唐探 1900 其中有一段 "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一下的議題。

這種事情不是只發生在中國人,所有有中華文化的地方 台灣, 香港, 澳門,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甚至印度人,俄國人也一樣。

以前在一家日本最大的銀行的加拿大分公司工作。70%的同事都是俄國人,他們非常的勤勞努力,但是通常只跟自己人在一起,平常只講俄文,所以也很難打入他們的圈圈。印度人就好一點比較開放,以前待過一個公司70%都是印度人,但是印度人聚餐的時候也會找我們這些台灣,科威特,馬來西亞跟美國人一起參加。以前在邁阿密工作 80%是講西班牙文的 但是大家常常在一起聚餐的時候,大家一定是講英文。當然他們老鄉在一起的時候就一定只有西班牙文。

但是追根究底這種 "自己人坑自己人" 的情況 要怪你自己。為什麼要一群人移民出去全部擠在一起?ㄧ整群的綿羊是不會變成獅子。只跟自己人來往?我作為同鄉會會長多年,我非常失望的是這些同鄉就算是找個人修水管 ,修 furnace, 找律師 ,找醫生 ,找機場接送,找汽車教練,找住宿,找貸款, 辦手機 , 通通只要會說中文的 !問題是小地方哪裡來各行各業都有你的同鄉? 他們的水準也是個問號.  他們很多是為了生存被迫去轉行的,經驗不夠,實力遠遠不如有10-40年經驗的本地白人。所以competence 才是你應該考慮的因素而不是會不會說中文。

如果你英文真的這麼不堪。你為什麼還要移民來加拿大?如果你不會英文只會中文,那你有移民跟沒有移民有什麼差別?學好英文 法文, 融入加拿大社會, 是你移民來這裡的義務與責任,  這是十多年前 一位移民部長說的 他後來成為 國防部長與 Alberta 省長。這種不尊重加拿大的文化, 只會助長更多的種族歧視, 他們就差沒說滾回你的國家!  也就是只會在唐人街用中文討生活的這種心態才讓會自己人坑自己人的事情這麼常見。他們也有恃無恐的坑你。因為他知道你英文聽不懂, 講不好。你走不出唐人街! 你在加拿大人地盤混不開, 所以只能夠在中文圈生活,你必須靠他依賴他們。他們不欺負你要欺負誰?所以入境隨俗很重要, 融入加拿大本地人的社會, 才能得道多助 。避免 "自己人坑自己人" 的情況.

所以要避免這種自己人坑自己人的情況就是你要自強自立。不要依賴他們。 如何自立自強就是把語言學好,來到這個國家就跟這個國家的人多熟悉多交流多了解,融入他們的社會。你就會是強者,而不會是那個被坑被騙的人。

https://www.xiaohongshu.com/discovery/item/67c11bde000000000e004d99?source=webshare&xhsshare=pc_web&xsec_token=CBZSfD0c0miS76jxiOu0LLxQlfsFcc882Yi9hO-4Kp7as=&xsec_source=pc_share




Friday, May 2, 20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EtAIyXuKqw

留學不等於高薪? 專家:留當地工作挑戰多.需有明確規劃|十點不一樣20250430

 文化衝突 很多人都知道台灣文化與加拿大文化(泛西方文化)有很大的衝突。衝突不是只有台灣人與加拿大人之間。在加拿大住久了的老僑與新僑衝突更大。主要在做事情方式, 價值觀與思考方式。 三十年來 我看到太多新來的台灣人無法適應加拿大 ,找不到工作 ,身體出問題 ,婚姻出問題 ,無法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