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3, 2025

 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 1867

加拿大 Dominion 成立於 1867 由殖民地 變成 Dominion of Canada. (高度自治的殖民地) 並不是獨立。 因為這個法案是英國國會制定,由維多利亞女王簽字生效。原因是1866 美國爆發南北戰爭 在 1775 ,1812 年美國因為獨立戰爭的仇恨 一直找機會要攻擊加拿大。1866 南北戰爭爆發之後英國擔心美國又找藉口打進加拿大,所以就由英國國會制定法案,讓加拿大分離出來成為新的 dominion 讓美國沒有藉口來調起戰爭。一般加拿大教科書說加拿大是 1867年建國,但是很少國家獨立是宗主國制定法律叫你獨立 ,這是比較罕見的情況。

The 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 received Royal Assent on 29th March 1867 and went into effect 1st July 1867. The Act united the three separate territories of Canada, Nova Scotia and New Brunswick into a single dominion called Canada. Provision was made for other colonies and territories of British North America to negotiate their entry into the Union. The Act divided the province of Canada into Quebec and Ontario. A new federal government and Parliament was established in Ottawa together with provincial governments' legislatives. The Act established that the dominion remained under the sovereignty of the British Monarch and served as Canada's constitution until 1982.

 加拿大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 東西兩岸的大西洋與太平洋外海都有石油蘊藏 。Alberta的石油 油砂蘊藏量是全世界石油第二。

北極圈以北有許多的鑽石礦 ,Saskatchewan 的鉀礦,Ontario 的金礦 鎳礦 以及其他的銅礦 ,煤礦 ,鐵礦,鈾礦 ,白金等等。都是出口大宗。

由於加拿大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部美加邊界一百公里內 北方大部分都是無人區 所以事實上可能還有更多的礦藏 都還未被開發或不為人所知。

在加拿大 地質學家,石油工程師,化學工程師,礦冶工程師,以及礦業的藍領技工與運輸相關等都是顯學。很多工作機會,因為產業有很多需求。但是你都得在偏遠地區工作。薪水很高,你也沒機會花錢,所以可以存很多的錢。

https://youtu.be/GyCW764ccpY?si=uP4QslpJDQXp5-09

https://natural-resources.canada.ca/minerals-mining/mining-data-statistics-analysis/minerals-economy?fbclid=IwY2xjawI_xIRleHRuA2FlbQIxMAABHZBfKVRpRsq9hE_qP8AkEE7FvFBELjWM9e1Z1ryGf85huYqNOWelprXwFA_aem_Jp2ixvLt1HHrEE46huzTkw

 最近又一次Omni TV 電視台受訪 Felix and Trisha 就業相關議題。

https://youtu.be/stWOls4LvGQ

https://youtu.be/F-h1Lc7yLw0

 粵語的重要性

很多台灣青年抽到打工度假,想要來加拿大工作順便遊玩,所以很多人去找華人的服務業的工作。但是通常會面臨一個問題。

在加拿大的主要大都市華人區的餐館與零售業大部分的職缺都要求 英語 ,粵語 ,國語 流利。因為這些華人區 因為歷史因素 廣東人佔多數 。可是通常香港人都能夠精通三種語言 英文,廣東話,普通話,但是台灣人通常都不會廣東話,這是一個明顯的缺點與劣勢。 我沒有說你這樣就找不到工作,但是你可以考慮快速地學習一下基本簡單的廣東話會話會對你在華人區求職有幫助。

 移民的動機與有沒有退路會決定移民的成敗!

之前與幾位前輩討論到,他們都是來加拿大20,30,甚至50年。這幾年有很多新來的台灣人想要來加拿大謀求發展與移民。他們談到了一個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他們為什麼要移民?為什麼要來加拿大?這個”動機”其實決定了移民的成敗!

沒錯你「為什麼」要來加拿大決定你能不能”成功”移民定居在加拿大!

如果你覺得台灣很好,各方面都很好,那你何必來加拿大活受罪? 更何況有人認為是移民監。這真是侮辱了加拿大這個好地方!對這些人來講如果找不到工作辦不出來移民, 他有個退路回去台灣,那10個有九個最後都是回去台灣的。他們沒有意願更不需要來吃苦,受罪,辛苦,忍受與耐心,因為他們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回去」。這樣他們很容易就會放棄加拿大打拼而選擇回去台灣繼續過他原來的日子。這是最簡單的選擇,不是嗎?更不要說那些認為是移民監的人。本來一秒都不想留。

這幾十年來我因為住在 Waterloo. 這個地方傳統上就是德國人的地盤, 我認識了很多德國好朋友,不管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的的德國人。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們都非常的討厭德國。每次談到德國,他們就會有許多的對德國批評與厭惡。例如很多年以前有一起兩部飛機在德國南部上空對撞 我的德國朋友第一個直覺就是這些德國空管是不是都喝醉了 ?在他們看來德國人大部分都是酒鬼。他們討厭德國的僵化,以及他們回去德國 持加拿大護照受到不禮貌的對待(這就讓我想到 類似川普的祖父回去德國因為沒有服兵役,逃兵而被逐出德國的情況類似)等等。

在waterloo 有許多的 Mennonites  ,200多年前他們就是逃離德國來到新世界的。(Mennonite 其實大家應該很熟悉,花蓮門諾醫院就是他們設立的, 他們很多仍然說200年前的古老德語,開馬車,不用電,他們種田,木工家具非常有名,過跟200年前一樣的簡單的生活,現代的東西都沒有,一個家庭至少生十個小孩),我一直非常佩服這些 Mennonites  的祖先當初選擇離開德國, 來到加拿大(他們是先搬到美國賓州再搬到 Berlin 200多年前 Kitchener-Waterloo 叫柏林)是無比正確的選擇。因為後來德國普魯士一直在各種戰爭當中,拿破崙戰爭,1848革命,兩次 schleswig 戰爭,普奧戰爭 ,普法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死了多少人?

我還認識許多其他國家的移民 波蘭 ,匈牙利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烏克蘭 ,俄國人 ,他們絕大部分移民都是在批評他原來的國家。說她們為什麼原因選擇加拿大而不回去。這才是移民而不是腳踩兩條船,所以哪裡有錢賺就回去哪裡。腳踩兩條船是不會成功的。要腳踩兩條船就不該移民。

移民事實上是連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片新的土地重新開花結果。你可以想得到很多到了新的土地是沒辦法申根發芽的。失敗的比例真的很高。這一些移民時間久了,很多原來國家的事物已經人事全非。所以要移民是需要沒有退路 ,通常需要有一個強烈原因你不願意回去自己的國家的人才會破釜沈舟 。因為沒有退路 ,才會勇往直前,抱持不回頭只能成功的精神的人才會撐下去。例如有些人 他受夠了低薪 ,抱怨根本買不起房子,職場被霸凌,學歷歧視,要尋求新機會, 想要看看這個世界,想要賺第一桶金,討厭污染,血汗醫護,討厭人擠人的環境等等。

 移民 不歸路

移民是一條不歸路。移民是連根拔起移植到另一片土地。你移民過去住在這個國家幾十年後你一切都適應了,但是你的命運也跟這個國家綁在一起。

很多人沒有想到一些事情 例如

1. 你的小孩會不會說中文? 對中華文化,台灣文化完全不了解。你能適應西方的親子關係嗎?文化衝突。這些都是移民之前應該考慮到的。

2. 孝順與父母的關係。父母老了需要照顧。 這方面住在海外的人,永遠有這方面的缺憾。要儘早盡孝。

3. 台灣財產的繼承。我認識許多鄉親幾乎每年要常常回台灣照料父母。他們也有許多發生的財產遺產爭執的事情。我之前曾經辦過一場這方面的專業講座,邀請律師來說明。這方面需要盡早詢問過台灣律師了解你的權益。盡量盡可能與親戚朋友維持良好關係。

4. 有些人移民海外,我現在說的是北美以外的地區與國家。世界上很多國家並不穩定。 例如整個中南美洲像阿根廷長年一直都有非常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很多人財產損失非常嚴重。有些地方有戰亂,毒梟戰爭,甚至像早期的華僑有些移民到古巴或印度財產被沒收。變成一貧如洗,連回國的機票錢都沒有。更不要提某一些排華的地區像印尼 東南亞 等等。在排華暴動的時候甚至連生命財產都沒有保障。這些都是移民要小心考慮的因素。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25

 昨天講到過去二十年 ,那篇三立新聞報導,台灣人根本不移民。最近台灣人要移民加拿大的熱潮是四年前疫情之後才發生的。 

其實過去20多年, 不只是沒有台灣人要移民, 也沒有台灣人要留學。造成台灣的許多大學沒有海外歸國留學博士教授新血的補充。國外大學也少了許多台灣留學生。看看這篇 2002 年的報導!

如果你看多了這種長週期的起起落落,大起大落的變化。你就會對留學與移民這件事,抱持比較長期的看法,現在是一窩蜂 一頭熱。 現在拿不到將來也許就會有。不必急於一時!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828dc92a-b8ca-4ca5-85c2-972f1a405800&CatId=11&postname=%E7%95%99%E5%AD%B8%E5%A4%A7%E8%BD%89%E5%90%91&srsltid=AfmBOoqdRJvgP50iQbIhhUIKxXbc2U7lZd8FhoY-wIsaRWS6ue1p72yq&fbclid=IwY2xjawIsGF5leHRuA2FlbQIxMQABHb1-Rb8Es9MXGTZ9YuXikZfnjVBs-QgYXr0_8UBBfVFhcRuqAZADpCGb2Q_aem_upN9u-yeDMFBU51jCAwuUQ

就如我之前的文章常常提到的在五年以前的時代。根本就沒有什麼台灣人要移民加拿大。離開加拿大的更多。加拿大各地的人同鄉會人員減少非常嚴重。

我找到三立十年前 2015 的報導。提到加拿大的台胞減少一半!因為沒有台灣新移民 老僑又回流。

所以如果你現在在加拿大為了拿不到永久居留權而懊惱。我覺得那大可不必。這種事情一直是起起落落的,誰知道過個幾年又沒有人要來加拿大了畢竟一年有七個月冬天。不是很多怕冷的台灣人長期承受得起的! 說不定過幾年你又有機會移民加拿大了!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73848

Tuesday, February 25, 2025

哪些人來加拿大會成功會留下來?

上一集講到很多人移民加拿大失敗!這一篇文章我要講到的是依據歷史的經驗哪些人來加拿大會比較有可能成功會留下來。這一部分其實是僑務 我已經觀察很多年了。

1. 最早期的台灣留學生 

就是我那些 70-90歲的學長 在最早期的時代,1950,1960 一般台灣人是很難出國的,除非是留學生能夠拿到全額獎學金。 所以他們都是菁英中的菁英。而且早期沒有什麼大學,所以這一批人有一半以上都是台大的。想想看在那個沒有幾個人能夠念大學的時代。在他們那個年代只要在加拿大獲得學位就可以順利的拿到身分,他們大部分有些都是進了政府機構工作,所以人生都很順利。老了之後因為加拿大住習慣了,所以都留在這裡。

2. 台灣新娘 

我在擔任同鄉會會長時幫助過很多台灣新娘。有很多甚至是還搞不清楚就嫁到加拿大來了。有些丈夫對他們不好, 婚姻出了很多問題需要我們這些海外的社團來幫助他們(我也是經過這些案件才深深體會到海外台灣人社團是這麼重要)他們在這裡無依無靠,所以我們就是他們的家人來幫忙她們。也有不少台灣新娘是嫁得很好的。能夠在這裡也有相當好的事業發展。 台灣新娘通常會繼續待在加拿大。關於我碰到台灣新娘的案件與故事 。以後我還可以發表很多篇文章。

3. 教授 

在加拿大這裡的大學的台灣教授,我認識很多位。但是我說實在話他們都不是普通人。很多這些教授小時候就是天才兒童,例如小學可能就跳了四級。長大的時候很多都是哈佛或麻省理工學院的PHD. 教授的老婆往往也是有博士學位或者台大畢業的。如我說的,很多工作都是需要有天份的甚至是天才才能夠出人頭地。

4. 創業移民/投資移民 

早期加拿大有投資移民與創業移民。這些人很多都不是一般的有錢而是非常的有錢。 所以他們就算不做生意也可以幾十年不用工作。生活過得非常愜意。

5. 技術移民 

技術移民 真的是要看你的專長在這裡好不好找工作。英文能力?決心?哪一個城市?努力程度?每一種專長不一樣,際遇差很多。早期這些技術移民只有10% 留下來

6. 陪讀媽媽 

大部分的陪讀媽媽都非常辛苦。他們通常跟著小孩搬來搬去。 以前認識一個陪讀媽媽每年要飛五個地方。 丈夫在大陸做生意,當初移民是來到 Winnipeg 落腳 房子買在那裡。一個兒子在滑鐵盧,一個兒子在蒙特婁。然後又要回台灣看看父母。當小孩都畢業,工作了,大部分的陪讀媽媽都是回台灣去陪丈夫了。

7. 跳船

早期在美國與加拿大 ,有一些台灣人其實是跳船的 逾期居留 非法移民 甚至偷渡客。在美國的比較多. 這些台灣人後來經過幾次特赦或其他管道之後都拿到身分留在美國加拿大。在加拿大的跳船的人以廣東人香港人比較多,他們必須借用別人們的SIN卡生活。

8. 軍人

早期的國軍裡面有些人是比較高階的軍官,所以他們有些送出國拿到美國或加拿大的博士學位。他們退伍之後通常就選擇移民加拿大或美國他們因為有退休俸,所以生活上都不是問題, 也不需要去為了生活而要去找辛苦的工作。

也有很多比較後期的軍人也都是有退休俸能夠移民定居在加拿大。他們生活無虞,所以就算沒有工作也能夠活下去。他們英文通常也比較好。

9. 特殊宗教團體

在早期台灣有一些宗教團體鼓吹到國外移民。他們是整批來的 ,有些可能是幾百人的規模。因為有宗教的力量,而且人數眾多,所以他們大部分都留下來。例如一貫道以及某些錫安教會等等。

10. 在台灣是飛行員機長 空姐 飛機維修機工長 

在加拿大的台僑裡面 我發現空軍 長榮 華航的員工比例偏高。可能是他們的生活圈本來就非常嚮往也比較有機會能夠住在北美。他們是屬於高薪階級,而且他們的英文通常比較好。所以來到加拿大就算沒有工作,也能夠生活的很好。

11. 討厭台灣的人 

不管是什麼原因 ,反正有人就是不願意回去台灣 。那他自然就必須想辦法生存下去。因為沒有退路,使得他能夠在加拿大生存下來。 

我想沒有退路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能夠在加拿大移民成功。就像項羽的破釜沈舟 背水一戰 才能成功。你時刻想著退路 那你就不會成功。

12. 不能回台灣的人

種種原因,有些人沒辦法回台灣,也許是因為有犯案,或者是因為兵役,等等許多原因。他們也必須找出自己的生路,生存下來,沒有退路。

前天寫的文章「什麼樣的人可能不適合來加拿大?」 得到了很多的回響,但是可能也產生了一些誤解。這裡我要做一些補充說明。

也許你們並不知道來到加拿大要移民,要找工作。是兩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會搞得你身心疲憊,苦不堪言,甚至得憂鬱症。因為你是人生重新來過。經常都要吃苦受罪。一直在奮鬥當中。直到你終於適應了。通常5到10年時間是跑不掉的。因為有各方面的困難必須克服語言,文化,氣候,飲食,風俗的種種困難。加拿大一年有七個月冬天。有時候連續暴風雪來襲,你可能走路連一條街都走不過去,因為一大堆的雪山在路上你得爬過去。更不要提 -20 -30 -40 的天氣你能不能適應?七個月的冬天大部分都是陰天。常常看不到太陽。你會缺乏維他命D 然後會憂鬱 所有寒帶國家的人都是這樣子的。

找工作更是如此!丟了上千封履歷表,根本沒有什麼回應。你會絕望然後就放棄!

許許多多加拿大的工作都需要執照 ,但是拿執照非常費時時間。轉換執照也許可以,但是也許會有很多刁難。你得非常有耐心才可以。而且你英文必須到某個程度上才能執業。

也許你會說工作不找了我們創業. 但是你來了一個新的國家,你連他們的人在想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搞不清楚情況下,這樣的創業會不會太冒險了?風險會不會太高了?

所以如果你在台灣已經功成名就什麼都有了。你為什麼要來加拿大受罪?重新再奮鬥一次?而且失敗率是極高的。幾乎是九成都是失敗的。

例如你是公務員鐵飯碗,醫生。那你值得辭掉這樣的工作來加拿大重新奮鬥?然後只有一成成功的機會會成功這樣值得嗎?醫生執照轉換困難重重。我聽到的故事是成功案例花了四年或10年時間才重新拿到加拿大的醫生執照。那有多少醫生沒有拿到加拿大執照? 人生有多少個10年?

如果你在台灣已經很有錢,很有身分地位。你來了加拿大一切要重來,過去的一切受到的尊重與社會地位。全部抹除. 一切重新開始。值得嗎?

如果你說那我就來這裡退休就好了?天天上茶樓飲茶 釣魚 逛逛走走。那有什麼不好?那是不錯。但是你還是得小心稅務要好好安排。

如果你是英文不好,怎麼學都沒辦法進步。那就更糟糕了你只能做一些低階的工作,永世不得翻身。你會覺得值得嗎?

這就是我寫那篇文章的目的要提醒你們,有些事情不見得值得。不要一窩蜂一頭熱栽進去移民!

但是如果你在台灣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未來沒有前途 ,看不到希望 ,一無所有,覺得你完全沒有辦法適應台灣的生活。那麼移民加拿大你沒有什麼好損失的。 值得你到加拿大來重新開始新的人生,說不定你會有不同的人生際遇,開創你自己的輝煌人生。 因為你沒有什麼損失,也不用付出什麼代價。不成功回台灣就是了,也沒什麼好懊惱的。

Monday, February 24, 2025

什麼樣的人可能不適合來加拿大?

1. 英文不行,又不願意學好英文的人。

2. 沒有多采多姿的夜生活,就活不下去的人。

3. 不願意考駕照與買車的人。

4. 你的專長在這裡沒有職缺, 又很難轉行的人。

5. 怕冷的人。

6. 夫妻之間有一個不願意移民的人。

7. 沒有跨國適應力的人。

8. 不願意學習新的事物,調整自己的人。

9. 不能適應一年冰封七個月的人。

10. 不吃中餐就活不下去的人

11. 不願意搬家的人。

12. 沒有主見的人, 無法獨立, 樣樣要依靠別人幫助的人。

13. 沒有辦法自己想出辦法的人。

14. 害怕孤獨的人。

15. 什麼事都要拿台灣比較的人。

16. 必須常常回台灣的人。

17. 在台灣沒有3-5年工作經驗的人。

18. 在台灣事業有成, 未來前途似錦, 賺很多錢的人。

19. 公務員。鐵飯碗的人。

20. 高薪專業在加拿大很難拿到執照的人  醫生, 牙醫, 律師 等等。

21. 家裡有佣人伺候的人。

22. 不甘心繳很多稅的人。

23. 沒有耐心等待的人。

24. 在台灣很有關係,很有辦法的人。

 加拿大哪裡不一樣?

8. 在加拿大沒有應酬這回事。(如果你在華人公司,那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怪不得人。) 絕大部分的公司可能下班前幾分鐘就沒有人要工作了,大家都是準時下班,如果你總是要加班, 那加拿大人會認為你是能力不足才會需要加班。更沒有那種下班後必須要等老闆走了才能走的這種荒唐的事情。 

如果是因為你的工作量大到必須要加班。你可以要求公司檢討更改你的工作內容,多雇用人。因為這已經超過一個FTE甚至兩三個FTE的工作量。你甚至可以跟勞工局投訴。因為這可能牽扯到人權問題。

所以當然就更不會有需要公司應酬這種事。也不會一個晚上要跑好幾攤這種事情。你看看加拿大哪裡像台灣有那麼多聲色犬馬的地方。因為大家下班就回家了所以在加拿大家庭與工作能夠兼顧。當然也會有很多人不習慣啦,覺得加拿大太無聊了,什麼娛樂也沒有。所以這也是一個移民前要考慮的因素。

Sunday, February 23, 2025

 加拿大的職場文化與台灣(東亞)文化上的差異 part 5

有限責任與無限責任的區別 -

在加拿大 人與人 公司與公司 公司與員工之間都是依據契約精神來劃分邊界與區隔的。 甚至不同部門之間也有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or SOW (scope of work)  你只需要符合做到 SLA or SOW 要妳做到的有限責任就可以 . 不要撈過界幫對方做。 在台灣工作時很多事情劃分不清 通通是你的責任 妳有無限的責任與義務。

這裡不是這樣的 不是妳的 就直接說不。 特別是妳代表公司與別的公司合作或服務 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的 boundary.

例如我以前 被公司派去某些銀行做 physical dba 工作 對方要我 trouble shooting 包含 index . 或者修改某一個 script. this is "Logical DBA" task which is not a physical DBA task. 我如果確定知道這個不在我的 SOW 之內那我就會告訴對方 這不是我該做的. 如果對方希望我做,那我就會告訴他直接跟我的 manager 聯絡,那可能需要修改 SOW 這個銀行需要要多付錢給 公司然後公司就會叫我這個部分就由我來負責。這樣我的績效會提升 因為我注意到 stand firm on 公司 interest. 而且增加 公司 new business and increase 公司 revenue! 所以要搞清楚自己相關的 SLA and SOW.

當初進公司簽的 job offer 也是重要的法律文件上面明明白白的規定你的工作執掌範圍是什麼?你只需要把這個做好就是你的本分。

 過去三年我們協會成立以來,我們見證了中港台三地的移民潮爆發力。 我可以說 過去三十年來台灣人一窩風西進大陸的浪潮已經有點轉向。轉向美英加澳的風潮。就算是去東南亞發展的人也想盡辦法要來這四個先進已開發的國家。因為安定 生活水準比較高,當然賺不到什麼錢,但是人會活得快樂一點。至少是是法治國家一切照制度走。

在過去三十年不是只有企業家 ,大老闆 ,台幹去大陸 ,連高中生也掀起去大陸留學的浪潮。 但是隨著 近年來大陸經濟急速冷卻 ,他們也看到中國一線大城市的菁英也想盡辦法要 「潤出去」。主要是去北美 美國與加拿大。 這對台商、台幹、台生當然也是啟示。加上很多派遣去東南亞甚至新加坡的台幹 。也想辦法要轉去北美。所以看來這一股風潮已經形成。

所以我想我們會看到在加拿大將有更多的台灣人湧入。但是他們必須面對 很多困難與挑戰!

許多去大陸的人就是因為英文不好 ,或者不願意學英文,想要利用同文同種的優勢,而如果要去北美挑戰的話,英文會是第一個最大的障礙,因為台灣人英文都很差勁,台灣人平均IELTS分數是五,(IELTS 5分表示聽力只能聽懂一半,只聽懂一半能夠溝通嗎?)很多人不到五分。但是在加拿大要找到工作至少要有七分 (聽懂 75%)。這是一個非常大的gap. 許許多多的台灣人根本英文開不了口,也聽不懂。所以必須要用正確的方法有決心很努力的去把英文聽與說改進。

第二個障礙就是怕冷,說實在話怕冷你就根本不要來加拿大。 因爲怕冷很多人想去美國或是澳洲,但是去美國澳洲移民實在太困難,所以很多人最後不得不來加拿大,但是你來加拿大只想要去某一個比較不下雪的地方,但是那個地方並沒有太多的機會,所以你得好好仔細想一想。

第三個障礙是加拿大的工作是非常難找。困難度是你難以想像的。隨便一個工作出來,可能都有幾百上千人應徵你丟個幾百封 resumes 可能都是石沉大海,沒有人理你。這是你必須要注意到的,而現在在美國澳洲英國找工作也非常的困難。

第四個障礙是 機票很貴,加上加拿大物價與房租非常昂貴。時間成本很高。

總而言之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面對挑戰喜歡冒險的人,那也許加拿大很適合你 ,但是你得付出巨大該有的努力,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失敗的。 一分耕耘1分收穫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加拿大哪裡不一樣?

6. 越冷的地方 化學反應越慢 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也會減慢。 所以你有機會活的比較久。

我不敢說我說的是完全正確。但是我在這裡認識了多位90多歲與近90歲的學長仍然生龍活虎。有時候我在多倫多的一些聚會中90歲以上96歲,98歲,百歲的前輩也非常常見。而且都是自己可以走得好好的。我太太也說她的牙醫診所有一些90歲以上的病患是自己走進來,自己走出去。當然不是每個人能夠活到90幾歲以上,但是我想加拿大的寒冷天氣與優質的醫療體系與制度也有很大的影響。

 職場上的尊重與倫理

昨天的演講 “知彼知己:了解招聘經理如何決定面試候選人?”

有一位出席聽眾提出一個很好的問題, 我想這個問題是argueable. 

她目前工作是 parttime ,而目前部門內沒有 full time vacancies. 她需要 full time FTE 工作 , 所以想要申請相同公司的不同部門有一個FTE的職缺. 他問說是不是可以直接丟履歷表過去給另外那個部門的主管?

出席的三個演講者都是中高階主管與我都同時想到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申請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告知自己的直屬主管? 這個問題其實更重要。

身為主管,我們有時候最不高興的事情就是被蒙在鼓裡 。你的屬下要跳去別的部門 ,而你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這種情況下每一個主管絕對會很不高興 。因為他覺得沒有被尊重。 而且身為主管如果這個部屬表現良好,他可能已經準備幫她安排她未來可以扶正。 會有正式的職缺給他。 但是你一旦內轉跳槽成功之後再告訴你的主管 。那你的主管如果原來已經幫你準備要安排了,他就會覺得非常失落。

而且很多公司不是你要跳過去就可以了. 很多公司HR規定,對方部門主管要雇用你之前一定會來問你的老闆你的reference表現如何? 而且很多公司為了公司運轉順利. 別的部門要用你也要你的部門老闆願意放人。 他如果不放人的話,那你是根本過不去的。 就像我以前在 IBM 就有所謂的Release date.每一個人的人事檔案都有一個Release date . 這個是為了確保你能夠完成你的部門的工作。release date 沒有到達之前你是無法內調走不掉的。 其他的部門都不可以雇用你。

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上最重要事情就是尊重。有些圈圈是很小的。 就是那些人你將來幾年後很可能又會碰上他或他的朋友。 大家互相都是認識的小圈圈。

有一些公司有內部職缺申請系統 ,你自己就可以直接申請。但是我會建議你最好還是跟你的主管先說一聲,你想要換別的工作問問他有沒有對你有任何其他的安排。大家開誠布公地把事情談清楚,他如果對妳表現不滿意或對你不好,當然就不會有什麼好安排,他也希望你趕快走。 他如果對你很好的話,他應該會對你的未來有做安排。這個時候好好跟他談清楚,說不定他幫你安排的機會會更好,因為他把你當作心腹 ,他未來會栽培你。不會虧待你的。不要為了這種事情缺乏尊重,而把對你要栽培的人得罪了。這種事情往往都必須你自己升級當了主管,管理部屬之後才會體會到。

所以這種換工作的事情,如果你要內調之前一定要先跟你的主管先溝通好。你如果是外調辭職過去,那當然就不需要他同意。內調的話說一聲打個招呼給人家一個尊重,是一個在職場上的基本倫理與禮貌。

Saturday, February 22, 2025

 知彼知己:了解招聘經理如何決定面試候選人?

錄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n7Q33Y7WN8

出席嘉賓 

邱意雯 Senior manager, Linkedin 

盧莉馨 CEO, 多倫多台灣信用合作社 

Laurence Tseng, Director, Dell 

座談後有問答時間

 加拿大哪裡不一樣 ? 

2. 強制安裝一氧化碳偵測器

在台灣你常常會看到新聞報導,有人甚至是全家因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一氧化碳是因為燃燒不完全與空氣不循環造成的。 往往是跟熱水器安裝不當或其他密閉的空間的燃燒有關。

加拿大冬天動不動就是零下 20 30度 。必須要要燒點什麼才不會凍死人 。所以加拿大有非常嚴格的一氧化碳法令 ,各省不一樣,各都市不一樣 但是基本上大概都是要求每一層樓至少要有一個一氧化碳偵測器  這是強制安裝的 。而且是 “interconnect”, 就是說如果有好幾個火警一氧化碳警報器 一個響了,其他全部會跟著一起響發出警報。

法令也規定的 另外如果有車庫的獨立屋連接到車庫的那個門必須是 "gas proof" 這是一個氣密的門。關閉的時候空氣不會傳遞過來。這是為了防止有時候有人下車忘記將引擎熄火或者是有些車是遙控啟動的。不小心啟動了在密閉的車庫中產生一氧化碳然後飄進房子將整個房子的人毒死。這個在美國常常發生,因為美國很多州並沒有強制。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話題。因為一氧化氮是無色,無味的。一般人是無法感覺出來的,一定要靠機器。所以強制安裝這個。每年可以拯救許多人命。這是國家該做的事情。

Friday, February 21, 2025

Feb 21, 2025  加拿大移民問答 by Jessica Wu, RCIC, CCMB  CCMB 

錄影  https://youtu.be/djPDLzyX77k

CCMB Immigration https://ccmbimm.ca/en/home-page 

Phone: (647) 372-0988

如果你想要了解你的職業與專長在加拿大的相關資料 ,你可以到 job bank 查詢政府相關資料. 包括這個專長,在各省有多少職缺?未來這個行業的人力需求有多少?各地平均薪資? 是否需要執照?需要哪一種執照?需要什麼樣的等級技術水準?工作的正式描述與工作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查得到。

https://www.jobbank.gc.ca/trend-analysis/search-occupations

https://www.jobbank.gc.ca/mar.../summary-occupation/23242/ca

Job Bank -> Labour market information -> 

input job role name 

-> Summary, description, wages, prospects, jobs, requirements, competencies





 加拿大哪裡不一樣?

1. 加拿大破產法 讓人可以活下去,文明的制度!

加拿大是一個法治進步的國家。(我不敢說,每一種加拿大法律都是進步的,但是有一些是的確值得參考的)重點在他的法律精神 -

“讓人可以活下去 !給他第二次機會來重生!他只是欠了錢並不是犯了罪!”

各位可能常常看到新聞,例如在台灣某些藝人或路人甲因為欠下大量債務,而被黑道追殺 ,綁架 ,禁錮 或者是某些人因為受親戚拖累 ,投資失敗 ,被騙 或是商業經營失敗,因而欠下巨額債務而全家燒炭自殺或逃亡 隱姓埋名。請注意他只是欠債而不是犯了什麼罪,根本不應該賠上全家人的人命。他很可能已經根本付不出錢來,逼他也沒有用,他只需要一條能活下去的路。

這些悲劇都是因為台灣的法律沒有給人重新活下去的機會。因為債主不願意免除債務 ,更不願意見到這種法律通過。不管是黑道追殺 結果警察不管 或者是他根本就還不起錢。 一個文明的國家就應該給人重新活下去的機會。這就是文明跟野蠻的差別。

在加拿大 破產法有許許多多不同的解決方式,經過破產法院判決後。很多情況下可能欠債的人付少於 10% 或 2%的錢就可以免掉九成以上的債務,然後債務一筆勾銷。幾年後就可以無債一身輕。重新開始。因為他付不起這個錢。如果要全部付掉的話,那他可能根本無法重生。這就是法律的精神,一個文明的精神。 而貸款給他的人當初就該想到有破產法的保護。需要自己去做更詳細仔細的調查再貸款給他。

在加拿大的一些破產解決方式中,甚至有一些是可以讓你繼續保有自住房屋 ,自己的車子甚至原來的生活方式,但是你獲得了重生免掉了債務 。當然你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可能是幾年之內你的個人信用跌到谷底 的種種生活不方便。這是他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不需要全家人自殺或者是被黑道追殺這種野蠻的結果。

在美國因為醫療非常昂貴 很多人付不起 只好破產 這是非常常見的。但是至少他能活下去 ,不會因為付不出錢來就等死。

我想這是一個移民加拿大獲得的附帶優點。享受比較文明的法律。

Tuesday, February 18, 2025

 魁北克法案 Quebec  act (1774)的重要性!

最近50年來魁北克在加拿大各省當中獨居一格,因為他們曾經有兩次獨立公投,但是都以些微的比例沒有通過。但是他們很巧妙地運用他們本身的獨特法律地位,在加拿大10個省三個地區中巧妙地獲得更多對自己有利的各種優惠與好處。這引起其他各省的不滿,但是這就是魁北克人的特色。

因為當初英國人為了安撫這些魁北克法國人所制定的Quebec act 1774 魁北克法案,引發出一連串的想不到的後果。

1756-1763 的七年戰爭 英法兩國的魁北克戰爭 最終法國戰敗輸掉了整個加拿大。英國雖然贏得勝利,但是這場戰爭耗費英國很多人力物力,也欠下了許多的債務,當初戰爭也就近徵調北美13州 英屬北美的軍人與民兵 。包括 喬治華盛頓。 打贏的英國反而面臨了許多挑戰,第一個怎麼樣統治這些語言文化習俗不同的法國人、讓他們效忠而不會再叛亂?是很大的挑戰。第二 戰爭債務赤字如何解決?

所以英國國會制定了魁北克法案,安撫這些魁北克人。這個法案,對於這些法國子民非常的優惠。以致於後來北美13州(後來的美國)叛變的時候這些法國人反而堅持效忠英國,而沒有夥同北美13州一起叛亂。

由於七年戰爭 消耗了很多英國的國力也欠了很多的債。所以英國人決定對北美十三州加稅,再加上魁北克法案的通過促成了美國的叛變。後來美國的叛亂成功與獨立。喬治華盛頓 也很感慨他們殖民地軍人當初幫助英國打敗法國人,後來這些法國人反而過得比他們這些英國的子民更好。英國反而對自己人為英國出兵出力的人加稅。

所以後來這些魁北克人跟美國人是有一些仇恨與過節的。

在1775 美國宣布叛亂之後佔領 蒙特婁 但是在魁北克堡壘攻城戰中大敗 ,後來華盛頓用拉法葉將軍(他是法國貴族)去拉攏魁北克人,一起對付英國人。可是魁北克人堅持不肯,仍然是效忠英國不肯叛變。

後來 1812 戰爭 英國人也是調動在魁北克的一部分軍隊來擊敗了美國人的入侵。

所以我個人真的是非常的佩服這個魁北克法案能夠讓自己人造反, 讓臣服的法國人 死忠效忠英國 !

至於後來的魁北克要獨立,是因為 1967 法國總統戴高樂 的挑撥 Vive le quebec libre! 才造成 魁北克要獨立。


 在加拿大求職的優劣分析!

來到加拿大找工作 很多時候,你是在跟加拿大人競爭工作機會。你要搞清楚你的優點跟缺點。不要拿你的缺點,去跟加拿大人優點硬碰硬 ,你必敗無疑!

要贏過加拿大本地人就要靠你的專業的技術,例如他們學不來 ,他們搞不懂 ,你可能比較聰明,就可以贏過他們 ,例如 STEM 類工作,工程類,動腦分析的工作。都是我們的強項!任何工作要靠語言的我們都會吃虧。工作中語言成分越重要,我們越要遠離。 你絕對比不過,也不會比加拿大本地人做得更好! 我沒有說你不能做,但是也許你非常努力後終究不輸他們,但是你為什麼不去做妳天賦更能發揮的。找一個妳更能贏的戰場?

你硬要在加拿大去做記者,編輯,老師,秘書,律師 ,公關,等等 。除非你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要不然你的英文絕對不可能是母語等級來勝任這些工作。英文如果不好這些工作妳就算能做 ,也不會是最突出的那個。

要靠體力的工作也是。體型上 種族之間是有明顯差距的。這也是我們的短處。白人黑人很多都動不動都是將近 190,200cm或以上。而且骨架根本不同 力氣也不一樣。

如果你是20歲30歲以上才來加拿大的人。希望你搞清楚你的優點跟缺點,不要為了所謂興趣去拿缺點硬碰硬。除非你英文天賦異稟。就是那句話 事倍功半與事半功倍的差別。

 international educated licensing

其實目前幾乎所有加拿大專業協會在發照時都允許 international educated or international trained  professionals 來申請換照, 以避免歧視的控告。 當然你實際去申請的時候他會不會刁難? 會不會找麻煩?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他們必須要設有這一條路讓新移民國外來同行的有機會可以申請換照。 有這條路他們就符合,沒這條路,就是他們理虧,所以這條路是存在的。讓不讓你過是他們決定的。美國來的跟非洲來的,當然標準會不一樣。

當然每個專業協會要求不一樣,有些非常困難幾乎辦不到。 有些因為缺人就會很寬鬆,但是基本上都是學歷,語言與經驗先認證符不符合加拿大標準,然後必須上課以符合 省的法規與倫理職業道德的要求。然後需要一個或幾個專業考試要通過,然後會規定一輩子最多考幾次。超過次數沒有過,那就一輩子都不能再考。所以換照管道是在那裡的。看你怎麼努力而已。

如我所說專業協會開這個門,有這個通道,只是為了應付法律的要求。不代表你就能通過。

就像魁北克的工作一樣,每一個工作。都要求必須要懂法文,但是其實未必。那是因為語言法的要求。其實很多的工作並不需要法文就能夠勝任。但是雇主不能不寫要求法文,否則就會有麻煩。

在加拿大要生存,就要搞清楚加拿大的法律 才能夠發現普遍的現象與真相。很多時候加拿大人是被迫要遵守這些法律。 但是實際上根本不需要。所以不要被唬住了。 優勝劣敗 ,就是決定於你對加拿大了解多少。所以多跟加拿大人在一起,多了解加拿大的一切,就會增加你在這個國家生存的勝算!

家裡找到 "移民抉擇" 雜誌 July 8, 1990 刊物 其中 "電腦人員怎樣在多倫多謀職" 仍然值得參考!







 https://youtu.be/0uxos9q5mW4 昨晚錄影  加拿大台灣青年職涯發展協會主辦的加拿大助理護士 護工 看護 PSW/HCA/HCW RPN/LPN 座談會  2025 如何在加拿大從事 PSW/HCA/HCW RPN/LPN 工作 - 訓練 求職 移民 座...